世界读书日 | 国际校区八角楼里的那些“追书”人
WORLD BOOK DAY
世/界/读/书/日
Library
340 views
World Book Day #长椅和书 .
Books are the mirrors of the soul
—— Virginia Woolf
国际校区八角楼里的那些“追书”人
邺架巍巍,弦歌不辍,
国际校区的图书馆造型古朴典雅,
建筑呈八角形,
被师生们戏称为“八角楼”。
在八角楼里有这样一群“追书”人,
他们也许就坐在你的身边,
翻动着手中厚重的书籍;
也许正站在讲台前,
一言一行尽显诗书气质;
也许就是你自己,
背包里、手机中,
总是装着书中的一方天地。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我们采访了这些热爱阅读的“追书”人。
也许他们的故事中,就有你的身影。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优乐每相亲
以阅为习,学者气质
Library
340 views
World Book Day #书桌和台灯 .
在这样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那些忙里偷闲挤出来的破碎时间不足以细细品读一篇文章,成为“代餐”的便是通过各大社交平台获取到的零碎信息,而沉下心来静静读书仿佛成了一件“神圣”的事情。一束光是孤独的,但每晚国际校区八角楼里的盏盏灯光汇聚。
#Said Mikki|ZJUI副教授
提起读书,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单词就是“Satisfied”。我从5岁开始就会独立阅读书籍。对我来说,读书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它让我感到愉悦。每当阅读时,我的大脑就会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运作。以前出去旅行,我会在各地的书店连续泡上好几个小时,把书架上各个类别的书走马观花过上一遍,挑选适合自己的图书去阅读。
#俞盈盈|ZJUI学生
阅读其实是我小时候在车上听一些读书的CD培养起来的习惯。我爸爸购买了许多书对应的CD(比如《福尔摩斯》《秘密花园》一类的)放在车上,从小学到幼儿园我每次坐车都在听CD放故事,这就是我对于阅读最初的记忆。读书对我而言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平时比较喜欢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或者乘坐公共交通时阅读。
#傅天予|ZJUI学生
读书带给我的是内心的平静。不论世事纷繁,只要能够阅读,我就会感到由衷的安宁与幸福,以及感受到这种宁静带给我的强大内生力量。我通常不能忍受连续三天以上不读书,而且什么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
积案盈箱,自由阅读
Library
340 views
World Book Day #书架区 .
把阅读当作爱好与乐趣的一大前提,便是阅读的自由性。以心为向,阅读不是画地为牢,那些用“专业”、“经典”、“必读”圈起来的栅栏在“追书人”们的眼中从来就不是藩篱。
#阎淬|ZIBS副教授
读书是件很隐私的事情,大都跟个人的喜好相关。对我来说专著、人物回忆录、日记、年鉴、大事记都是很有趣的书。纪实的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缩影。过去落后的国家如何兴起,有走偏路的,有失败的,都可以促使你去反思、借鉴。图书馆开架区有很多书,无聊时可以去书架之间走一圈,抽一本看就行了。
#Said Mikki|ZJUI副教授
我是为了自己而阅读。哲学、艺术、文学都是我读书的选择,现在也会更多地去看物理、经济等方面的书。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更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之前在欧洲的时候,我就会买很多书,所以我的包总是很重。平时我捧着纸质书就像抱着一个宝宝一样。尤其是在阅读那些旧书时,我可以闻到它身上独特的味道,让我放松下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会挑选“对”的书。很幸运的是,经验使然,我总能选对。
#曹阅|ZJE学生
读书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感受会随着不同书变化,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许多描写会让我似乎能听到嗡嗡的交谈声与笑声,甚至会觉得有点头疼。从中可以体会到喧嚣与“纸醉金迷”。但比如鲁迅的《铸剑》就会让人感到锋利冷酷,仿佛自己就在一旁看着三个头在锅里起伏。这种感觉虽然在不停变化,但是都能把人吸进书里,周围的世界会迅速失焦。
#傅天予|ZJUI学生
我在图书馆借阅过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这本书是在图书馆阅读角的“一杯咖啡一本好书”活动中,阅读“战争与爱”主题相关书籍时,我选择阅读的书。这本书见证了海明威厌战反战思想的诞生,阐释了与众不同的另一种“硬汉形象”,我难以忘怀读完这本书后感受到沉重与悲伤,并且深刻反思了战争与爱的话题。我读过很多中外名著,能够感受到书中呈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但读得多了反而可以找到其中的共性,这很有趣。
以人为本,自我提升
Library
423 views
World Book Day # The joy of reading.
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自古以来,世人大都以此劝读,但是,阅读的目的从来都不囿于追名逐利,而是籍此寻觅更高的精神追求。同样这些热爱读书的追书人,他们之中有的人重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享受,有的人重在阅读完成后获得的自我提升。但不论是出于能力的提升还是生活情绪的调节,回归本身,人永远是阅读的主体。
#傅天予|ZJUI学生
读书是一种自我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是最普通的文学作品也可能会对认识自己或解决问题有所帮助。比如很多书的作者可能都比较推崇弗洛伊德或者尼采,那他们就会把这些思想写进自己的文学作品里。在阅读那些作品时,读者不会产生一种在学习的感觉,而是潜移默化地被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影响,在阅读中帮助我认清自己、剖析自己。
#唐菲雨|ZJUI学生
我读书是比较功利的。比如在看历史、经济学的书时,就会想着把看到的知识都用起来。我也会有意识地慢慢将自己的专业、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我本身是计算机工程专业,有想过设计一款关于个人成长生活的软件,所以就会特意找一些心理学、设计学等方面的书来看。
#Hương Thảo|ZIBS学生
我会热衷于在阅读中寻找不同书籍之间的联系。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在分析、比较这些不同看法的过程中,我会获得自我的提升与乐趣。你可能会看一些完全不是自己专业的书,但读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很多以前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而当看一些文学类的书时,我仿佛进入了书中的世界,会共情,会感受书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联系。我很喜欢那种感觉,因为那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不会经历到的事情。
不动笔墨,不读书
Library
888 views
World Book Day # 阎淬老师的部分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教育理念。如果说读书使人明智是因为书籍会给人的大脑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而动笔则是将这些知识进行二次加工,经过梳理和思考,最终吸收成为自己的思想。国际校区的追书人中不乏这样的身影,他们提笔而阅,满载而归。
#阎淬|ZIBS副教授
精读的书要反复看。我在读书时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做笔记,尤其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曾有一本书,我密密麻麻、整整齐齐记了五十多页笔记,现在还会时不时翻来回顾。做笔记可以锻炼自己总结、提炼的能力。一来,抄写内容的选择、梳理考验了自身的逻辑、总结能力;二来,也可通过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功底。
#Hương Thảo|ZIBS学生
我每次读完一本书会希望从中获得一些东西。所以我会做笔记,把书中的重点总结记录下来,以后回顾的时候只需要回顾这些重点。但如果是文学类的书籍,我会把一些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记录下来。之后如果碰到这样的问题,我可以用总结到的知识来解决。
#曹阅|ZJE学生
我对专业书和其他书都会用同一种方式对待。不论看哪种类型的书,都是一个理解事物的过程。通常专业书的笔记会做得多一点。如果是内容非常细的书,不管是不是专业类书籍,都会做很多笔记,因为你需要边理解、边思考,就像是帮作者整理思路。等书看完了,思路也理清了,自己也能收获很多。
Library
340 views
World Book Reading Day # 窗
# 给同为“追书人”的你 #
The best way to improve your writing skill is reading.
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最好方式。
——Said Mikki
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种感觉:
读书的时候特别着急翻到下一页,
特别想知道结局,想跟随主角探险,
想了解作者接下来要对什么发表观点。
我想这就是“追”书的感觉,
急于让自己的思维“追”上书籍。
所谓追书人,追求的或许正是这种快乐。
——曹阅
You have to be motivated.
To build a habit and focus on yourself.
读书需要动力,
养成阅读的习惯,专注自身。
——Hương Thảo
“追书人”与其说“追书”,不如说“求知”。
热爱知识,才会追逐书本。
在我们校区,不但可以饱览图书馆的藏书,还可以通过预约,从其他校区借到想看的书。
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科普、学术类讲座,
方便同学求知。
此外,学校还有书香阅读社,
可以在社团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书”。
——傅天予
“追书”之形不被束缚,
“追书”之人不被定义。
我们追逐的,是字里行间带来的认知启发,
是缈缈人世间偶遇的思维共振,
是那些新奇的、复杂的、愉悦的心灵感受。
这么想来,
阅读,也是个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相信同样热爱阅读的你,
能在上述的追书寄语中得到鼓励和共鸣。
好了,就让我们翻开手边的书,
继续这奇妙的“追书”之旅。
图书捐赠
倡
议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珠玑传世,邺架留香。值此世界读书日之际,图书馆向广大校区师生发出“授人玫瑰 共沐书香”的图书捐赠倡议。各位老师同学们不妨整理一下你的书柜,积极向图书馆赠书,让你“沉睡”的藏书,发挥出更大的价值,让更多人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如老师愿意捐赠您的个人学术著作,请在扉页留下您的签名。
愿校园因书香而美丽,愿心灵因阅读而充盈。
捐赠范围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之规定;
符合本馆的馆藏发展纲要;
内容健康向上,与我校专业、学科设置、教学科研需求相符合;
原则上应为正式出版物,酌情接受有学术价值或特殊收藏价值的非正式出版物;
本馆缺藏(含网络版)期刊,且能成套捐赠或持续捐赠;
具有国内销售或发行许可的数字资源,并能保证在现有技术设备或校园网环境下使用。
期刊只作当年阅览,不入馆藏(本馆缺藏的连续完整刊物除外)
捐赠方式
捐赠地点: 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图书馆1楼咨询台
联系方式: 电话:0573-87572288,Email:library@intl.zju.edu.cn
工作时间:8:30 - 22:30(节假日除外)
捐赠途径:到馆捐赠: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图书馆1楼咨询台;邮寄捐赠:浙江省海宁市海州东路718号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图书馆
捐赠回馈
所捐赠文献一经接收,本馆将通过当面、信件或者邮件形式及时向捐赠者出具感谢函或捐赠证书,以示鼓励和感谢。敬请邮寄捐赠者留下姓名、电话、地址、邮编等联系方式,方便我馆寄发感谢函或捐赠证书。
对不宜公开的限制阅览文献亦可不回复受赠回执。
捐赠证书仅表达对捐赠者的谢意,并不代表本馆对捐赠文献内容或学术水准的评价。
捐赠图书的处理
捐赠文献一经接收,本馆享有对该文献的所有权,将按照图书馆的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包括收藏、转赠、交换等),尽可能使所捐文献资源有所利用,无须知会捐赠者;
著名学者或校友的大批捐赠根据捐赠人意愿,可以采用名家藏书的方式展示,将捐赠文献作为一个完整收藏;
校区师生和校友著作将入藏校区学术特藏室;
诚请捐赠人在赠书上留下亲笔签名或铭章。受赠书刊将定期进行统一分类编目与上架,同时建立专门的文献捐赠目录,并在图书馆网页上予以公布。
对您的善举,我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图书馆
2023年4月23日
图文供稿 | 朱琳仪 秦笛帆
图文编辑 | 林苏婷
责任编辑 | 李亦楠
推荐阅读
全球招聘 | International Campus Global Recruitment
媒体聚焦 | 新华社《瞭望》:浙江大学探索“在地国际化”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长三角处处长袁淏一行赴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