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新春第一会”,都在拼什么?
2月18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长三角格外忙碌。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势。这一天,沪苏浙皖同时召开“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发展定基调、划重点、指方向,用各自的方式叩响春天的大门。
开年怎么干?透过这些冲锋号声,不仅能分辨出不同省份的发展路径,更能找到殊途同归的背后逻辑。
01
每年的“新春第一会”,总会释放出一些特别信号。
先来看上海,连续第七年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同步发布上海营商环境行动方案7.0版,这已经成为上海的一个惯例。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这句话被上海完美演绎和落实,既是一种风向标,更是一个动员令,让越来越多省份随之跟风,如辽宁、吉林、河北等省份今年也聚焦于此。
与上海相类似的,安徽早早确定了今年的主题——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涌金君留意到,当各地还沉浸在过年气氛时,安徽媒体早已开始预热,为这场大会造势。
今年大会的亮点是民营经济,从很多细节可以看到安徽“用心之良苦”。
如出席形式上,优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和优秀单位、个人代表披红戴花;座位安排上,民营企业家代表坐前排C位;议程设置上,为优秀民营企业颁奖,让典型发言。
相比之下,江苏的“新春第一会”不太一样。
记得去年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做好一季度工作,释放“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信号,今年的主题变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
为何聚焦这个方向?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说,“既是为了在全省上下更好树立抓落实的导向,也是为了更好聚焦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为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打造更强有力的引擎。”
同样,浙江的“新春第一会”也让外界感到少许意外: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大会。
这场大会,需要有新意,更需要有深意。从2021年的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到2022年的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再到2023年的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会,直至今年重磅论人才,会议名称年年不同,但始终紧扣“八八战略”。
2003年7月,浙江省委部署实施“八八战略”,成为浙江坚持绘到底的一张蓝图。这年的12月29日,正值经济发展转型关键期的浙江召开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如今,“人才强省”建设走过20年之际,浙江用这样一场大会,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谋划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式”。
透过长三角的“新春第一会”,有着两个共同之处——
不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还是挑大梁,沪苏浙皖的工作基调始终聚焦拼经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作为中国经济当之无愧的领头羊,长三角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展现着各自的破局能力。
上海的营商环境,江苏的产业创新,浙江的人才环境,安徽的民营经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前进路上的不确定性,沪苏浙皖都选择立足比较优势,通过拉长长板,变为绝对优势,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化被动为主动,争取更多话语权。
02
省域发展,不仅是为了一地一域,更要为全国大局作出贡献,用自己的方式解答当下经济发展中的共性难题。
沪苏浙皖“新春第一会”主题各不相同,但背后的发展逻辑却有着相似之处——以立足本地实际的行动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持续落地。
发展中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
以龙头上海为例,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要任务。这些年,上海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指标体系,以一年一版的频率更新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将自身打造成了一个被全国看齐的城市样本。
若干年前,采访一位上海的基层干部,至今记忆深刻。对方说,营商环境不能总是学国外,上海要为全国营商环境优化“打样”。这句承诺,上海用连续七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给出了答案。
再看江苏,科技创新在过去的一年反复提及。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两次亲临江苏考察,对江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其中,抓科技创新是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要求江苏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在江苏的“新春第一会”上,信长星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总书记着眼国家创新全局,对江苏作为“第一方阵”省份下达的硬任务,其意义不仅关乎江苏高质量发展,也关乎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
产业科技创新怎么抓?江苏给出的方案是,统筹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两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高度重视“从0到1”的科学发现,着力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在产业创新方面,既要关注产业的未来,又要布局未来的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浙江也不例外。“新春第一会”为何聚焦人才?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的讲话中透露了一个细节: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新定位新使命。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倾情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
细看今年提及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这“三支队伍”正是浙江构建的“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的推进主体,关键之招,两者融会贯通,不分彼此,其意不言自明。
去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我国的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逐步形成,发展的动力依旧强劲。浙江首提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既是探路,也是示范,这是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一种体现。
当然,“新春第一会”传递的信号再多,其实也只是发号枪,更关键的是,要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让一切梦想成真。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