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高中特级教师写给读高中女儿的信

特级教师 2019-08-31

10

WED

周三

怎样让分数变得有温度,真正能起到考试促进每个孩子进步的初衷?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袁卫星曾经写给当时正在读高中的女儿的一封信,也许能对着急的家长有所启发,能对困顿的孩子有所帮助。

Ⓣ 特级教师档案:

  • 姓名:袁卫星

  • 简介: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


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你在学校拿成绩单的日子。考前,你在电话里和我说,你感到有些紧张。那时我告诉你:

 

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紧张其实是一种常态,绝大多数人重要考试都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发挥,有利于集中精力将重要考试完成。如果完全不紧张,完全不焦虑,重要考试也和平常考试一样来对待的话,也许反而不利于考出好成绩。

 

现在,面对即将而来的成绩单,你是否仍然有一些紧张?或许你已经从老师那里打听到了你的各科成绩。


爸爸想先告诉你三句话,和你聊聊如何看待考试成绩。

 

 

Ⓣ 第一句话: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


今天,亲爱的女儿,我想说的是,考试是一次总结,它是教与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对教与学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到反馈的作用。这样的考试我们无法躲避,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考试,我们只有微笑着面对,才能获得经验,汲取教训。

 

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估量,分数是一个简单的标尺;对一群学生成绩的比较,名次是一种轻易的排列。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问问分数,忍不住看看名次……但除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我们还应当看看别的:看看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看看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看看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看看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看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老师呼唤的是这样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学习却取得了好成绩,因为他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不为名次而考试却考出了真水平,因为他毫无负担地将自己投入了竞争。


 第二句话:学习不能简单用分数和名次来论断


对于一个学期的学习,不能简单用分数和名次来论断。


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是大不相同的。高中毕业,要面对国家的一次选拔性考试——高考,因此,学校平时的考试必须顺应高考。顺应高考,也就是顺应大纲的要求。大纲规定,高考试卷的难度系数在0.55—0.65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是满分100分的试卷,参考学生平均分数应在55—65分之间。

 

对于在初中里拿惯了80、90甚至满分的你来说,应把心态调整过来,先问一问平均水平,再问一问最高得分,这样既找到差距,又获得心理的平衡,出现不及格,也不至于大惊小怪,关键是找到失分的原因。

 

学习上的优势与劣势从来不是绝对的。考班级或者年级第一名(以此类推到最后一名)的,昨天是你,今天是他,明天或许换了别人……总有一人考最后,也总有一人考第一。

 

在升与降的调整中:

 

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实力。不能再以初中时的排名来衡量,因为你现在的同学和你一样接受过中考选拔。

 

其次要看清自己的能力。是真考好了,还是撞个正着?是真考砸了还是一时的粗心?是全科冒尖还是一枝独秀?是全面倒退还是一科拖腿?

 

最后要看清自己的潜力。如果是“骐骥”,能不能来个“十驾”而不是“一跃”?如果是“笨鸟”,能不能来个“先飞”而不要“惊弓”?

 

高中三年还有的是你修正完善的时间,关键是你能不能用行动大声地对自己对老师对同学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能行!” 


Ⓣ 第三句话:学习是对生命的充实、对心灵的扩展


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分数、名次,它展示着一部分的真实,也掩盖了另一部分的真实;它表现了一方面的公平,又隐藏了其他方面的公平;它把立体的东西平面化,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

 

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既要重视分数,重视名次,把它作为参照自己学习的一面镜子,激励自己向上的一种动力,同时更要明确,学习是对生命的充实、对心灵的扩展,这种充实这种扩展指向无限多的方向,决不是靠几门课程的分数就能体现出来的。

 

在这个终身学习观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的今天,我们要拿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去争取自己成功的人生。在不需要进行考试的学习内容上,我们仍然要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在无法用排名比较的领域中,我们仍然要投入饱满的求知欲望……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真正的为自己生命的喝采而努力!


这里,我还想略微具体地和你谈一谈高中三年的学习方略。

 

Ⓣ 第一点,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学习是一苦差使,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也有人把苦事变成了乐事,那是他找到了学习的意义。真如尼采所说:“懂得‘为何’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我们为什么而学?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感谢老师的培育之情,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为自己的衣食生存,为自己的荣誉名声,为自己的有为人生……

 

我希望你能够做这么几件事:

 

1.注意收听收看国内外时事新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读一本伟人传记,我推荐你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的传记;


3.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找一句或写一句能够医治这一弱点的“座右铭”,贴在醒目处;


4.每天用15分钟左右时间写日记,问三个问题: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今天最大的不足是什么?明天有什么打算?


5.在老师或爸爸妈妈的指导下,试填一次高考志愿。

 


Ⓣ 第二点,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研究证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兴趣能把精力集中到一点,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

 

在激发学习兴趣这个问题上,我希望你试着做一做这么几件事:

 

1.如果你喜欢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比如电脑、绘画、球类)到了痴迷的程度,能不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一次适当的调整,在这个月中间,在痴迷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转移到文化课中去,以求得一个月后的适度平衡;

 

2.如果你特别不喜欢某门学科,你一定要找课任老师聊一聊,听听他对这门课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最好再问一问他当初是怎么学这门课的,你还可以问一问班上对这门功课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兴趣从哪里来的;

 

3.每一个章节学完,你不妨扮演一回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互相这么做最好)出一份试卷,你们互相批改,互相讲评,一定会很有意思。

 


Ⓣ 第三点,要磨练学习的意志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充满了竞争的紧张学习,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如果想今后升入高校、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高中学习期间,就不应该有晒太阳的时间。

 

磨练学习的意志,我建议你试做以下几件事:

 

1.每天早起,坚持跑上1000米;晚上做100个仰卧起坐或俯卧撑(哪怕从200米开始跑起,从10个开始做起,渐进);


2.考试失败,学习中受到挫折,主动地找老师谈一谈,找到原因,寻求改变。


3.尽快养成一套适于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该学习时就学习,该休息时就休息;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搞临时的考前突击;预习、复习、作业阶段分明;上课专心致志,下课有疑便问;日有计划,对照执行。

 

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个公式:状态〉方法,方法 〉苦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人视为个性发展最健全的人。在他看来,这些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而无需领导进行约束、监督和奖励惩罚。

 

作为你的爸爸,我主张让你主动发展,主张让你发挥个性,从而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格”的初步塑造。而这一切的一切,需要你踏实起步,从每一堂课,每一本书,每一个在校与不在校的日子做起。

 

我有理由相信:你会努力在每一分每一秒,你将无愧于青春的每一页!

 

爱你的爸爸

做父亲的如何履行自己的家庭教育职责?

当下父亲对孩子教育最缺的就是时间上的陪伴,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那么,能不能换一种方式陪伴孩子呢?写一封书信来陪伴,打一通电话来陪伴,谈一席话语来陪伴……

我提出“精神引领”这个概念。精神引领,其实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父亲以言传身教的形式给予孩子做人方面的榜样示范、教育引导。我比较多的采用的形式是家庭课、生日书等。

我常常和孩子上“家庭课”,一上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在这些“家庭课”上,我和孩子谈安全、谈健康、谈爱情、谈伦理、谈职业、谈道德、谈法律、谈价值、谈人生。我的孩子从一堂堂的“家庭课”中学会了“让脸蛋保持微笑的温度”,学会了“选择与放弃”,懂得了“人生而平等”,懂得了“我很重要”,甚至悟出了一点点“向死而生”、“孤独宁静”的道理……

每一年孩子过生日,还都会得到我的一份特别礼物,那就是我写给她的长长的“生日信”。

从《几点心愿,不尽祝福》到《生命只有一次,青春永不回头》,从《写好一个人并不难》到《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从《拥有本质、恒久的幸福》到《走向生命完满的旅程》……信里多是些课本上、学校里难以学到的哲学、心理学、成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作为一个父亲深切的表达、情感的寄托。

在女儿成长过程中的关键节点——15岁,我请到自己的诸多朋友,结合他们各自的成长乃至成就经历,奉献出的人生体验,写成一封封生日祝福信,汇成《祝福信:这个世界,已经为你打开》,送给女儿一份精神大礼。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十多年间,所有的点点滴滴,汇集成我的一本书《爸爸在这里》。女儿在书里的序言中说道:“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学习上的督促、生活上的关心,固然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灵魂处的陪伴、精神上的引领也许更加需要。”这就是我想分享所有父亲的——父爱是可以表达的,父爱也可以表达得淋漓尽致。

让生命在教育中自然地苏醒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袁卫星在教育教学领域成绩斐然。而他和生命教育的连接则缘于一个偶然的事件。

2003年,他所在班上一名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有轻生倾向的文字,幸被其同学发现,时任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袁卫星在课前30分钟决定取消授课内容,改讲《善待生命》。在课上,他引用台湾一名9岁身患残疾的小男孩周大观的童诗《我还有一只脚》讲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课堂所呈现和探讨的生命的韧性和张力及时“挽救”了一个学生的生命。

袁卫星却由此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从事的“教书”职业,是否做到了真正地“育人”。他说:“如果仅做一个‘教学生语文的老师’,而不是‘用语文来教学生’的老师,不能通过教育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呢?”出于对生命的真切关注和对教育的真挚热爱,袁卫星在语文教育教学的领域之外,开始“跳出学科看教育”,同时“透过教育‘育’生命”,也唤醒了他内心的一个教育理想,开启了他教育人生中的“生命教育”之路。

▌特级教师投稿邮箱:369583732@qq.com

更多精彩内容


监制/特级教师联盟办公室  吴磊

审核/堃宇

编辑/钟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