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90后的新困境:当你在大城市奋斗时,父母却在家独自变老

李栩然 十点视频 2018-10-11


“ 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也不要对父母留下愧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665oq2df0&width=500&height=375&auto=0▲点击收看短片《两个你》


短片中的母亲,为琐碎的生活所操劳,在面对调皮的女儿时,没有一点耐心,蓦然间,她突然从女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母亲的样子:


可是,她还能像当年的父母对待自己一样,耐心地对待父母的那些“孩子气”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逐梦想和陪伴父母总是显得冲突。


这不光是你我的问题,更是这个时代里,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1

俩儿子一个上清华、一个上人大

但他们的最后还是进了养老院


人民日报发过这样一篇文章:


李老今年70岁,老伴儿68岁。


退休前,李老夫妇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李老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李老和他老伴儿的空巢生活过了将近10年了。


起初,一切似乎都还和谐,充裕的养老金足够他们老两口安度晚年。那段时间,他们还经常出门旅游,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越来越感受到垂暮生命的重荷。


李老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老伴儿患有严重的高血压。


他们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性,而且心里都很清楚,一旦其中一个倒下了,另一个都没力气将对方背出家门。


2017年年初,李老的心脏病突发,幸亏邻居帮忙,打电话叫来了120急救车。


前脚刚被送进医院,留在家的老伴儿就躺在了地板上。等到第二天,邻居发现了她,喊来120,接着老伴儿也被送进了医院。


他们不是没想过去北京和儿子一起生活。


以他们的收入,即使生活在北京,也不会给孩子们增添太多负担。


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买了房子,都是150平方米左右,按说也够住下李老和老伴儿了,但孩子们都不主动开口请他们去住。


他们好不容易在北京立了足,过着还算体面的“小康”日子,做父母的也不忍心扰乱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成功的心理抹上一道阴影。


现在看来,对于暮年生活,李老和老伴儿都太过乐观了。


当年,他们退休的时候想着,自己老了绝不拖累孩子们。


起初,因为彼此无扰,他们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


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自己的身体会垮得这么快。


上次突发的身体危机,让李老和老伴产生了一个共识:住院两个人必须一同去。


至少最终的那个时刻,会是双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彼此看得见对方,一同闭上眼睛。


在医院里,他和老伴儿做了一个决定——住进养老院去。


去养老院,应该是他和老伴儿的最后一站了。


也许真的是走到人生的尽头了。


离开家时,李老和老伴儿仔细想了想,要从这个家带走的,好像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


除了养老金卡、身份证件,唯一值得带在身边的,就只有孩子们的照片了。


人生前一个阶段积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都带不走,也不需要带走了。

2

有一个瞬间

才突然发现,父母已经老了


朋友把文章发给我看,同时附了一句话:


看来是真的老了,看了莫名的心塞。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感慨万千。


十多年前,他从农村老家考出来,一路奋斗至今,终于在大城市里立住脚跟,可因为父母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爱人也很难接受年迈且来自农村的父母。


他的父母至今仍然生活在老家的山上。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他们重新修了一栋房子,偶尔回去看看。


他把父母带到大城市里,陪着他们逛公园,一路上爱人都在不停催促他们跟上来。


他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赶集,父母催他跟着走的场景。


他说:就那一个瞬间,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老了。


过年时,我另外一个同学在朋友圈发了一个事儿。


那几天,她父亲突然住院,她基本都待在医院里陪护。


同一个病房有一对八九十岁的老人。老爷爷生病了,老奶奶照顾他。


 一看都是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不错。


据老人讲,他们有一儿一女,而且都十分优秀,很早就出国了,在美国读完常青藤大学后,全家定居国外。


这么多年过去,也没回来几次,他们连孩子们的样子都有点记不清了,更别说生病时在身边了。


同学说,她爸听完后默默嘟哝了一句:幸好女儿没那么优秀,现在还能守在身边。

3

大城市里奋斗

前进的每一步都痛不欲生

但退一步很可能会抱憾终身


有时候,我甚至不敢去想,到我们老的时候会怎么办。


我们希望能趁着年轻,尽量再往上爬几个台阶,再实现更多的财富积累,用今天的付出,去换取明天可能的轻松。



很多人都告诉你,大城市更适合奋斗。


所以,我们背井离乡,来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乃至武汉、成都、重庆……


在光鲜亮丽、灯火辉煌后,用尽全力来拼搏。


以至于,很多时候都忽略了独自在家乡慢慢衰老的父母。


我们以为父母可以一直照顾自己,但其实父母比你想象中还要老的快。


我们一直躲在他们的屋檐下避雨,如今自己已经到了要成为屋檐的时候了。


却离家万里,自顾不及。


总有一天,我们需要面对这个被许多人有意无意忽略了的问题:


你在大城市打拼,留在老家的父母怎么办?


说实话,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个问题,在现阶段是没办法完全解决的。


离开或者留下,无论站在谁的角度,都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


在大城市里奋斗,前进的每一步都痛不欲生,但退一步很可能会抱憾终身。


而即使,有一天你奋斗成功了。


也需要父母的身体能等着你去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毕竟在我和周边人的身上,已经有太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情故事了。


4

对父母的关心

不在乎相隔千山万水

而是你有没有那份心


在我看来,你在大城市打拼、父母留在老家的问题虽然没办法完全解决,却有相对最优解。


那就是在你现有条件下,尽量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陪伴。


这世界上很难有财务的绝对自由,但却有相对自由。


你在大城市里挣的工资,相对于大城市的房价而言,可能并不高,但相对于老家的物价却肯定不算低。


你之所以留在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里机会多、工作好找、收入更高,在这里能让你挣到比在老家更多的钱。


所以,用你在大城市里挣得钱,为你父母在老家提供更好的物质保障。


要远好于你回到老家,却还要父母帮你操心经济问题。

比如我一个在香港工作的朋友,每个月工资两三万港币,在香港就是普通收入,离在香港买房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他用一两年的工资,就可以回老家为父母在县城里买个小两居,让他们安度晚年。


这种经济收入上的不平衡,我称之为“城乡剪刀差”。


利用好了这种剪刀差,可以很好地为父母在老家提供更优越的生活,免去自己的后顾之忧。比如:


1. 如果可以,最好能在老家为父母买一套/新盖一个房子。

2. 记得为父母购买社会保险。

3. 开始带父母每年去做一次全身体检。

4. 有条件时最好能安排父母每年来城里住一阵。

……


说完了物质上的保障,我们再来说精神上的陪伴。


这也是让许多人最终放弃大城市里的工作,回到老家的根本原因。


但我想说的是,不要把在城里打拼和对父母的陪伴割裂开来。


你真的以为,你在城市里工作,千山万水,就没办法陪伴父母?


很多人和父母住在一起,才真的是互相嫌弃,哪有什么陪伴可言。


陪伴除了共同生活,更重要的应该是“相互交流”。


有些人从大城市回到老家,一下子放松下来,每天忙着游山玩水、和同学聚会,或者回到家匆匆吃完饭,就逛淘宝、玩游戏去了,一天也懒得跟父母说两句。


这真的不叫陪伴。


甚至有些人,因为和父母住在一起,受不了父母对其个人生活的管控,更受不了父母唠叨,整天整天不回家。


这样的陪伴有何意义?


人老了,没人说话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你可以没事多跟父母打打电话聊聊视频,除了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他们最近又有什么计划,想些什么问题,聊聊老家都发生了什么事,这才是在做交流。


除此外,更要珍惜难得的相处机会,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要自己玩自己的手机,不要只顾着聊自己的事儿。


更不要嫌父母唠叨,你得让他们感到,你是在用心地和他们沟通,在倾听他们的声音。


而以上这些,都跟你在不在大城市打拼没有太大关系。


古人之所以说“父母在不远游”,是因为那时候的交通的交流方式太落后。


出个省要走一两个星期,寄封信要寄一个多月,这种条件下,你想跟父母交流沟通也做不到。


但现在我们的交通交流方式如此先进,真有急事坐飞机回趟家也就是半天时间。智能手机、视频、微信、QQ等更可以让你和父母实时进行沟通。


这种情况下,影响你对父母关心的不是你们之间隔着的千山万水,而是你有没有那份心。



最后,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华为教父任正非的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感人至深。


他在深圳创业,一手创立了华为这家举世瞩目的世界500强企业。


他的父母在云南老家,但他却一直未能很好地照顾他们,


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在独自一人居住,在有一次去菜市场买菜时出了车祸,当场身亡。


任正非甚至没有来得及见到老母亲最后一面,留下终身遗憾。


在文中他写道: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扪心自问,我一生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与员工,无愧于朋友,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希望在外奋斗的年轻人,心里一定要装着父母。


说来说去,我们努力了这么多,最大的目的之一就是: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要对父母留下愧疚。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往期回顾   ▏

♫ 

今日话题:此刻的你,是陪伴在父母身边还是在外打拼呢?你心中是否也有一些矛盾和纠结?欢迎在文末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交流~

有声图书馆


“我想送你一座图书馆。”

免费开放,感谢你我的相遇

音频领读,让阅读不孤单

10天陪你听本书,一年你比别人多读36本

-作者-

李栩然,善于从独特的角度用真诚、温暖的文字谈论人生、职场……被粉丝亲切称为“学长”。微信公众号:栩先生(ID:superMr_xu),知乎@李栩然。著有《所有的奋斗都是一种不甘平凡》。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编辑/ 三三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十点视频

看见,更温暖的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有声图书馆

喜欢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