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释放信号,国家要对培训机构和学区房动手了?

你们的中产先生 中产先生 2021-03-22



1836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  |





教育内卷的副产品。
- 1 -
重磅信号

今天大会还在继续,释放一个事关孩子教育的重磅信号,看下国家领导人的表态:

对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

现实中,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夸大其词,一些开发商打出名校幌子售楼,一些人巧立名目向家长和学生敛财,凡此种种,损害群众利益,百姓深恶痛绝。教育是国之大计,绝不能被利益至上的逻辑牵着走。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必须一查到底、彻底治理,依规依法追责问责。

教育的内卷和乱象由来已久,确实让人头痛。

学区房、培训班、兴趣班,虎妈、学霸、鸡娃,在中国式升学和竞争焦虑下,全中国的家长都参与了这个教育竞赛。

一套学区房动辄二三百万,甚至北京最破学区房仅仅是一个1.5米的过道,一平米叫价15万。


更悲催的是,随着学区政策的变动,就近改成摇号,很多家长攒了半辈子的积蓄买了学区房,结果上不了心仪的学校。


另一方面,私立学校抓生源、重应试,升学率还可以,而公立学校越来越趋向素质教育,教的越来越简单,所以很多家长不得不求助课外培训。

而课外培训不但价格贵,师资参差不齐,即便是线上K12教育,也时常有倒闭跑路的,家长一次几万块打水漂。

这些问题确实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但是,我想说,这还是治标。

当然,能治标也挺好。

- 2 -
教育分流

家长并不想参与教育竞赛,所以问题本质不在于培训机构和学区房,他们只是搭便车。

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教育分流。

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我们基本都知道了,这也成了教育内卷的始作俑者,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名校以及私立学校。

名校生源和师资都是顶级的,想要上名校,就买学区房,除非关系够硬。

另外,买不起学区房的退而求其次上私立学校,好的私立学校除了贵,还是要选择生源,这就是市场化的结果,强者恒强,私立学校需要好的生源来出成绩打响教育品牌。一些好的私立学校初中就开始自主招生,竞争程度一点都不比大学差,这也就是家长积极参与课外培训的原因。

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教育分流。

从2019年开始各地就已经有了中考分流的规定。不少地区普高和职高的招生比例要在6:4甚至是5:5,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有不少考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

各地中考政策越来越明确, 禁止初三复读,禁止择校,50%学生无缘高中,只能上中职或者中专。 

这是在学习“德国模式”,站在国家角度,鼓励大家读职业高中和技校,解决中国产业技能工人紧缺的问题,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似乎没有问题。

但是恐怕很多中国家长是不甘心的,本质上是社会出路太少。

以前上大学包分配,现在上大学进体制,实在不行还能找份体面的工作,高端工人还是工人,如果没有财富效应,估计没人愿意孩子去读职高,起码在我的印象里,职高都是学习差的孩子才去的地方。

这种政策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的结果是大家更加内卷,本来还有80%的机会上高中,一下砍掉30%,谁都不愿意做这30%。

这样一来,竞争更激烈。

- 3 -
结语

所以,目前教育现状的原因有两个:

1、本质原因:社会出路不多,成才途径太少,考试是为数不多的最公平最直接的成才途径。

2、直接原因: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都稀缺,肯定无法平衡的。

这样一来,内卷是一定的。

所以,不管是学区房还是培训机构,都是教育内卷的副产品,整顿它们是必要的,但是却无法避免。

这个问题短时间看来无解,国家现在的办法就是力推职业教育,但是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它既取决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功,也要通过职业技工的待遇提高来完成一次职业逆袭,特别是要改变自古以来重文轻工传统观念,这意味着没有十年甚至二十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当然,万事开头难,我当然希望职业化教育能成功,成为一个突破口,而不是固化阶层。

另外提醒一下,持有K12机构的可以关注下明天的股市了。

就这样。




说真的,中国有些老人常常让我觉得丢脸


两个底层一条命,唉,生活真难


一年不到,他发出三次警告


没吓唬你,往后余生最懂你的,是税务


各位,问题出现了



资深人士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进行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查看 

移动时代,碎片化的、即时性的讯息也很有价值。所以,我们做了这个“”栏目,汇集当天重要信息、财经大咖的心得以及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整体风格偏感性,非常耐读,可以点击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