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简单:困在马拉松里的十八线小城
2005个字 阅读时长:5分钟
| |
- 1 -
随着信息披露越来越多,人们就越来越气愤。
比如,昨天我们推文里说的,赛事运营方的问题就不少,选手的装备问题,赛事保障工作漏洞,补给站和救援点缺少,后期救援缓慢、突发响应严重不足。
整个赛事显得很粗糙,再来看看运营公司——甘肃晟景体育——是一个小微公司,先不说资质了,单看员工20个人还都没买社保,就能连续运营四届,而且两个老板除了马拉松以外的生意基本靠接政府项目,没有猫腻才怪。
再来看相关部门的操作。
承办的景泰县表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极端气候突发所致。
配合赛事活动的气象部门表示不背锅:赛前已短信告知主办方大风天气。
而当地的电视台在遇难事故发声的第二天重播了开赛当天的录像,被质疑后表示:播出前一天自动设置,忘记取消了。
也是一片混乱。
承办方的责任肯定跑不了,气象部门显然也没有完全尽到告知责任,发了短信如果没看到呢?电视台就不想吐槽了,这都多少年不看电视了。
气愤之余,你还是要想想,这只是一个偏远的县城。
即便赛事搞得高大上,名称都是什么国际赛事,其实承办的地方很多其实就是个听都没听过的十八线小县城。
为何实力不强,却要硬着头皮冒着拉胯的风险也要搞马拉松呢?
这背后当然没那么简单。
- 2 -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景泰县,白银市,甘肃省,黄河和沙漠接壤地带。
说实话,我仅仅对白银市有点印象。
白银市是一座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不产白银,主要是产铜。
景泰县是其辖下的佼佼者,矿产资源丰富,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
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加上气候干旱,白银市被列入首批能源枯竭型城市。
在我们以往多次的描述中,它们属于产业凋零,劳动力外流,老龄化严重,被周边省会吸血、财政没有支撑靠转移支付度日、没有多少前途,甚至会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十年前国家划定了三批有69个,白银市就是第一批。
景泰县首当其冲。
四分之三都是山,气候干旱,人口才20万出头,不如中部一个镇,随着资源的枯竭,景泰县前年才刚刚脱贫,不像名字那么景气安泰。
需要出路,需要转型。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特别还是地处偏远?
有几个出路:
1、做外贸:西北的喀什,西南的瑞丽,西部一北一南两个门户,新疆和广西,靠做外贸就够了。
2、做文旅:说实话,东部的水乡,千篇一律的商业街,让人厌烦,反倒是西部粗犷天然的地貌让人流连忘返。
从中部崛起到西部开发,商业文旅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矿产资源和自然景观都属于老天爷赏饭吃。
白银市和景泰县为了转型,都在文旅上做文章。
看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建影视城拍电影。
成龙的电影《神话》就是在景泰取景的,除了《神话》还有《花木兰》、《决战刹马镇》,非常有中国西部片的感觉,取景地点就在事故发生的黄河石林景区。
另外,《天下粮仓》、《书剑恩仇录》、《少林寺传奇3》、《汉武大帝》也在此取景。当然还要建影视城搞旅游,景泰县建了大敦煌影视城、明清一条街等景点。
除此之外,还复建了永泰古城,供游客前来访古、探险和考察。
另外,为了吸引更多曝光度,壮大文旅产业,景泰县从2018年开始举办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
为了吸引更多人参赛,景泰县还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奖金。
官方给这项赛事的定性很明确:以节促旅、以会兴旅。
而且目标也很远大,要把黄河石林马拉松打造成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国际性、全国性品牌赛事。
这不过,这场并不是为了体育精神举办的赛事,最终因为专业性不足和突发天气,成了一个灾难性的事故,也给景泰县的文旅转型带来的重创。
- 3 -
结语
从上面我们能看出,一个资源枯竭型小城发展的焦虑和困境,它们寄希望与文旅和马拉松来完成转型,但是本身实力可能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赛事。
这样的十八线小城在中国有多少呢?
昨天推文我们说过了,2019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年举办的马拉松接近2000场,我们数的过来的就那么多,剩下的很多其实都是小规模的马拉松,县域马拉松,甚至是镇域马拉松,景区马拉松。
马拉松成为一张拉动经济的牌,经济上的考量多了,势必在专业性上就会下降。
出现事故其实是早晚的事。
这给地方部门提了个醒,也给普通人提了个醒,不要什么马拉松都去跑,特别是一些小型的赛事,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可以留言说说你参加过哪些小型马拉松,赛事组织得如何?
就这样。
出事的马拉松,一个赚钱的大生意?
唏嘘,一个为了买房,选择“失足”的女子
没想到,这么多东西涨价了,让我缓一缓
大哥,大哥,大哥你好吗?
摊牌了,今天统计局终于讲了句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