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俞国良 || 中国主流媒体记者心理健康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测量了211名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结果表明:媒体记者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低;性别和收入是影响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男性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收入低的媒体记者更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降低媒体记者所感到的压力,缓解其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别是能够缓解由于收入较低而产生的焦虑和抑郁问题。建议通过增加媒体记者职业活动的成功体验、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建立情感关照机制来提升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词】
媒体记者 心理健康 职业自我效能感
【作者简介】
王宁,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记者、主持人、主任播音员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王宁 俞国良教授
目次
一、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其作用机制
(一)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特点
(二)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三)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主要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三)量表
三、数据分析
(一)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二)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工作类别差异
(三)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关系
四、讨论
(一)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高职业压力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性别、收入因素在媒体记者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显著差异
1.男性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记者
2.收入低的记者更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
3.年龄、学历、工作时长与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关系
(三)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与心理健康改善策略
(一)增加媒体记者职业活动的成功体验
(二)提升媒体记者的职业培训水平,使其获得替代性经验
(三)行业内建立媒体记者情感关照机制
媒体记者的高职业压力特点一直是妨碍其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同时,媒体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职责使他们在工作中要经常经历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和负面情绪,这些都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伤害。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可以作用于个体的身心调节系统、动机过程和行为表现,从而对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而职业自我效能感作为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大量研究表明,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以往研究,本文将系统梳理媒体记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提升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以期为提升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特点、
影响因素及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其作用机制
(一)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身心、智力、情感、情绪等方面所具有的和谐、有序、理性、良好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评判具有多个维度,包括身体、智力、情绪的协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生态度,正常的智力水平等。媒体记者作为公众意见的表达者、社会现象的书写者和权力的监督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其自身十分重要,还对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环境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媒体记者往往比一般群体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2019年《媒体人健康生活方式调查报告》显示,56.2%的媒体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因此,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媒体记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调查显示,新闻媒体工作是竞争最激烈、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在美国福布斯网站所公布的“2017年压力最大的十大职业”中,报刊记者位居第六。为了提供独家报道和第一手新闻,媒体记者通常是最先到达报道现场的人之一,并且经常需要加班撰写新闻稿件。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新闻媒体工作者必须学习更多新技能,掌握更多新技术。这些工作要求、外部压力和过度承诺与媒体记者焦虑程度的增加相关。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和悲观,因为他们需要努力学习新技术,并担心自己在媒体机构中的工作能持续多久。
媒体记者需要高频率地暴露于负面性社会事件,甚至是创伤性事件中,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损害着他们的心理健康。长期以来,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为影响媒体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被研究者普遍关注。Simpson等对美国131名日报记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6%的受访者在现场报道过一起或者多起暴力事件,其中,大量人员伤亡是让记者感到最痛苦的心理创伤事件。因此,报道暴力事件的记者处于高度职业性心理创伤风险的环境中。路鹏程等对国内记者的调查显示,76.5%的记者报道过心理创伤事件,且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威胁人身安全的心理创伤事件。同时,我国电视新闻记者患上PTSD的比例(35.3%)与南非报刊新闻记者相近,远高于美国电视新闻记者(9.7%)。除此之外,由于工作需要,媒体记者还要反复回忆、强化这些伤亡事件以进行稿件的写作或编辑。媒体记者长期暴露于这种创伤性事件所产生的压力,进而会导致他们陷入抑郁和倦怠。Backholm等通过对503名芬兰新闻记者(238名男性,265名女性)进行网络调查,研究了工作相关和个人接触潜在的创伤事件对PTSD、抑郁、同情疲劳和倦怠的影响。分析显示,个人暴露于创伤性事件,包括由该事件引起的反应和事件的严重程度,显著地预测了四个结果,即PTSD、抑郁、同情疲劳和倦怠。
(二)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是媒体记者长期处于高职业压力的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2005年的报告显示,在前十个最紧张的工作中,记者职业位列第七。在自我报告的调查中,记者们表示他们遭受了一些与压力有关的健康问题,他们将自己的工作描述为“高度紧张”。在该调查中,造成记者压力的因素包括报纸的截止日期、创造良好工作状态、低工资、媒体竞争、长时间工作、实施新技术、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冲突。在对美联社执行编辑的两项独立调查中,39%的编辑说他们患有与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在1995年的研究中,近67%的研究表明,随着新技术的实施,他们的压力水平也相应提高。
此外,因不同媒体记者所处的工作类别和工作环境不同,其所产生的职业压力也是不同的。有研究指出,报纸和电视的媒体工作者比网络和电台的媒体工作者所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大。其原因大多与工作强度的不同有关,不同工作类型的媒体记者的工作时长、工作任务量、人际关系敏感程度都不同,其中的冲突协调多是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有学者对167名美国报纸和电视记者的研究显示,工作中最大的组织压力分别来自各级领导风格的相互矛盾(58%)、与上司的冲突(55%)以及组织政策的变化(67%)。研究解释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媒体长期累积的日常组织压力已经对媒体记者的一般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危害。
一些研究还揭示了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因素对媒体记者职业倦怠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媒体记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31〜40岁的被试有最高程度的情绪衰竭,显著高于30岁以下者。而另一研究指出,20岁年龄组的心理健康程度要低于其他年龄组。不同年龄的新闻工作者在工作特征、工作负荷、社会评价、组织特征、个体因素和压力总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报道心理创伤事件时,年纪轻、经验少的媒体记者呈现焦虑、失眠、PTSD症状的比例高于年纪大、经验足的媒体记者。同时,文化程度对媒体记者的职业倦怠程度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在情感衰竭方面本科以下的程度最高,在情感疏远方面本科以上的程度最低,在个人成就感方面本科以上的程度最高。在性别因素方面,有研究指出,女性媒体记者的职业倦怠水平高于男性,其情感衰竭和情感疏远程度远高于男性;而另一些研究却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每周大于60小时的工作时长与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呈正相关,但这一相关关系在女性中却并未体现。另外,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压力现状的调查显示,男性的压力总分高于女性且呈显著差异(P<0.014)。既有的不同研究结果给接下来的研究留下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能动性的重要认知机制,有助于理解个体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复杂性。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其中,职业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便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所从事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更具体地说,职业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对自身某种职业行为能力的判断和评估所形成的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有一些研究者把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到职业倦怠的研究之中。其中,教师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学生表现的程度。研究发现,职业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比自我效能感高的同事更严重。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发现,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即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焦虑水平则越低。
斯科特•雷纳迪(Scott Reinardy)采用马斯拉赫工作倦怠量表在一项针对美国报社记者的工作倦怠程度所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在适度的疲惫率、较高的愤世嫉俗率和适度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之下,记者表现出比以往工作更高的倦怠率。此外,表示有意离职的媒体记者表现出更高的疲惫感和玩世不恭的态度,而中等程度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使他们“有可能”精疲力竭。新闻工作者高度致力于自己的职业,并将这种对职业的承诺定义为忠诚、对工作感到自豪、获得正确的事实、提供故事的多个方面以及扮演政府监督者的角色。尽管90%以上的记者都自豪地说自己是记者,但他们对职业的承诺也有其局限性。调查显示,在新闻和大众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中,只有大约20%的人希望在其职业中做到退休。研究表明,职业压力和倦怠是媒体记者表达离职意愿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本质上,随着媒体记者不断攀升的疲惫率,他们在职业上的“个人成就感”逐渐消散,职业自我效能感持续下降,进而削弱了其职业承诺。
综上所述,虽然在既有的研究中,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媒体记者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作用理论假设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但有关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却较为少见。同时,媒体记者因其职业环境与社会变迁之间紧密连接,工作的内容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进程和舆论环境的影响,其职业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不断变化,这也给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角度进行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增大了难度。本文将通过对2020年国内广电系统从业媒体记者的调查数据,检验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媒体记者职业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219名媒体记者作为被试,样本涵盖了中央级、省(直辖市)级、地市级广播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样本分布涉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域。其中8人作答时间过短,被认为无效,最终将211名被试的数据纳入分析。其中,时事报道类记者14人,经济类记者4人,社会新闻类记者15人,地方新闻类记者12人,战地记者1人,主持人73人,编辑及其他类型92人。男性103名,女性108名。年龄为23〜70岁,平均年龄为34.68岁(SD=8.36)。平均工作时长为43.32小时/周(SD=23.08)。就被试的学历而言,专科13人,本科161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37人。此外,月工资3000〜5000元的为85人,5000〜10000元的为83人,10000元以上的为43人。其他类型为媒体融合环境下一岗多责的融媒体记者以及行政等工作岗位。一般来讲,记者和编辑处于新闻采编的前端和后端,其工作内容是有所不同的。但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推进,媒体人的工作岗位边界越来越模糊,许多媒体人承担着一职多岗、一岗多能的职责。因此,本研究并没有将样本局限于记者岗位,而是同时考察媒体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不同职业身份的工作压力情况,即本研究所指的“记者”包括了上述几种职业身份。
(二)主要变量的操作化定义
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可以实现自我、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工作富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对所在社会作出贡献。这种表述强调了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具备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压力是指由职业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持续作用而引起个体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活动改变的一种紧张状态。职业压力所引起的心理反应有焦虑、沮丧、不满、厌倦、心理疲惫、不良情感、机能不全、自重程度低、自我疏忽、精神疾病、愤懑、压抑以及注意力无法集中。尽管适度的紧张状态对媒体工作者可能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但过度的职业压力不仅会使其长期处于疲劳、烦躁情绪中,进而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其所处组织的工作效率。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它对从业者自我信念系统和动机、行为等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改善从业者的身心调节系统,进而缓解其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之,职业压力是影响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而职业自我效能感又能够调节职业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缓释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
(三)量表
职业自我效能感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Ralf 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王才康等将其修订为中文版,该中文版量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在该量表中加入指导语“作为一名媒体记者,你对自己职业表现的看法如何?”GSES包含10个条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例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该量表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计分:1=完全不正确,2=有点正确,3=多数正确,4=完全正确。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本研究在使用这个量表前,对媒体记者进行了预调查,预调查数据显示,这个量表无论是信度还是效度,对于媒体记者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说明该量表信度较高。
抑郁一焦虑一压力量表采用龚栩等于2010年修订的抑郁一焦虑一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以测量媒体工作者的抑郁、焦虑和压力水平。该量表共有21题,被试在4点量表上做出回答,其中0=不符合,1=有时符合,2=常常符合,3=总是符合,该量表被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根据被试最近一个月的工作情况,判断其是否存在以下症状,如“我好像不能再有任何愉快、舒畅的感觉”“我感到忧郁沮丧”“我发觉自己很容易被触怒”。接下来,研究者将问卷相关的问题得分加总后计算平均值,分别得到抑郁、焦虑、压力三个变量的具体数值。在本研究中,压力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焦虑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抑郁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均说明对应量表的度较高。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1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进行测量;其次,探讨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和工作类别差异;最后,以年龄、学历、月工资、每周工作时长为控制变量,运用多层次回归方法,探讨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这三个心理健康维度的关系。
(一)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整体来看,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具体而言,除了抑郁水平(M=1.88,SD=0.64)、低于中值外,压力(M=2.27,SD=0.64)、焦虑(M=2.01,SD=0.64)得分均高于中值,特别是压力得分较高。同时,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M=2.51,SD=0.55)也高于中值。
此外,根据对前述文献的梳理,发现收入、年龄等因素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本研究将以月工资、年龄、每周工作时长、学历这4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媒体记者的年龄、学历、每周工作时长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均不显著,而月工资这一变量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见表1)。这说明媒体记者的收入越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因此收入是促进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工作类别差异
一方面,以性别为自变量,以职业自我效能感、压力、焦虑、抑郁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发现在职业自我效能感上,男性记者与女性记者并没有显著差异0而在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见表2)。其中,男性记者在压力、焦虑、抑郁等因素上的均值均高于女性记者,其方差检验均显著,说明男性记者比女性记者处于更高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
另一方面,以工作类型为自变量,以职业自我效能感、压力、焦虑、抑郁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发现不同工作类型的记者在焦虑程度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职业自我效能感、压力、抑郁等心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见表3)。其中,与其他工作类型的记者相比,编辑的焦虑感最弱。
(三)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关系
本研究运用层次回归方法,将自变量的第一层放入年龄、学历、月工资、每周工作时长,自变量的第二层放入职业自我效能感;因变量分别为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如表4所示,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水平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B=—0.219),即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媒体记者所感受到的压力越小。而年龄、学历、月工资、每周工作时长与压力水平的关系均不显著。
如表5所示,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B=—0.274),即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媒体记者所感受到的焦虑越小。而年龄、学历、每周工作时长与焦虑水平的关系均不显著。当不考虑职业自我效能感因素时,月工资与焦虑水平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媒体记者的月工资水平越低,其焦虑感越强;但当加入职业自我效能感因素后,月工资与焦虑水平没有显著的关系,即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改善其收入低所带来的焦虑感。
如表6所示,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程度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B=—0.256),即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媒体记者的抑郁现象越少。而年龄、学历、每周工作时长与抑郁程度的关系均不显著。当不考虑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时,月工资与抑郁程度呈现显著的负向关系,即月工资越低,媒体记者抑郁的可能性越大;但当加入职业自我效能感因素后,月工资与抑郁程度没有显著的关系,即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改善其收入低所带来的抑郁情况。
四、讨论
(一)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高职业压力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基于对211名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程度分析,可以说,媒体记者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压力、焦虑、抑郁既是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因素,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压力、焦虑、抑郁这三者的程度依次增强,压力是心理健康问题的源头,焦虑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抑郁则是一种较为显性的心理问题。由于媒体记者的职业特点,他们经常处于较高的压力水平,压力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不同工作类型的媒体记者在焦虑程度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时事报道类记者、经济类记者、社会新闻类记者、地方新闻类记者的焦虑程度各不相同;相对来讲,主持人更容易出现焦虑,而编辑的焦虑感最弱。其主要原因是新闻类记者的工作具有不规律性,经常会有一些紧急、突发的事件需要采访,所以他们常处于一种精神紧张的状态;而编辑的工作状态则相对程式化和稳定。职业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焦虑,以及生活不规律、心理负担沉重等问题逐渐成为伤害媒体记者身心健康的“杀手”。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媒体记者的最大职责就是向大众传递信息,这就要求他们随时都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第一时间成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而因为超负荷的工作,媒体记者经常会感到体力、脑力透支,以致长期处于神经紧张、焦虑的状态。
(二)性别、收入因素在媒体记者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显著差异
1.男性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记者
上述的数据分析显示,男性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总体上,媒体记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男性更为堪忧。多数研究指出,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认为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同的心理与生理差异,从而应该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男性更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女性更应当承担起家庭责任。因此,本研究对于男性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现象比女性更为明显的解释是:女性的职业期望低于男性,因而在应对职业压力时更容易和自己妥协。同时,由于家庭中的角色分工不同,女性媒体工作者虽然承受着职业与家庭的双重负担,但其在面对职业倦怠感的时候往往可以回归于家庭角色以寻求保护;相对而言,社会对于男性在家中形象和角色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使其很难像女性一样寻求家庭角色的保护。另外,在中国,女性往往不承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女性在面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感时,选择主动卸下工作负担的比例高于男性。
2. 收入低的记者更容易产生焦虑与抑郁
对于媒体记者来说,经济收入的提高在给予个体更优越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拓展了其人生目标的实现路径。当工作成为价值实现的平台,在工作中获得的尊严感和成就感会成为从业者自身生活的动力来源,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低收入的新闻记者产生焦虑、抑郁的可能性就更大;而收入对于压力感并没有显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媒体记者不论收入高低,均面临较大的压力,所以并不会因为收入的高低而影响这种压力。
3. 年龄、学历、工作时长与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关系
调查发现,年龄、学历、工作时长等因素并不会对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产生显著影响。也就是说,不论年龄大小、拥有何种学历,媒体记者的压力、焦虑、抑郁是普遍存在的。当下全媒体时代来临,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媒体行业与新闻记者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宏观的传媒格局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模式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要求媒体记者一专多能,具备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比如,各种编辑软件、直播软件、制作软件的应用及程序开发等。这使得媒体记者在新变革面前无“老本”可吃,无论什么年龄段、拥有何种学历,都需要与时倶进、不断学习。此外,由于记者的工作特点,其工作时间长短很难用标准的工作时长来衡量,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时,记者往往需要全天候待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主持人的显性工作时长并不多,但其镜头背后的付出也往往是巨大的。
(三)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媒体记者所感受到的压力越小;同时,职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改善媒体记者收入低所带来的焦虑感、抑郁情况。对自身价值身份的认同,长期以来都是影响媒体记者个体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无冕之王”“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些来自社会的职业评价,使得媒体记者在面对工作时拥有先天的职业价值感,这不仅增强了其面对工作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其对待困难时对自身能力的积极评价。这些因素都使得媒体记者身上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让媒体记者相信自己既可以理性、客观地报道新闻,也可以理性、客观地应对工作中的困难。而这样的自信,可以帮助媒体记者应对自身的职业压力。
媒体记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生力军,在为公众传递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各类新闻事件、进行舆论监督、为政府和公众搭建沟通桥梁、丰富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记者经过长时间的职业训练养成了对媒体职业的信仰和价值标准,形成了共同的职业认知。因此,媒体记者普遍有达成职业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这表现出媒体记者有较的我效。
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持有积极的自我信念,不会体验到严重的压力,且在面临较大压力时,高职业自我效能感也能缓解压力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构建可以在应对逆境时对个人起到保护作用,使其乐观地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日常的挑战,从而增强采取建设性应对方式的动机。同时,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成功地适应压力的需求,也有助于防止工作倦怠的出现。
面对职业角色超载的压力,自信心的强弱往往会影响媒体记者在前期对选题的判断,以及在后期采访过程中的访谈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记者具有积极的自我信念,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进行调查采访时会感觉更加顺畅。自信心弱的记者,往往会因为压力的增大而丧失了采访时机,使工作陷入困境,继而产生更大的压力和倦怠。而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根据班杜拉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职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心理健康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对自己的应激能力的信念通过影响身心调节系统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另一方面是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其动机和行为而影响其心理健康。这样的观点被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自我效能感与有关职业紧张特别是工作焦虑和工作倦怠感方面的研究所证实。例如,职业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其职业压力和紧张程度会更为严重,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
五、媒体记者职业自我效能感
提升与心理健康改善策略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媒体记者心理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认为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内在的成就体验,即通过增加职业活动的成功体验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知识的赋能,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建立起媒体记者的情感关照机制,缓解其工作中的压力、焦虑情绪和抑郁现象。
(一)增加媒体记者职业活动的成功体验
媒体记者亲身经历的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成败经验,是最具影响力的职业效能来源。这是因为成功经验会提升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尤其是在与该职业有关的活动中连续多次的失败经验,往往会导致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降低。增加媒体记者个体对职业行为的成功体验是帮助他们获得职业自我效能感最为重要的途径,也是对个体已形成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进行验证的基本途径。具体到媒体记者的工作内容来说,那就是获得报道成功的体验至关重要,只有更多地进入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才能培养出自身的职业自信心。因此,职业行为中成功经验的获得,尤其对年轻媒体记者来说是最直接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这就要求媒体记者无论面对何种新闻现场,都应多做尝试,多去探索,更多地获取采访机会,得到成功体验。随着成功的次数越多,对成功的体验就会越强烈,职业自我效能感也会随之提升。
(二)提升媒体记者的职业培训水平,使其获得替代性经验
大部分的媒体从业者会有这样的职业目标,那就是能够参与到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可是由于所处的平台资源以及职业类型的差别,并不是每一个媒体记者都能获得这样的职业经验。因此,如何提升替代性经验,从而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是媒体记者普遍面临的困境。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而获得的对自我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从而提升个体的信念。通过媒体记者的学习培训活动,更多的从业经验会被分享,尤其是重大报道中的经验常常会成为培训的主要案例,而参与重大报道的从业者也经常性地会成为培训的主讲人。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媒体记者可以获得更多对职业的间接经验,使其相信自己可以在未来处于相同或相近的活动情景时,也达到同样的成就水平,这对于增强媒体记者的职业信念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此外,媒体记者的工作性质需要他们具备掌握时代进程中瞬息万变之势的能力。每一天发生的新闻热点都不同,在数量众多的新闻事件中,媒体记者能亲身参与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别人采访报道的方式也可以成为自身的镜子。通过对同行行为的观察,媒体记者可以在同行的行为中反观自己,从而获得自身的职业认同,激励自己不断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三)行业内建立媒体记者情感关照机制
人的情绪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的,当一个人处在压力较大的环境时,情绪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因而适当的情绪宣泄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媒体环境的飞速发展,媒体记者的从业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但因为常年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又缺乏对自身情绪的关切,并经常使自己的情绪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媒体记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应该建立媒体记者的情感关照机制,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之后,让媒体记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之后,所属机构有必要让媒体记者接受专业的心理健康治疗,帮助其尽快消除负面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
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媒体行业自身对媒体记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关心严重缺乏,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媒体人心理健康关照与疏导的长效机制,这使得媒体记者长期处于情绪的自我调节中;而社会对于媒体记者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也使得媒体记者的工作强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得到缓解。因此,建立媒体记者心理健康的关照机制已经成为行业的当务之急,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何晶 陈华积)
(网络编辑:曹谆谆)
原文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年第6期,注释从略,全文请见原刊,引用请据原文并注明出处)
学报编辑部官网:https://xbbjb.ucas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