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杯优秀指导老师蹇庆鸣:不忘设计初心,师生共同成长
第一次指导学生参赛就斩获一等奖,这位指导教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
近日,园冶杯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蹇庆鸣副教授接受了风景园林网采访,介绍了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和经验,希望同学在参赛过程中得到锤炼进步。
01指导学生参赛也让教师获得成长
2022年蹇庆鸣老师第一次指导学生参加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就斩获了城乡规划课程设计类一等奖。
他表示,这一次的参赛“不虚此行,收获满满”。在他看来,园冶杯竞赛既是各兄弟院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又像是一场不同领域、相同专业的同场竞技。在新冠疫情的不利条件下,他真切地感受到各校同学和老师们依然全力参赛的澎湃激情和不懈坚守。作为天津大学参赛指导教师的一员,他也感受到了很多高校间带有差异化的教学特色和专业特长。
02
创新和坚持是最为关键的力量
蹇庆鸣老师认为,对于参赛学生而言,以下三方面的锤炼与进步是非常重要与关键的。
其一是创新。专业知识只有在创新的引领下才能完全展现其价值。从竞赛选题来看,需要传承和拓展人类既有的人文、智慧与科技。从竞赛目标来看,需要学习发现核心问题的本质,进而构建核心问题解决逻辑和解决核心问题的路径方法。从规划策略来看,需要探索当前专业知识的创新性运用,就竞赛选题探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
其二是坚持。参赛的过程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坚强地面对各种困难非常重要。城乡规划专业知识既极为丰富又非常复杂,同学们需要坚持科学判断和坚守专业水平。只有不断坚持才能顺应专业转型潮流,聚焦专业核心本原,并相应调整参赛课题的策略与方法。
03
一等奖作品的诞生背后有故事
蹇庆鸣老师指导的一等奖作品《N×A超体·永续生长》令他印象非常深刻。他为大家介绍了作品诞生的“三部曲”:
首先是确定选题选地。在参赛初期,师生团队对选择哪里的基地讨论了很久,后来终于对选择闽三角地区的泉州达成了一致。一方面是因为三位指导老师都在福建工作生活过很长时间,其中一位参赛同学还是福建本地人,大家对福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充满感情。选地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最终团队选择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厦漳泉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航运贸易门户——后渚港。
其次是厘清规划思路。同学们很早就确立了针对人工与自然的进退关系搭建规划设计框架的总体思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洛阳江流域生态实验区的泉州后渚港,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人力渺小”到“人定胜天”的自然体、均衡体和人工体三个时期。但是当前后渚港及其周边地区的规划发展并未缓和自然与人工的僵局,如人工修复生态、发展旅游业、制定保护规划等,设计思路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解析和梳理海丝文化在新时期后渚港的新内涵,使未来的后渚港重获新生。
再次是创新设计手法。在厘清规划思路的基础上,参赛团队引入了全新的理念和设计手法。例如通过借力时代构建后渚港人与自然互联的技术基底,引入生长模型使生长的建筑与生长的自然在基地内联动演化,通过远期规划和科学检测实现基地动态变化实时调整,通过科教传媒实现产业更迭与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广告展示、传播生态实验区的规划智慧,等等。蹇庆鸣老师表示,作为指导教师,他也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不少新技术方法。
相关链接
2022健康宜居与低碳城市国际论坛暨第十二届园冶高峰论坛,点击上方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