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三届园冶杯一等奖作品丨第2次发电计划——低碳理念下的鑫源热电厂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




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扩张及以燃煤为主要发电方式的热电厂持续排放污染,大气中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厂边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成为当下必须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作者团队在新时代“碳中和”理念背景下开展项目方案,以昆山鑫源热电厂为对象进行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针对场地污染严重、建筑功能缺乏、场地脉络亟待延续、与周边区域联系缺少的四大问题,提出“第2次发电计划”的理念及一系列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场地低碳转型的目标,并为区域注入活力。




现状分析


场地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面积约22.3公顷。场地原为昆山鑫源热电厂,该厂从2002年正式建立,到2018年更名搬迁,2021年决策公布将其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

热电厂以燃煤为主要发电方式,产生大量污染,使得绿色基础设施一直让位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难以形成网络并发挥作用,导致目标区域面临生态资源减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保证等威胁。

基地内现存的工业设备资源主要包括原料存储运输设备、生产设备,以及废气、污水处理设备三方面,具有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设计策略


针对鑫源热电厂的特性问题,作者团队提出了4点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即遗迹、生态、产业、以及区域四个方面的“二次发电”,四者环环相扣,相互促进,不仅解决场地原有生态、建筑改造的问题,也延续原有热电厂记忆;不仅保留原有燃煤发电遗迹,也引入新能源发电技术,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策略一:遗迹的“二次发电”

团队一方面通过屋顶花园、瞭望塔改造、功能置换、骨架修复等手段对建筑进行低碳化更新;另一方面对场地保留的各类型设施、构筑进行评价分析,对体积较大的原料存储运输设施进行分解利用,对各类型生产设施进行整体利用,对废弃、污水处理设备等进行搭配利用。同时提取工业元素,融入场地空间设计,促进场地工业文化脉络的延续。


策略二:生态的“二次发电”

为修复场地原有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生态基底,团队考虑利用污染净化系统,对场地中的土壤、水体进行净化;引入生物质能供电技术,利用生物质能,对场地中部分设施进行供电,有效降低碳排放;同时,基于现状和景观空间布局,引入立体生境系统,以期有效降低人为活动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策略三:产业的“二次发电”

构建绿色工厂发电系统、循环回收与再生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以及低碳工业游览系统,将场地中原本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逐步转型为第三产业,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实现由高污染、高碳排放的产业,转变为绿色经济的新兴服务业。


策略四:区域活化

在对场地本身进行重塑后,团队考虑通过交通链接、记忆链接、活力链接三大“链接”方式,以鑫源热点厂为核心,引入4D交通模式、碳积分转换系统等,带动区域的绿色转型,促进整个社区的“第二次发电”。




专家评语


唐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

作品以“第二次发电”为理念,探索更新与焕活昆山已停产的鑫源热电厂的低碳再生路径。基于充分的场地现状分析和低碳发展策略辨析,方案尝试以遗址更新、生态修复、产业活化来带动区域整体复兴,通过低碳建筑改造、多元设施供给、废弃材料利用、生物质能供应、工业游览体系建构等复合举措,实现文化鑫源、生态鑫源、活力鑫源牵引下的区域“二次发电”,即场地能量再生。




参赛信息


作品名称:第2次发电计划——低碳理念下的鑫源热电厂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

参赛作者:陈天奕 徐婧怡 黄天禧 夏雨波 周昕宇

指导老师:邱冰 张帆

参赛院校: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获  奖:第十三届园冶杯大学生竞赛主题竞赛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类作品一等奖

两校联合团队

左起依次为陈天奕、徐婧怡、黄天禧、夏雨波、周昕宇




参赛作品展示



————END————



           


相关链接

关于开展第十四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活动的通知

第十三届园冶杯一等奖作品丨生态联盟——智慧共享模式下的公众参与性景观

第十三届园冶杯一等奖作品 | 碑林·碑邻

园冶杯优秀指导教师苏静:引导学生释放设计热情


即将开启!2023城市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暨第十三届园冶高峰论坛


火热招募!杭州经典项目考察 | 与大咖同行 鉴大师作品


第2次发电计划——低碳理念下的鑫源热电厂后工业景观更新设计,今天您「在看」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园冶杯组委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