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实吕洞宾最新考据汇(文末附张三丰注解吕祖百字铭)

太乙玄门 2021-08-07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若有收获,请顺手转发,功德无量!入群加小编微信2697944967


吕洞宾至少活了多少岁呢?

作者:太乙小编

吕洞宾至少活了多少岁呢?

一般认为吕洞宾生年是公元796年,没有卒年。但是有一件事应该是公认的,那就是《宋史》中记载吕洞宾和陈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全唐诗》中保留了一首诗,话说有一年吕洞宾游至华山,去看陈抟(陈抟活了118岁),这时陈抟的道童哭诉:“师父已经于一月之前仙游了”,吕洞宾遂作诗悼念陈抟:

《哭陈抟》

天网恢恢万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六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落苍梧。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也就是说陈抟去世时吕洞宾还在,陈抟生卒年为公元871年—989年。用陈抟的卒年减去吕洞宾的生年989-796=193岁,也就是说吕至少活了193岁,当然,这个岁数也是让专家极度不爽和不信的。


吕洞宾另类长生学说及反世俗传说大揭秘

作者:餐霞客
吕岩,在历史上滚雪球,被民间编入八仙之一。因为笼罩在他身上的迷雾太多,以至于后人怀疑他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这实际上就是委婉地否认了吕岩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我认为,吕岩其人,历史上的确存在,只不过他不是传说中编造的那类形象。由于许多传说和作品是后人加在吕岩身上的,结果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我看了隐芝先生、独摇芝先生、以及“太乙玄门”公众号上其他许多修道大师有关吕岩的文章,体悟很多,我这篇文章的介绍只能说是尽可能地去接近吕岩的真实面目。
一、吕岩生平及其与湖南的关系
吕岩与湖南的关系,应该说从他的祖父时就已经开始。唐人赵磷撰写的《因话录》卷四记载:“吕侍郎渭、杨侍郎凭相继廉问湖南,皆北面师事(衡山道士田虚应)。……(田虚应)与吕渭分最深。后郎中吕温刺衡州,因来候之,左右先告以使君是侍郎之子。及温人,下床抚其背曰:‘尔是吕渭儿子耶?’温泫然降阶,田亦不止。”
《唐才子传》卷十记载:“尝白裥角带,卖墨于市,得者皆成黄金。往往遨游洞庭、潇湘、湓浦间,自称‘回道士’,时传已蝉蜕矣。”实际上,吕岩在唐代并不出名,众多的唐代书籍中极少看到有关吕岩的事迹。近代学者浦江清《八仙考》说:“洞宾传说,起于庆历,而发源地在岳州,后来传布开来。”这一考证可与《唐才子传》的记载相互印证。由宋人邵博撰写的《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还记载了岳阳的风物地名与吕岩的关系:“唐吕仙人故家岳阳,今其地名仙人村,吕姓尚多。艺祖初受禅,仙人自后苑中出,留语良久,解赭袍衣之,忽不见。今岳阳仙人像,羽服下着赭袍云。”

《衡阳府志》卷三记载,当时衡阳境内建有洞宾亭,下注:“(在桂阳)州治东,常清观后,相传吕仙曾游此。”吕岩的诗歌中也经常提到湖南,如《唐才子传》卷十记载:“(吕岩)又醉饮岳阳楼,俯鉴洞庭,时八月,叶下水清,君山如黛螺,秋风浩荡,遂按玉龙作一弄,清音辽亮,金石可裂。久之,度古柳,别去。留诗云:‘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这首诗中提到的苍梧、岳阳、洞庭等都是湖南的地名。细品文意,这里说的“南浦”应是泛指,指的是洞庭湖的南岸,苍梧即湖南的九疑山。写此诗时,吕岩已是三入岳阳了,可见他在湖南时间之久。


吕岩的思想只能从吕岩的真品种去发现,而不能从后世道教派别的说法去认识。概括而言,通读隐芝先生的发言,实际都隐藏在隐芝先生 的主张里。概括而言,有如下几点:
第一,要想修道成仙,必须断绝世俗,同时摒弃外道思维,坚决摒除修死学说。
吕岩写到:
1、伏羲传道至于今,穷理尽性至于命。
2、又叹愚人爱参禅,言尽口快难免死。
这说明,佛道双修是吕洞宾反感的,因为直接用了“愚人”这两个字。他明确指出长生学说,传承改造自伏羲学说。
第二,认为修长生的妙理主要隐藏在黄庭经以及参同契中,同时老子道德经必看:
1、肘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
这说明:活千年以上的长生术,就隐藏在黄庭经中。
2、流俗要求玄妙理,参同契有两三行。
3、老子道经分付得,少微星许共相攀。
第三、主张肉体成仙,并且极力主张青春永驻、返老还童的功夫,甚至主张与天地同寿!这与后世道教派别大相径庭。
吕岩极力主张肉体长生不朽:
1、我今学得长生法,不肯轻传与世人。
2、功成直入长生殿,袖出神珠彻夜明。
3、谁解长生似我哉?炼成真气在三台。
4、功能济命长无老,只在人心不是难。
吕岩极力主张肉体青春永驻:
1、一丸因与红颜驻,九转能烧白发痕。
2、九转九还功若就,定将衰老返长春。
3、炉养丹砂鬓不斑,假将名利住人间。
吕岩甚至主张与天地同寿!
1、炉中炼出延年药,溟渤从教变复枯。
2、鬓发未斑缘有术,红颜不老为通神。
3、任彼桑田变沧海,一丸丹药定千春。
4、自隐玄都不记春,几回沧海变成尘。
第四、行持长生术的关键实际是内在生命的改造,彻底改变了人体基因,达到超人境界:
吕岩写到:
1、不用梯媒向外求,还丹只在体中收。
2、气中生气肌肤换,精里含精性命专。
3、精神气血归三要,南北东西共一家。
4、谁知神水玉华池,中有长生性命基。
5、认得此般真妙诀,何忧风雨妒衰残?
第五、尸解、坐化之类的说法在吕岩面前弱爆了,吕岩竟主张白日飞升!
吕岩写到:
1、直候九年功满日,和根拔入大罗天。
2、不日成丹应换骨,飞升遥指玉皇家。
3、彩云捧足归何处,直入三清谢圣颜。
4、斋戒饵之千日后,等闲轻举上云梯。
5、一得不回千古内,更无冢墓示儿孙(所谓吕洞宾坟墓的考证可以休矣)。
6、他时功满归何处,直驾云车入洞天。
第六、反世俗。劝人彻底放弃淫邪生活及世俗生活。坚决摒除淫邪,认为淫邪是坏道的第一大因:
1、思量此道真长远,学者多迷溺爱河。
2、本色丹瓢推倒后,却吞丸药待延龄(恣情纵欲后,企图靠吃补药壮阳药补回来,吕岩认为是绝不可能,因为本色丹瓢已经推倒了)。
3、一心只往长生路,切莫如蜂苦恋花。
全真道是中国道教后期的一大宗派,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据说是在甘河镇得益于一位异人的启发。《甘水仙源录》卷一《全真教祖碑》记载:“正隆己卯季夏既望,于甘河镇醉中啖肉,有两衣毡者继至屠肆中,其二人形质亦同。……遂授以口诀。……明年,再遇于醴泉,邀饮酒肆中,问之乡贯年姓,答曰:‘濮人,年二十有二,姓则不知也。’”刘祖谦《重阳仙迹记》也记载了同样的事情。这位异人,王重阳没有讲他的姓名,但到了王的后学那里,则明确指出这位异人就是吕岩。如谭处端《水云集》卷一《全真》诗说:“我师(王重阳)弘道立全真,始遇纯阳得秘文。”马钰、王处一也有此说法,就连王重阳自己的《了了歌》中也说:“汉正阳(钟离权)兮为的祖,唐纯阳(吕岩)兮做师父,燕国,海蟾(刘操)兮是叔主。”吕岩就这样被全真道奉为“北五祖之一”。
题名为吕岩的诗歌,包括散见于《道藏》、方志中的,据说有一千多首,这其中大多数是托名之作。完全而准确地辨别吕岩诗歌的真伪,至今仍是—个致命难题,解决这一难题,也不是本文或本人所承担得了的。
综合起来,吕岩的特点就是反世俗:
1、《口占》。
其前有一个序:“洞宾游长沙,持小瓦罐乞钱。得钱无算,而罐常不满。有僧驱一车钱,戏曰:‘汝罐能容之否?’及推车入罐,戛戛有声,俄不见。僧曰:‘神仙耶?幻术耶?’”于是吕岩就写了这首诗歌作答:“非神亦非仙,非术亦非幻。天地有终穷,桑田几迁变。身固非我有,财亦何足恋。曷不从吾游,骑鲸腾汗漫。”吕岩不仅看破了钱财,而且也忘却了自身,如同天地,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
2、武昌市桃
洞宾游武昌,诡为道人。生恶疮,露腹溃烂,外於黄鹄山下口,称摩我肚,摩我肚。人见臭秽,率不敢近。初不知摩我度你,为隐语也。次日又诡为贸易人,山下卖大桃。人来买者,即扣其故。见人皆云:买与儿与女吃,并无说买与父与母吃者。真人大叹世情偷薄,将桃尽抛弃之,悬於山崖烂成迹。今黄鹊山下,建有仙迹亭云。
3、武昌卖墨
洞宾游武昌,诡为货墨客。墨一质仅寸余,而价钱三千,连日不售,众咸笑侮。有鼓刀王某曰:墨小而价高,得无有意耶。自以钱三千,求一笋。且与客剧饮,醉归昏睡,午夜俄有叩户者,乃客以钱还之,辞去。比晓,视墨乃紫磨金一质,上有吕字。遍寻客,已不复见。
4、罗浮画山
洞宾游罗浮朱明观,至小庵中值道士他出。独一小童在,童揖曰:先生坐此乎。遂窃道士酒以献,洞宾满饮,使小童尽其余。童不屑,童素患左目内障,洞宾以所余酒嘤其目,忽然开明,若素无患者。乃取笔画一山于壁,山下作池三口,谓童曰:汝饮吾酒,则得仙矣。不饮命也,然亦当享万寿。言讫,飞入石壁隐去。及道士归,见所画山,彻壁内外,大惊曰:山下三口乃岔字,非吕先生乎。后童果百五岁而终。
5、庐山淬剑
洞宾游江州庐山真寂观,临砌淬剑。道士侯用晦问之曰:先生剑何所用。曰:地上一切不平事以此去之。侯心异之,以酒果召饮,谓曰:先生道貌清高,必非风尘中人。洞宾曰:且剧饮,无相穷诘。既醉,以筋头书剑诗一首于壁曰:欲整锋错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盘冰三尺,石王精神蛇一条。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题毕,初见若无字,而墨边灿然。透出壁后,侯大惊再拜,因问剑诗,曰:有道剑,有法剑。道剑则出入元形,法剑则以卫治之者,此俗眼所共见,但能除妖去祟耳。侯曰:今以道剑杀戮奸人于稠众中,得不骇俗乎。曰:人以神为母,气为子。神存则气聚,神去则气散。但戮其神,则去其气,而人将自没。或假於人,皆此类也。侯叹曰:此真仙之言也,愿闻姓氏。曰:吾吕岔也。言讫,因掷剑于空中,随之而去。


关于吕洞宾的最新考据

作者:南山隐者王辉



1、名字

   最常见的说法是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因吕洞宾常常化名出现,故诸书所载不一。其最常用的自称是回道人(或回山人),故世亦呼为回仙、回公。北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八《吕先生记》说:“先生所以姓回者,盖浑其迹,不使人识耳。回字乃二口,二口即吕字也。”

2、身世

     吕洞宾的身世,许多典籍均载其为吕渭之孙、吕让之子。北宋初杨亿《谈苑》载:“张洎家居,忽外有一隐士通谒,乃洞宾名姓,洎倒屣见之。洞宾自言吕渭之后,渭四子,温、恭、俭、让。让终海州刺史,洞宾系出海州房。让所任官,《唐书》不载。” 吕渭乃河中府(府治在今山西永济)人,生于开元二十三年( 735 年),卒于贞元十六年( 800年)。官至礼部侍郎。四子温、恭、俭、让,皆有美才。温官至户部员外郎,恭、俭皆官至侍御史,让官至太子右庶子。

3、生年

     关于吕洞宾的生年,各种说法不一。《仙鉴》卷四十五“吕岩”条说“贞元十二年丙子( 796 年) 四月十四日生”。元代刘志玄等《金莲正宗仙源像传》亦谓生于“唐德宗贞元丙子( 796 年)”。元代苗善时《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卷一则说生于“贞元十四年( 798 年) 四月十四日巳时”。“贞元十四年”说得到了道教中人的普遍认同。也就是说吕祖2岁时,祖父吕渭去世。

4、籍贯

    北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十三《华山重修云台观记》说:“关中逸人吕洞宾,有剑术,虽数百里,顷刻辄至。

《仙鉴》卷四十五则既说“世传以为东平人”,又说“一云西京河南府蒲坂县永乐镇人,即今河东河中府也”。按,“东平人”与“河中府人”二说,并不矛盾。山东东平为吕氏郡望,故吕氏后裔迁至河中府者,仍自称东平人。以永乐镇为吕祖故里的说法得到了道教中人的普遍认同。

5、是否中举

  《雅言系述》说他“咸通( 860 —873 年)初举进士不第”。《岳阳风土记》说“会昌( 841 -846 )中两举进士不第”。吕祖咸通年间62-75岁,会昌年间43-48岁,很明显第二种更可能。

     据《旧唐书·吕渭传》载:“长庆( 821 - 824 年)以后,李德裕党盛,吕氏诸子无至达官者。”诸书所载吕洞宾应举的时间,大多在长庆以后,故谓其“屡举不第”,较符合历史事实。

6、师承:

     钟吕传道的故事在教门内外广泛流传。关于钟离权为吕洞宾之师的较早记载见于北宋秦观的《淮海集》。秦观在该文集卷二十五《魏景传》中说,魏景“遇华山元翁,从授炼丹铸剑长生之术。元翁名碧天,其师曰刘海蟾。海蟾之师曰吕洞宾。洞宾之师曰钟离权。自权至景凡五世矣。”。因此,钟吕传道在道教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备注:秦观(1049-1100)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关于吕洞宾遇钟离权的地点,文献中也有不同记载。《三洞群仙录》卷五说“因游庐山,遇钟离先生,得其道”。《金莲正宗记》卷一也说遇钟离先生于庐山。《能改斋漫录》卷十八所引吕洞宾《自传》,则说“因游华山,遇钟离权,传授金丹大药之方”。

      关于吕洞宾师事苦竹真人,《能改斋漫录》卷十八引吕洞宾《自传》,说他“复遇苦竹真人,方能驱使鬼神”。备注:《能改斋漫录》笔记集。南宋吴曾撰,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刊印。

      关于吕洞宾师事崔希范,南宋曾慥《道枢》载,吕洞宾从崔希范受《入药镜》,并进而由此参悟内丹要妙。 《纯阳真人浑成集》卷下载吕洞宾诗云:“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仙鉴》卷四十五“吕岩”条载其“复于僖宗广明元年( 880 年),遇崔公传《入药镜》,即知修行性命,不差毫发”。时吕祖82岁。

      关于吕洞宾师事火龙真人,《仙鉴》卷三十一“钟离权”条载吕洞宾“首于庐山遇火龙真人传剑法,后于长安道中遇(钟离)真人题壁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简称《仙鉴》,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修撰,1294年成书。


7、传道度人事迹

     吕洞宾道成之后,发宏大誓愿,以度尽众生为己任。吕洞宾信仰之所以在宋以后盛行于世,正是由于其显迹世间,慈心接物、传道度人的活动所致。北宋初年张齐贤(942年—1014年)《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三谓“时人皆知吕洞宾为神仙”,可知吕洞宾作为神仙的名声早在五代宋初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关于吕洞宾在唐末五代至宋初的事迹,只有少量记载。北宋初陶谷(903年-970年)《清异录》卷下载:“唐末冯翊城外酒家门额书云:‘飞空却回顾,谢此含春王。'于王字末大书‘酒也'。字体散逸,非世俗书,人谓是吕洞宾题。”北宋释文莹《玉壶野史》卷九《李先主传》载:南唐烈祖李升在位时,有一自号“回同客人”的渔者,好唱诗词,其中有“玉龙生甲归天去”一句,隐喻李先主寿终之日,时无识者。后来事情应验,人们猜测渔者就是吕洞宾。

      北宋陈师道(1053~1102年)《后山集》卷二十《谈丛》载南唐李后主派画工访求吕洞宾像,久而不得。后来画工遇一异人,悟其为吕洞宾本人,遂图画而献之。《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载:宋太祖初受禅(960年),吕洞宾自后苑中出,太祖“留语良久,解赭袍衣之,忽不见”。时吕祖162岁。《谈苑》载吕洞宾曾谒见宋初大臣丁谓(966-1037)、张洎(934-997年)。

      北宋中后期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庆历( 1041-1048 )中天章阁待制滕宗谅(字子京)坐事谪守岳阳,一日有刺谒云‘回岩客'。子京曰:‘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时吕祖245岁左右。

编者按:这几本书作者基本都是吕洞宾同时代的人,与后人附会所写不同。

       吕洞宾的济世度人事迹,大致可分为以下以类:(一)度人为仙(在道教看来,度人为仙是从根本上使凡人摆脱灾难的善举,是最根本的救世之道。故吕洞宾所撰诗词,以劝人修道居多);(二)救治疾病;(三)扶助贫人;(四)惩戒恶人;(五)倡导人伦,施行教化。

8、弟子

     吕洞宾最重要的弟子是刘海蟾。刘海蟾,名操, 字昭元, 燕山( 今北京市西南) 人, 在辽应举, 中进士。事燕主刘守光(?―914年), 官至丞相。后受正阳子钟离权点化,随纯阳子吕洞宾学道。刘海蟾传授的门人主要有两个, 一为张伯端, 一为董守志。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紫阳真人,道教南宗五祖之首。熙宁己酉岁(1069),张伯端在成都天回寺遇刘海蟾。正是这一晚,“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时紫阳真人已86岁,刘海蟾至少应有200岁(刘真人做丞相时的北汉故主刘守光已经死了155年了)。后人考据,王重阳渭水所遇之人,可能为刘海蟾。


9、朋友

    陈抟(871年—989年),就是那个传下太极图的陈抟老祖,也是跟赵匡胤下棋赢了华山的那位睡仙。陈抟去世后(享年118岁),吕洞宾去吊唁。留诗一首。时吕祖191岁。

哭陈抟  

天网恢恢天象疏,一身亲到华山区。  

寒云去后留残月,春雪来时问太虚。  

三洞真人归紫府,千年鸾鹤老苍梧。

自从遗却先生后,南北东西少丈夫。


张三丰注解吕祖百字铭

作者:宽平补注,来源:周原书院

吕祖,即吕洞宾,原名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生人。民间传说八仙之一,拜钟离权为师。 

 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实或君宝,道号三丰子,宋理宗淳祐七年(1247年)生人。得火龙真人真传,道教隐仙派传人,道教武当派祖师,传说为太极拳创始人。  


吕祖百字铭言简义丰,是修身养性的瑰宝。他秉持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治心原则,用心气合一的方便法门,一心回光返照,身心不调而自调,不养而自养。如兼有沉静与聪慧之人,加之德性深厚,终有到达仙境之希望。


吕祖百字铭原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潜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张三丰注释如下:

养气忘言守 

凡修行者,先须养气。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忘言则气不散,守一则神不出。诀曰:缄舌静,抱神定。 

(补注:止语,开口神气散) 


降心为不为 

凡人之心,动荡不已。修行人心欲入静,贵乎制伏两眼。眼者,心之门户。须要垂帘塞兑,一切事体,以心为剑。想世事无益于我,火烈顿除,莫去贪着。诀云:以眼视鼻,以鼻视脐。上下相顾,心息相依。着意玄关,便可降伏思虑。 

(补注:回光返照,专注一境,外不攀援,内不妄想。

  

动静知宗祖 

动静者,一阴一阳也。宗祖者,生身之处也。修行人当知父母未生之前,即玄牝也。一身上下乾坤八卦五行四象聚会之处,乃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光而成,即太极也。心之下,肾之上,仿佛之内,念头无息,所起之处,即是宗祖。所谓动静者,调和真气,安理真元也。盖呼接天根,吸接地根,即阖户之谓坤,辟户之谓乾。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一阖一辟,一动一静,贵乎心意不动,任其真息往来,绵绵若存。调息至无息之息,打成一片,斯神可凝,丹可就矣。 

(补注:生命在呼吸之间,后天呼吸有动有静,先天呼吸无声无息;心随息往来,息归无心处;心息合一,了不可得。)  


无事更寻谁 

若能养气忘言守,降伏身心,神归炁穴,意注规中,混融一炁,如鸡抱卵,如龙养珠,念兹在兹,须臾不离,日久功深,自然现出黍米之珠,光耀如日。点化元神,灵明莫测,即此是也。 

(补注:自然而至,不加力用;切忌做作,水到渠成。)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此道乃真常之道,以应事易于昏迷,故接物不可迷于尘事。若不应接,则空寂虚无。须要来则应之,事去不留,光明正大,乃是不迷,真性清净,元神凝结。诀曰:着意头头错,无为又落空。 

(补注: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凡人性烈如火,喜怒哀乐,爱恶欲憎,变态无常。但有触动,便生妄想,难以静性。必要有真惩忿,则火降;真寡欲,则水升。身不动,名曰炼精。炼精则虎啸,元神凝固。心不动,名曰炼气。炼气则龙吟,元气存守。念不动,名曰炼神。炼神则二气交,三元混,元气自回矣。三元者,精气神也。二气者,阴阳也。修行人应物不迷,则元神自归,本性自住矣。性住则身中先天之气自回,复命归根,有何难哉!诀曰:回光返照,一心中存。内想不出,外想不入。 

(补注: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修行人性不迷尘事,则炁自回。将见二炁升降于中宫,阴阳配合于丹鼎,忽觉肾中一缕热炁上冲心府,情来归性,如夫妇配合,如痴如醉,二气絪緼,结成丹质而炁穴中水火相交,循环不已,则神驭炁,炁留形,不必杂术自长生,诀曰: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直至丹田气满,结成刀圭也。 

(补注:妄念不动,阴平阳秘;阴阳相济,水火相交。)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功夫到此,神不外驰,气不外泄,神归炁穴,坎离已交。愈加猛烈精进。致虚之极,守静之笃。身静于杳冥之中,心澄于无何有之乡,则真息自住,百脉自停。日月停景,璇玑不行。太极静而生动,阳产于西南之坤。坤即腹也,又名曲江。忽然一点灵光,如黍米之大,即药生消息也。赫然光透,两肾如汤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烈风之吼,腹内如震雷之声,即复卦天根现也。天根现,即固心王,以神助之,则其炁如火逼金,上行穿过尾闾。轻轻送,默默举,一团和气,如雷之震,上升泥丸,周身踊跃,即天风姤卦也。由月窟,至印堂,眉中漏出元光,即太极动而生阴,化成神水甘露。内有黍米之珠,落在黄庭之中,点我离中灵汞,结成圣相之体,行周天火候一度。烹之炼之,丹自结矣。 

(补注:无作无为,天地相交;真阴真阳,非后天形躯气血。)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到此地位,药即得矣。二气结刀圭,关窍开通,火降水升,一炁周流。从太极中,动天根,过玄谷关,升二十四椎骨节,至天谷关。月窟阴生,香甜美味,降下重楼,无休无息,名曰甘露洒须弥。诀曰:甘露满口,以目送之,以意迎之,送下丹釜,凝结元气以养之。 

(补注:没有仙骨,莫妄想;几人到此,能放下。)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养气到此,骨节已开。神水不住,上下周流,往来不息,时时吞咽,谓之长生酒。诀曰:流珠灌养灵根性,修行之人知不知? 

(补注:生灭无常几人明,舍念清净返根源。) 


潜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功夫到此,耳听仙乐之音,又有钟鼓之韵。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如晚鸦来栖之状。心田开朗,智慧自生,明通三教经书,默悟前生根本,预知未来休咎。大地山河,如在掌中,目视万里,已得六通之妙。此乃实有也。吾行实到此际,若有虚言以误后学,天必诛之。遇之不行,罪过天谴。非与师遇,此事难知。 

(补注:虚空粉碎大地沉,正好如实知自心。)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自养气忘言至此二十句,皆是吕祖真正口诀,功夫无半点虚伪,乃修行上天之阶梯。得悟此诀与注者,可急行之。勿妄漏泄,勿示匪人,以遭天谴。珍重奉行,克登天阙。  


《吕祖百字铭》乃丹家真传,需要背诵纯熟、慢慢体验,学道者领悟了此《百字铭》,就等于掌握了丹道全诀,所有功法皆可依此印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