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一下社会上白骨精的真面目:欲望永远都填不满。。
2、戒色坊:17岁少女堕胎7次,不带套淫邪的罪恶罄竹难书!!
有的是为了一部iphone。 有的为了昂贵的化妆品。 也有的是为了还高利贷......
28、文末附嫩如娇花秘法:56岁大妈假冒30岁相亲,28岁小伙一见钟情,不到半月就准备结婚
“大一时,轻信别人说要包养我,自己主动开房,用蚂蚁花呗点外卖付房费,欠了1000元。但那人拖着不给包养费,我还不起花呗,被催债到心理防线崩溃,和别的男人开了次房,才还上钱。”
“我为了‘已婚已育’的跳槽筹码和上海户口,和一个上海同事在半年内闪婚闪育。那男人除了有户口,一无是处。女儿四个月时,我离了婚,孩子没有抚养费,户口也被迫转回老家。现在,我独自抚养女儿,已经四年多。”
纵欲式消费,和2200万沦陷的年轻人
作者:良叔大大
来源:良大师
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钥匙,放纵肯定更不是。
5月,本是草长莺飞的时节。
90后女孩陈淼(化名),却决定用一盆炭火,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的职业是律师助理,似乎应该衣着光鲜,收入不菲。
但实际情况却是,月薪仅有3000元。
她走后,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她竟然拥有很多名牌包包等奢侈品。
除此之外,还发现陈淼拥有14张信用卡,欠款高达87万。
陈淼没留下遗书,死因也无法得知。
但是母亲坚持认为,就是这些欠款,将她逼上了绝路。
怒而将相关机构,投诉到银保监会。
然而,不论结果如何,都无法挽回陈淼与这个世界的不辞而别。
真心期望这种悲剧不再发生。
然而,当看到最近的《95后信用卡消费报告》时,良叔不由倒吸了口凉气。
这份报告称,95后的超前消费意识更强。
信用卡最高刷掉收入的60%;每月透支消费、零储蓄的人,占到15%。
良叔第一次听说“月光一族”时,还非常惊讶。
怎么会有人不存钱?
可现在看到“月负一族”的大军来袭时,竟然不知该如何言语。
也许这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01
成为“月负”,只需一张信用卡
还记得去年的“支付宝锦鲤”吗?
获得价值上亿的“全球免单大礼包”后,信小呆即刻发微博:“我下半生是不是不用工作了?”
没想到“锦鲤之旅”才走了半年多,信小呆就因“刷爆信用卡”,又登上了热搜。
这个“天选”的女孩,才挥霍了半年,就开始为透支的信用卡,预支了焦虑。
我们没有她的同款幸运,但在刷爆信用卡的路上,殊途同归。
刚刚过去的狂欢购物节,就曝出一则新闻:
双11妻子网购140万,刷爆17张卡,丈夫被迫卖房还债。
我们都知道钱是赚不完的,却忘了欠钱也没有上限。别说大人了,就连小孩,都防不胜防地刷爆信用卡:
在沈阳打工的曹先生,去年7月,收到一条奇怪的短信,“信用卡支付错误”。
心生疑虑的曹先生,立马跑到最近的银行。
一查,吓一跳,4张信用卡被刷了8.8万元!
后来才发现是他8岁的女儿,在家看直播给主播打赏的。
8.8万的欠款,曹先生和妻子,至少要打工3年,才能还得上。
过分透支信用卡,酿成了3个悲剧——不管是获奖后的及时行乐,还是买买买的疯狂消费,或是对金钱毫无概念的肆意挥霍,都是一个又一个透支信用卡的缩影。
这年头,赚钱不易。
但“月负”很容易,一张信用卡就够了。
根据《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还信贷,总额高达 797.43亿元;
比8年前,翻了10倍以上。
也就是说,现在1个月的信贷逾期总量,就能赶上8年前一整年的总量。
负债数量之大,负债增长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新式贫穷,成了新一代人的标签。
02
超前消费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如果没有信用卡,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变穷?
其实,信用卡在创立之初,只是为了方便月结。
1915年,在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
为招揽顾客,扩大营业额,商家为优质顾客,制作了一种类似于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作为赊账消费的凭证。
顾客与商家约期付款,就不用每次消费都带上现金,非常方便。
这就是信用卡的前身。
至于超前消费,良叔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两个老太太的故事。
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都进了天堂。中国老太太垂头丧气地说:“过了一辈子苦日子,刚攒够钱买了一套房,本来要享享清福啦,却来到了天堂。”
美国老太太喜滋滋地说:“我早早贷款,住了一辈子的好房子,还了一辈子的债,刚还完,这不,也来到了这里。”
这个故事,对比强烈:
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能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人生;中国人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钱,来不及享受就死了。
这种“更先进”的消费观,在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疯狂上演:
信用卡迅速扩张,消费主义大肆盛行,国民开始借钱为虚荣心买单。
在经典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说出了买买买的心声: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曾说过一个“时光机理论”:那些在发达市场发生过的情况,在比较落后的市场,会再发生一遍。
超前消费的悲剧,上世纪在美国持续上演。
现在正在中国大地上,病毒式蔓延。
要知道中国历来是个储蓄大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勤劳的中国人们,储蓄比例远超美国。
甚至在好多美剧中,都会被调侃说:“美国人还能继续寅吃卯粮,只要中国人继续借钱给我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像美国人一样,陷入刷卡购物的快感中,停不下来。
中国人的储蓄状况,也开始更像美国,甚至愈演愈烈:根据中国央行去年8月份的报告,中国有40%的家庭,是0储蓄。
而从年龄层面来看,更让人担忧: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有近6成,没有存款。
中国自古节俭的消费观,让中国成为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
而当下兴起的超前消费,让我们的负债,节节攀升。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消费观,在几十年间就土崩瓦解;
吃苦耐劳的文化品质,败给了超前消费的舶来品。
曾国藩曾说过:“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
放在今天,超前消费,既奢侈又安逸。
03
疯狂买买买的背后
是能力支撑不起的欲望
我并非全然否定消费的积极作用。
从大的层面来看,“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生产。
然而,“消费”也是一把双刃剑。
消费越多,银行可贷资金便会越少,不利于银行信贷的投放,也可能会引发金融风险及连锁效应。
对于个体,超前消费只会把你拉进欲望的沼泽,让你欲罢不能。
“消费主义把欲望变成人生价值,把无法实现欲望变成人生无价值。现代人的痛苦,多多少少来源于此。
然而,消费主义真正为人们带来什么?
只是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的欲望,空洞干涸的心灵,以及一无所有。”
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罗正宇,却没这么幸运。
2018年3月,他用一根白绳,结束了自己25岁年轻的生命。压垮他的,仅仅是5万元。
他的手机里,装着13个网贷APP,每个月都在拆东墙补西墙。
当他再也无法坚持时,催债者通过微信,不断以暴力相逼,最终压断了罗正宇的最后一根神经。
相信罗正宇不是个案。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有2243万人,在网贷平台上借过钱。
这些网贷平台交易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人民币。
庞大的数字,不知掩盖了多少罗正宇这样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