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灿,明灿,得见长生道岸!

太乙玄门 2022-11-29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入吾门!

随缘转发,功德无量!入群投稿加小编微信2697944967

采编:长生证道

...............55.........................................55.........................................55..................
...............55.........................................55.........................................55..................

传统认为,人修炼有三大障碍,又称“三魔”,即“食、睡、色”,是一个人本身最难以克服的原始欲望。如果能彻底降伏“三魔”,功成必获腾飞,顿悟升华在即,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重阳教化集》中就有一篇诗歌《丹阳继韵》:“不论赵州几椀,更不卢仝请唤。祷告太原公,免了睡魔厮翫。明灿,明灿,得见长生道岸。”诗中提及了修炼长生需要消除睡魔。

...............55.........................................55.........................................55..................

关于仙真与梦境的关系在《庄子·大宗师》中就有出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意为上古修习有成的真人睡觉时候不做梦。

...............55.........................................55.........................................55..................

    《钟吕传道集》总结了修行路上的十魔,其中做梦排在第二等,“所谓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见在,二曰梦寐,三曰内观。做梦不仅会让人们陷入虚无的迷惑,而且也会影响身体,传统中医中就有鬼交的说法。

尹志平祖师认为睡欲乃其他众欲之根源,因此,通过炼睡就可达到制欲。《清和真人北游语录》认为这是学道者入道之门径,其云:“况修行之害,三欲为重(食、睡、色),不节食即多睡,睡为尤重,情欲之所自出。学人先能制此三欲,诚入道之门。


    《性命圭旨》的《卧禅图》也说:“古人有言,修道易,炼魔难,诚哉是言也。然色魔、食魔易于制伏,独有睡魔难炼,是以仙家有长坐不卧之法。盖人之真元常在夜间走失,苛睡眠不谨,则精自下漏,气自上泄,元神无依亦弃躯而出,三宝各自驱散,人身安得而久存哉?以说明睡魔的危害。


      为了应对睡魔,早期道教中就出现了各种咒法,如上清经派的九宫隐咒寝魂之法,《云笈七签》收录的存礼安神度厄之咒、厌恶梦咒、太帝寝神灭鬼除凶咒等。


炼睡又被称之为“炼阴魔”。

这一术语较早见于元好问《紫虚大师于公墓碑》,其云:

“吾全真家禁睡眠,谓之炼阴魔,向上诸人,有胁不沾席数十年者”。

又王恽亦言:

“全真家禁睡眠,谓之消阴魔,服勤劳而曰打尘劳,以折其强梗骄吝之气”。


白玉蟾祖师的《屏睡魔文》中说:“元神离舍,涣散无归,真气去体,呼吸无主,云掩心天,波浑性海,慧镜生尘,智剑无刃,以兴为寝,以明为晦,冥然如鬼山,黯然如鬼谷。其酣兮如酒醉不醒,其暝兮如药酘酩酊,其滋味兮如旱鱼入网罗,其意思兮如饥鼠贪画饼,其鼾兮如雷霆搅万山,其竞兮如波涛落崖井。”

睡眠导致心性的蒙蔽,元神涣散,不能守一归静,白玉蟾祖师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其危害。那么战睡魔保持清醒实际上就是要回到原本的清静清醒状态,然后才能进行接续的各种修炼活动,战睡魔就是一种修炼心性的方式,以保持性灵不昧。

邱祖曾在磻溪一带修行传道,排除杂念,前后有七年没有睡觉,冬夏只穿戴蓑衣斗笠,人称蓑衣先生。《金莲正宗记》还记录邱祖的师兄玉阳真人王处一“夜则归于云光洞口,偏翘一足独立者九年,东临大海,未尝昏睡,人呼为铁脚先生。”

清代道教类书《重刊道藏辑要》所收《懴法大观》也有:“长春邱祖为诸真之领袖,作王祖之高徒……初进步于昆嵛山,继累功于烟霞洞,战睡魔于五夜,胁不近席者七年。”与《金莲正宗记》说法类似。

石刻史料中较早提及邱处机践履“战睡魔”的文献为《清虚子刘尊师墓志铭》,作者系蒙元时期的全真高道李志全,其中引用邱祖本人的言论:“吾(邱处机)昔于磻溪、龙门,下志十三年,险阻艰苦,备悉之矣!日中一食,歉而不饱,夜历五更,强而不眠。除涤昏梦,剪截邪想。常使一性珠明,七情冻释。”邱祖自述在磻溪、龙门每天只吃一餐,至五更而不睡。此外,史志经《玄风庆会图说文》、李道谦《全真第五代宗师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等全真文献也对此作了载述。可见此事的真实性不容怀疑。

邱祖的弟子尹志平也有过战睡魔的实践。

在《北游语录》中,他曾追述自己早年于山东玉清观炼睡的经历:“吾在山东时,亦尝如此,稍觉昏倦,即觅动作,日复一日,至二十四五日,遂如自然,心地精爽……他人只知纵心为乐,殊不知制得心,有无穷真乐”。

尹志平通过肢体运动制服睡欲,坚持了二十多天大有成效。他还有相关诗文流传。

《道友索茶》:“爽气自生常洒落,睡魔战退得清凉,有为终是归生灭,无事天然定久长”。另外还有李志明祖师连续十年不沾席。于志可祖师从在道门以来五十余年衣不解带胁不沾席。这些早期修道者通过战睡魔这样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对抗睡眠这种日常生活行为,彰显异人之处。

关于战睡魔一事,白玉蟾祖师专门写作《屏睡魔文》一篇,首先感慨人生短暂,说明昏睡状态影响修炼,并在文末说:“吾虽曰睡魔之精,乃汝自身之一灵,神清则睡魔去,神昏则睡魔生,但睡其形而不睡其神可也,聚之为元精,蓄之为一灵,融之为太虚,放之为太清,令子住舍而留形,可以不死,可以长生。予笑曰:不知我之屏睡魔乎?睡魔之屏我乎?”说明睡魔是自己身体精神中生发的恶念,需要通过保持精神清醒来驱逐睡魔,并且通过战睡魔可以实现个体的超越。

张三丰祖师关于睡魔也写有两篇诗文:

一为《力敌睡魔》:“气昏嗜卧害非轻,才到初更困倦生。必有事焉常恐恐,只教心要强惺惺。纵当意思形如醉,打起精神坐到明。着此一鞭须猛醒,做何事业不能成。”

这首诗说了睡眠的危害以及保持清醒的好处,简单的说,就是少睡觉才能多做事,本质上是叫人克服懒惰,勤奋修行,所谓越睡越困,越吃越胖,人只有不断鞭策克制自己,才能开发潜能,使自己进步,就算是不修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二为《鹧鸪天》:“战魔需战睡魔先,此是修行第一鞭。目下辛勤熬一夜,壶中日月换千年。筑基事,志要坚,须凭玄牝觅玄玄。神归气复体成丹,然后开炉讲炼铅。”这首诗说明战睡魔的作用,只有先战睡魔才能展开之后的内丹修炼。

太乙玄门秘本系列节选

太乙玄门驻颜长生系列节选

人类宿命及人类真相系列

100、秘术坊:服饵成仙案例

101、葛洪绝不会用“入定”、“大定”、“禅定”之类字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