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往哪里用劲?高长力提出建议:四个讴歌、走向国际

王海婷 广电时评 2020-01-28

在8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开幕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就未来纪录片人从哪里取材、往哪里用劲,提出了 “四个讴歌、走向国际”的创作建议。



作者:王海婷


8月23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本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以“壮丽70年 记录新时代”为主题,以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纪实影像和纪录片人为载体,讲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纪录片人迎来了‘夏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希望中国的纪录片人不仅要目光向内,用优秀的纪录片凝心聚力,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而且要目光向外,树立国际思维,拓展国际视野,推动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

 

为此,高长力针对未来纪录片人从哪里取材、往哪里用劲,提出了“四个讴歌、走向国际”的创作建议:

 

一是大力讴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当前治国理政的实践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宝库。

 

二是大力讴歌发展的祖国。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本能,讴歌祖国,是每个纪录片人的使命担当。

 

三是大力讴歌奋斗的人民。纪录片人要走进实践深处,努力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记录汗水,书写梦想,赞颂奋斗。

 

四是大力讴歌崇高的英雄。大力讴歌英雄,展现他们作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奋斗者、无悔的牺牲者的高大形象,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民族共享的心灵密码和国家永存的精神激励。

 

走向国际,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中国电视媒体制作机构与境外机构全方位加强合作和交流,特别鼓励中外合拍反映中国故事的纪录片。


 

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作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四项工程”之一,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线,深入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录片(含提案)、短视频征集活动”,重点展现70年来党和国家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张苏在致辞中介绍了该活动的征集情况,并公布了评选结果。在征集的157部纪录片作品中,分别评选出了《我们的传奇》《麦子店》等10部优秀纪录片提案,《从<中国>到中国》《礼乐中国》等10部优秀纪录片成片以及《追光40年》《稻客》《“共和国的建设者”》等30部优秀纪录片短视频。

 

开幕式最后,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作为开幕纪录片与观众见面。该片导演李成才介绍,“把这部影片定位为自然类纪录片,就是想好好地把植物作为主角。今天交了这份‘作业’,无论结果如何,我们想向中国大地上的植物致敬,想尽最大的努力对得起中国的植物,想尽最大的努力对得起那些在植物背后进行创作的人。”《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共分植物天堂、茶树、桑树、水稻、大豆 、本草、竹子、水果、园林、花卉十集,每集50分钟,分别呈现了21科28种植物的生命旅程,并讲述它们如何影响世界的故事。

 

据悉,8月23日至8月29日,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期间共设置开幕式、论坛、市场、展览、展映、国际、培训、征集和闭幕活动九个板块,集中展示首都纪录片发展成果。


讲话原文

在2019北京纪实影像周开幕式上的致辞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  高长力

(2019年8月23日)


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好!


去年的影像周上,有40部历年经典国产纪录片带我们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影像周“纪录与荣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展”上,又有70部经典纪录片带我们回望70年历程,同时,今年我们将看到《彩色新中国》《国歌》等记录新中国成长历程的新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是国家相册,记录历史,激励今人。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纪录片人迎来了“夏天”。我们要感知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点燃引领人民精神的火炬,吹响代表时代前进的号角,书写中华民族新的史诗。借此机会,我想就纪录片从哪里取材、往哪里用劲,为纪录片人提供一些创作建议,用一句话概括,叫做“四个讴歌,走向国际”。


一是要大力讴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的故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98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使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演绎了民族史册上自强不息的传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当前的治国理政实践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这些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宝库。今年总局扶持创作的《人民的选择:淮海战役启示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建党百年,我们现在就要着手策划拍摄制作党史题材的纪录片,反映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发展历程及治国理政伟大成就,讴歌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坚定全国人民听党话、跟党走、向幸福的牢固信念。


二是要大力讴歌发展的祖国。热爱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本能,讴歌祖国,是纪录片人的使命担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总局昨天晚上刚刚举行了2018年度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表彰典礼,《创新中国》《中国:变革故事》《这里是中国》《四十年四十个第一》等纪录片获得表彰,它们以不同视角记录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我们既要满怀深情地关照今天的中国,也要客观冷静地回望历史的中国,加强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给人类带来更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三是要大力讴歌奋斗的人民。新时代是一个以“奋斗”为标识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数普通中国人为此矢志奔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发展最前沿、乡村振兴第一线,以奋斗姿态追逐梦想、创造幸福。当今中国,13亿多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是纪录片创作最为丰富的素材、最为肥沃的土壤。总局从去年开始实施“记录新时代”纪录片创作传播工程,大力倡导拍摄反映普通中国人奋斗故事的纪录片,扶持创作了一大批“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现实题材作品,《小岗纪事》《走进兰考》《兴安岭上》等纪录片用现在进行时的手法记录了新时代中国人的小目标、小梦想、小浪漫,成为这个时代的珍贵记忆。纪录片人要走进实践深处,努力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人民作为表现的主体,记录汗水、书写梦想、赞颂奋斗。


四是要大力讴歌崇高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的英雄们在革命战争时期浴血奋战,在建设年代燃烧激情,在改革开放中勇挑重担,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坚定前行的强大力量。讴歌英雄,是时代永不落幕的主旋律。过去,纪录片人记录和反映了很多不同时期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如戚继光、方志敏、焦裕禄、黄大年等等。现在,正在制作的纪录片《代号221》记录了“两弹一星”背后平凡人物的巨大贡献。未来,我们还要大力讴歌英雄,展现他们作为无私的爱国者、无畏的奋斗者、无悔的牺牲者的高大形象,让他们的故事成为民族共享的心灵密码和国家永存的精神基因。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今年6月下旬,我参加了法国阳光国际纪录片节,期间与很多外国纪录片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外国人对新时代中国充满期待,想知道中国正在发生什么、发展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他们对中国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总局将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中国电视媒体和制作机构与境外机构全方位加强合作和交流,特别是鼓励中外合拍反映中国故事的纪录片。目前,正在制作中的《我们的男孩》讲述的就是一个跨越时空的中俄民间血肉情义的故事,相信这样的作品会受到各国观众的认同。


纪录片因其“真实+未知”的特点而具有独特魅力,成为可以跨越国界的世界通行货币,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人类共同语言。“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要学会用纪录片取消除一切误解、偏见、甚至诋毁。我希望中国的纪录片人不仅要目光向内,用优秀的纪录片凝心聚力,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而且要目光向外,树立国际思维,拓展国际视野,推动优秀的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用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理念、中华文化,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谢谢大家!


·End·

编辑 | 饶文渊 薛腾飞

>>二季度推优,42部纪录片入选

丨通知

>>BIRTV | 县级融媒一年成果与思考

丨行业

>>《成语天下》:品传统文化

丨节目

>>《特赦1959》研评会

丨剧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