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被弹幕“覆盖”了……
纪录片《在武汉》每一集的开篇都被或红或白的“武汉加油”糊了一层厚厚的弹幕墙。
作者:曾宇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千里之外的你为什么感动?武汉三镇里的普通人,又经历着什么,见证着什么?
2月26日起,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央视新闻、bilibili、Figure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在武汉》上线。这是一部将镜头对准“封城”后武汉普通人日常的抗击疫情纪录片,记录了非常时期武汉各类人群的生活和故事。爱与痛、得与失、怅惘与期望,温暖而积极向上的人生故事铺陈开来。
一个个体,一簇星火
在抗疫的日子里,奔赴一线的纪录片人和普通vlogger努力让镜头离一线更近一点,以便让屏幕彼端的观众通过画面见证“武汉时刻”。
在疫情期间涌现的主题纪录片中,有以日记形式讲述危难中守望相助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有用手机记录隔离期间点滴生活的《非常手记》,有聚焦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的人物类系列微纪录片《中国面孔》……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下了疫情期间,一线救治人员、肺炎患者以及普通人的共同坚守。
当镜头不止对准医院,转向更为广域的角落,“封闭”的武汉城里,每个人身上又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在武汉》的镜头关注的都是些普通的个体。武汉封城之后,观众从电视里了解到“志愿者车队接送医护人员通勤”,相关新闻背后,有纪录片中出租车司机陈杰、李少云,户外探险搜救队组织者、志愿者领队大象等人的不懈努力,还有江夏区中医医院发热第二病区护士彭敏和一起护理60余名患者的28名“战友”的咬牙坚持,老旧开放式社区西城壕社区18名工作人员的帮助和疏导;快手、抖音、微博等平台上,网友点赞、转发“邻居因为疫情回不来,每天用晾衣杆绑饭盒帮忙喂狗”视频,在武汉,锁匠易松山、外卖骑手王建也在为这些“人类最好的朋友”而四处奔波。
一个个体,一簇星火,武汉城内被“困住”的普通人是分分秒秒“武汉时刻”的书写者,他们像苍茫大海中的一滴清水,尽管体量轻小,但不容忽视。
纪录片《在武汉》单集不长,仅有17分钟。在每一个短暂的17分钟里,他们是出租车司机,是外卖骑手,是锁匠,是剃头老师傅,是武汉城里的“代购”,是病区里忙碌的白衣天使,更是“陈杰”“胡琴”“王敬业”背后代表的每一个群体。
疫情突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历了一个充满感动和泪水的正月。回过头看,也是从这个正月开始,每一个心诚血热的普通武汉人,像一粒粒微尘,汇溪成河,在武汉三镇上空堆塑了一座定心的大山。
“他拉我,我拉他”
“这个时候在武汉遛狗基本上不可能,都不出门了。不过我想反正已经接单了。她(下单者)是个孕妇,她老公在医院上班,是个医生。”
1月31日,外卖骑手王建接到了一个遛狗的订单。下单者家中的金毛属于没人带着出门的状态。摄制团队跟随王建带着金毛完成“今日运动打卡”时,已经是他和金毛一起散步的第九天。“不是我在遛狗,是它在遛我。”金毛出门太兴奋,一直往前冲,王建喘着粗气,一边怜爱地给狗顺毛,说:“我拉它,它拉我。”
在《在武汉》记录的画面之中,同心戮力共克时艰的普通人串联起了一个个不为人知但又值得记忆的故事。“他拉我,我拉他”这种状态,仿佛片中每一帧画面的文字映照。
居家防疫的需要让许多人难以迈出家门一步,社区团购以及曾经被视作“躲懒”途径的外卖下单,成为了武汉城内维持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西城壕社区,负责网络团购对接的社区副主任凃卉扯着嗓子和不会使用手机下单的老年人读着社区团购明细,网格员曹岚英安慰着无法复工的外送小哥,王敬业骑上摩托车,临时前往药店为一位因疼痛而情绪有些不稳定的居民购买痛风药品。
一位老人想尽办法,拜托别人从平台下单,想要骑手代买胰岛素。外卖骑手黄晶晶跑了三、四个药店,仍然一无所获。说起这件事情时,尽管受众不能透过蓝色的骑手头盔看见她的神色,但黄晶晶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哽咽。
从“封城”到纪录片摄制时,黄晶晶一直在岗营业。作为一名外卖骑手,黄晶晶经常接单负责帮城市居民采购药品。甘草、苍术、黄麻、桂枝,这些日常生活中鲜少接触的中药名被黄晶晶挂在嘴边,一家药店接着一家药店地问,像一位老中医一样尽量将所有药材配齐。
《在武汉》第二集《这不只是工作》里有一幕很是令人动容:在维也纳国际酒店为河南援鄂重症医疗队的医护人员理发过后,理发师宋忠桥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向自己的理发小铺走去。
宋忠桥的身躯并算不上高大,但他刚说过的话犹在耳畔。“我在网上看到各个医疗队,他们自己拿着剪刀或者手术刀给同事剪头发,剪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我很寒心。”刚回到理发店给自己洗了个头,为医护人员预约理发的社区电话又打来了。宋忠桥说,他不希望医生拿手术刀的手把理发师的剪刀接过去,“我应该扛起这份责任,在保护他们的情况下,帮忙把发型设计好”。
目前,纪录片《在武汉》已上线四集。播放视频时,每一集的开篇都被或红或白的“武汉加油”糊了一层厚厚的弹幕墙。除此之外,网友还在弹幕和评论中连道“辛苦了”,表达对纪录片中武汉人互帮互助的感动。
气质独特的“记录者”
“不知道方向,不知道这是不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前期帮助大象车队协调信息的志愿者丹丹疑似感染,居家隔离。大象将药品和食物放在小区的座椅上,前来取走物资的丹丹和他隔着车玻璃遥遥相望。大象对着镜头自诩过“做探险的心肠都比较硬”,但丹丹走后,他的泪水顺着口罩外层滑落下来。
武汉人赋予了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人间烟火气息。嘴里说着怕又往前冲的志愿者、变成喂猫人的锁匠、接单遛狗的骑手,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的故事在纪录片《在武汉》中上演。
看向个体的故事背后,该片在按下慢放键的武汉里抽丝剥茧,武汉城内众生相跃然荧屏之上。
《在武汉》上线B站独播后收获了9.9分的评价。“泪目”“挺有感触”等词出现在这部央视新闻、bilibili、Figure联合“料理”出的作品的评论区中,而“粗粝感”“像vlog”等声音同样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让这部纪录片展示出了一种不同的气质。
与时下流行的vlog不同,《在武汉》的记录者不是身处疫区既无助又充满希望的“我”,专业的摄制团队没有直接发声,而是处在旁观者角度,冷静、克制地记录城内不被外人所知的细枝末节。镜头刻画的人物及其故事,让观众能从多个角度了解武汉人的日常。
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在武汉》短小精悍,符合新媒体平台观众的观看习惯。片中没有梳理出一条有关疫情发生、扩散、恢复秩序的时间线,以每一个人为主线的小故事也是交织讲述,可以说时间线并不“明朗”。没有情绪的大起大伏,没有悲观的倾吐渲染,没有粉饰无助和苦难,就是这样一个个“模糊”的故事,引起了观众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共鸣,以及对小人物的衷心敬佩。
纪录片上线的同时,《在武汉》摄制团队依旧处在紧张的拍摄工作当中。据悉,《在武汉》摄制组将在武汉呆到4月,尽管前2集已经顺利播出,三分之二的拍摄和制作还没有完成。
纪录片记录着疫情发展,疫情的态势也左右着作品的进度。但可以相信,“春天”就要到来,而这些作品,也将成为疫期给予人们温暖,疫后留存记忆的重要载体。
就像片中大象说的那句:“我想总得有一束光,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编辑 | 王海婷 袁鑫笛
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