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 | 长江的尽头,是家

肖洙 广电时评 2021-07-19

在长江两岸,看见文化的传承与时光的流动。



作者:肖洙


长江,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


 

当大河两岸的人们离乡多年,对家乡的记忆是否依旧如初?

 

在第7个全国扶贫日(10月17日)前一天,公益纪实类真人秀《从长江的尽头回家》开播,主持人带着嘉宾组成探访小组,走进长江沿线十个风格各异的地区,见证风土人情。


 

在已播出的两期节目中,可持续发展的特色物产与沿途所见的人与景,构成节目主线,穿插的人物访谈与结尾的网络直播,则在文旅氛围中点题“脱贫攻坚”。

 

行程第一站,七彩之乡云南。


古代商道茶马古道贯穿云南,沿途曾有繁华集市和驿站。如今,探访小组走在白沙古镇石板路上,遇见纳西族传统仪式——洗街。


 

“玉龙雪水穿城过,水漫四方城自洁”。

 

早前,人们利用街道西高东低的地势,让水自流清洗街道,后来洗街发展成一种舞蹈。放出的清水弥漫在石板路上,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手拉手踩水,应和着歌声“小伙子,小姑娘,把手牵起来”。


 

在曾为茶马古道重要集市之处,文化踪影处处可循——

 

贩卖纳西手鼓的小店堆满色彩各异的商品,嘉宾聊到,景颇族/傣族有象脚鼓,佤族木鼓是一种“大木桶”,藏族人则敲响热巴鼓。


 

曾在茶马古道上远销外地的纳西族铜器,是姑娘结婚时必备的嫁妆。炭火之上,滚着热汤的小铜锅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马帮的旧物铺陈在石板上,青稞、糌粑、茶叶、烟丝、酥油有着各自的容器。



售卖各色民族服饰的工作室内,有着珠三角地区特有的纱绸制品香云纱、起源于丽江的民间手工刺绣技艺白沙锦绣、大裙摆绣有花纹的彝族服饰、纳西族的披星戴月服……

 


第二站,“世界最大民族博物馆”之一——贵州。

 

贵州六盘水市,素有“中国凉都”之称。种满刺梨的果林里,歌唱家龚琳娜唱起一首名为《好花红》的布依族民歌,悠扬的曲调拖拽着长长的尾音。

 

她说,《好花红》之于贵州人,就如《茉莉花》之于江苏人。


 

顺水而行,指向至今保留着完整吊脚楼村落形态的布依族古老村落天门村。俯瞰视角将散布于密林间的住所尽数显现于荧屏,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底层以木立桩、铺成平面,其上立柱建房,屋顶覆瓦片。


 

村寨中的布依族人一直沿袭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亲身扎染织布、裁剪成民族服饰。村落中有市级非遗传承人制作唢呐,这种民间传统乐器在布依族人的村寨融入了民族特色,曲调更为婉转悠扬。


 

盘歌回荡在青葱的田野中。这种用原生态布依族语创作并传唱的民间文学作品,被誉为布依族的“无字百科全书”。


 

风土人情之外,对于“脱贫攻坚”的阐释也设置于行程中。

 

云南得天独厚的地貌造就丰富物产,苦荞茶、青刺果油等各类特产出现在镜头前,并在最后的直播带货环节推动当地产业发展。


 

而当探访小组的目的地指向宁蒗,引出了一段支教故事:宁蒗和海安在1988年结为友好县,海安的老师便连续32年来到宁蒗支教,长江头与长江尾因此相连,这些老师被称作“海安舅舅”。“海安舅舅”朱朝书在节目中故地重游,与成就不同事业的学生们重逢,成为以智扶贫带动当地发展的证明。


 

而在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举全县之力,于2020年3月3日成功实现脱贫摘帽,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刺梨、朝天椒、红心猕猴桃等特色物产带来致富商机。

 

野钟村村民、致富带头人邓吉栋在累累果实下唱山歌,“我种好刺梨报党恩”。曾身为村支书的他在笔记中记下与村民由陌生到熟识的过程,他带领群众修缮道路通向大山外,也带来利用本土特产致富的希望。


 

直播环节,猕猴桃、牛肉粉、羊肉粉、辣椒、刺梨气泡水也经嘉宾之手推介给大众。


 

跟随嘉宾沿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而行,看见的不仅是游子归乡的情感与各地风情,也见证了这些地方如何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道路,如同节目中所说——

 

“当我们在外漂泊时,最难忘的是家乡的一景一物。当我们建设发展时,别忘记家乡的宝藏就在身边”。

 

编辑 | 饶文渊 朱晓乐

>>56部作品入选一季度优秀纪录片

丨政策

>>《为了和平》:唱响抗美援朝英雄赞歌

丨纪录

>>800余部节目参展,现实题材是主流 丨2020秋交会开幕

丨一线

>>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文旅节目小潮流

丨观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