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拼流量拼文化,这两档节目何以成为现象级?

韩子寅 广电时评 2021-07-18

河南春晚赋予传统文化以新潮表达,用通俗故事讲述时代主题,沁人心脾、令人回味。《元宵奇妙夜》延续河南春晚的文化元素和创新表达,两相呼应,再度圈粉。两档晚会精心打磨节目细节,充分运用5G+AR技术手段,借力互联网扩大传播,让没有流量明星的晚会成为了顶流。



作者:韩子寅

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春节期间,一曲《唐宫夜宴》燃爆网络,连续多日占据微博热搜榜,河南春晚《当潮不让·你好·牛》位居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全站视频播放量破20亿次。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点赞,全国网友打CALL转发。这台晚会不拼流量拼文化,充分运用“科技”+“融媒”的形式,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春晚舞台盛宴。河南元宵节特别节目《元宵奇妙夜》延续河南春晚传统文化符号,再掀网络热潮,全网播放量超6亿次。



创新表达、细致打磨,让文化传播更加生动

不管是古朴的唐俑文物、世代相传的太极拳、还是传统的民族乐器,都时常登上各类文艺演出的舞台。这一次,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为传统文化赋予全新的表达,节目不走明星流量带动文化流量的老路,而是让文化成为主角,在创意和细节上下足功夫,把精力用在创新节目表达上,这也正是其能够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所在。



河南春晚立足小成本的实际,努力提升节目质量,力求打造完美的舞台效果。如,节目《唐宫夜宴》让歌舞唐俑走出博物馆,从她们的排练、嬉戏入手,让文物有血有肉、有觉有感。表演者对唐俑身形和姿态的模仿力求完美、精益求精,她们在嘴中填充棉花,全身裹着海绵,以体现出唐俑雍容的面庞和身姿。唐俑舞女的轻松打闹和严肃表演形成强烈反差,让节目更具戏剧张力,使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唐俑穿越古今,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元宵奇妙夜》延续唐俑舞女这一文化元素。节目没有主持人,而是以她们为主线,以文物做索引,完成整场节目的串联和串场,使得节目连贯流畅而又“知识点”满满。



两档节目立足广袤的中原大地,深度挖掘中原文化瑰宝。河南春晚以“古器”+“今曲”为基,以“厚重”+“时尚”为形,为观众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晚会把具有悠久历史的骨笛和缶等乐器搬上了舞台,让古乐器与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乐曲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节目《新春国乐畅想曲》中,国乐大师方锦龙用贾湖骨笛演奏《沧海一声笑》,让八千年前的河南骨笛与通俗音乐碰撞交融;用簧演奏出电音效果,让人不禁感叹,古乐器原来也可以具有时尚感;用缶、萧、琵琶、二胡、葫芦丝等民族乐器演奏《少林少林》《金蛇狂舞》《斗地主音乐》等网红乐曲,让蕴含在古典乐器中的音律迸发出时代的生机。节目就像是一场中国古典乐器的科普,没有生硬刻板的违和感,观众仿佛见到了久未谋面的老友一般,虽然陌生却又倍感亲切。



《元宵奇妙夜》从河南博物院到洛阳应天门,从登封观星台到开封清明上河园,带领观众一览中原文化地标。从《唐宫夜宴》到《芙蓉池》,从《斗转星移》到《上元灯会》,文化看点满满的节目与文化地标的实景拍摄相得益彰,让中原古都迸发出新的活力。新浪微博#河南元宵晚会是实景拍摄#更是成为热搜榜话题,热度达到1.7亿,讨论人数超过63万。


围绕主题、贴近受众,巧妙讲述新时代故事

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选取观众喜闻乐见的豫剧、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宣传疫情防控典型、纪念卫国戍边英雄、倡导就地过年等内容,用平凡人的小故事打动人、温暖人。


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河南春晚没有宣教式的灌输,而是用人们身边亲切的大爷大妈形象,让就地过年的理念伴随笑声走近观众。小品《快递奇遇》中,一位独居老人无法与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团聚过年。儿子为老人寄出年货快递迟迟未到,老人却收到了由舞伴和社区送来的“爱的快递”和“圆梦快递”。两份暖心的快递让老人过了个快乐幸福年。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位河南援鄂女护士为新冠肺炎患者演唱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赢得网友纷纷点赞。河南春晚戏曲联唱节目《白衣执甲》邀请了这位援鄂女护士登上舞台,和曾经一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性工作者一道,与戏曲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唱《穆桂英挂帅》《花木兰》等选段,共同回忆抗疫感人瞬间,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女性工作者点赞。



《元宵奇妙夜》戏曲联唱节目《上元灯会》中,豫剧《五世请缨》选段精心设置四位佘太君,寓意四位卫国戍边烈士的母亲,共同唱出她们对儿子的怀念。节目借戏曲唱词“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贞”赞誉卫国戍边的战士和他们的亲人。节目结尾放飞的祈福花灯,既是元宵节的习俗,更是对牺牲战士的告慰。晚会将节目主题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既生动有趣又感人至深,让时代强音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



科技手段+融媒传播,为文化节目赋能

两档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内核,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穿越古今般的观赏体验。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通过5G+AR技术,运用水墨画、国宝等特效,实现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的完美融合。14位舞者时而在虚拟博物馆中穿梭,与莲鹤方壶、妇好等文物共舞;时而在水墨画中穿行,与古画融为一体,跋山涉水远赴长安;时而在宫墙间行走,脚踏青石步履匆匆;时而在宫殿中起舞,唐宫盛景尽收眼底。一曲终了,光影退去,人意犹未尽。沉浸式的体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也让厚重的历史灵动起来。



太极表演《天地之中》运用视觉特效,将太极八卦化为宇宙星辰,登封观星台、浑天仪的光影在舞台上徐徐浮现,最终呈现出航天飞船冉冉升空的壮观场景,巧妙表达出中国人对宇宙探索的不懈追求。短短两分钟内,视角与影像快速转换、自然流畅。科技手段的运用延伸了舞台空间,使得节目场景宏大,视觉冲击感强。



《元宵奇妙夜》延续5G+AR的技术运用,以“唐宫小姐姐”的所见所闻为主线,让她们与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完成精彩的互动,从而实现多个实景地的巧妙转场。博物馆里金光闪闪的“武金简”,将她们带入洛阳应天门,感受舞蹈《芙蓉池》的魅力;驻足观看登封观星台模型时,场景虚实变换为登封观星台实景武术节目《斗转星移》;打开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将她们带到开封清明上河园,欣赏戏曲节目《上元灯会》,体会元宵“花市灯如昼”的喜庆氛围。



两档节目还充分运用融合传播手段,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河南春晚播出当天,快手平台比电视端提前50分钟播出节目。在此期间,《唐宫夜宴》引发网络热议,实现了一定的台网引流。《天地之中》《新春国乐畅想曲》等也获得了较高的网络关注度,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文点赞,晚会优质内容得到网络二次传播。


河南春晚走红网络后,大象新闻客户端、大象网等融媒体平台和河南广播电视台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官方账号适时推出《唐朝胖妞出“炉”记——<唐宫夜宴>是这样“炼”成的》等周边花絮短视频,“河南春节晚会”在bilibili网站创建官方账号,制作发布《你们要的高清版来啦》《关于河南春晚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等视频,持续引发热搜话题。《元宵奇妙夜》借力《唐宫夜宴》热度,推出《唐宫女宴 前传》《唐宫小姐姐卷土重来》等短视频,持续保持网络热度,实现观众引流。网友对此评论称:“真是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节目”“大唐仕女图,小姐姐们在画中活了”。



河南春晚和《元宵奇妙夜》能够受到观众的热捧,得益于其立足观众、立足文化、立足时代。两档节目长期占据热搜榜,说明没有流量明星,也能做到顶流;精办俭办晚会,也能做出精品。


编辑 | 张琬 徐蕾 侯雯慧

>>运用新技术,创造新精彩,春节广播电视节目让年味更浓

专论

>>启航新征程,广电视听多屏助力乡村振兴

丨观察

>>与“明月相会”,一台台晚会打造别样元宵印象

丨晚会

>>纪录片《东向大海》:生动注解海洋强国建设

丨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