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被年轻人称为“诗和远方”|《光荣与梦想》研讨
广电总局出题,上海广电接题,刘江团队主创,《光荣与梦想》以“见人,见诗,见细节,见冲突”的创作主基调,在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剧目中形成独特影像。
作者:牛春颖 张新
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迎来胜利,狙击手张桃芳在停战倒计时最后时刻停止的“最后一枪”令不少观众感慨: “战争中的人性闪光,他们更渴望和平”“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从中共“一大”召开到抗美援朝胜利,《光荣与梦想》以40集的篇幅,浓缩30多年的历史,这段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不朽征程。
该剧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首播收官后,正在广东卫视等平台接力播出,话题和热度持续,剧中“最后一枪”等“名场面”反复被观众谈论着。
7月30日,电视剧《光荣与梦想》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大写意表达、编年体纪传体交织、人物塑造性格化……与会者对于剧集的观点不时交织碰撞于一起。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朱咏雷表示,《光荣与梦想》以建党精神为起点,找准了“光荣”和“梦想”两个关键词。全剧立意紧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新时代电视剧学党史、拍党史、传党史的职责使命。
今年以来,《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百炼成钢》《光荣与梦想》等多部优秀作品播出,取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朱咏雷指出,总局将进一步对标对表,为主题电视剧创作凝聚共识、积蓄力量。就新时代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他强调:
新时代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精神魅力和实践能力。
新时代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要把精品创作作为中心环节,拓展艺术表达空间。要突破思维定式,避免脸谱化、套路化,尤其是已经反复呈现过的内容,更要常写常新。
新时代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既要努力创新,也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或者向大明星、大场面的浅表性表达转变。要把党史中蕴含着的宝贵精神财富开掘出来,这是重大革命题材创作的不绝源泉。
重大题材主动出题、组织创作、全程指导,这是广电总局抓电视剧工作的一个重大思路转变,《光荣与梦想》就是一部由总局主动出题的作品。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回忆,在该剧的创作过程中,总局领导高度关注,多次召开推进会、调研探班、看样片,全程跟进指导创作。
高长力肯定了《光荣与梦想》主创团队的创新精神。他指出,该剧对重大革命题材的艺术呈现、诗意表达都做了探索,在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剧目中有其独特性。接下来,团队可以在传播上继续发力,让作品既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可视化教材,又可以通过二次剪辑、独立成章等方式进行故事化、短视频化的再传播。
《光荣与梦想》是“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展播活动”重点剧目之一,该剧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完美世界(北京)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集结了导演刘江、编剧赵宁宇,以及唐国强、侯京健、刘劲、吴刚、王劲松等50多位演员。
上海,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主题创作频出彩。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说,《光荣与梦想》是上海以高度责任感投入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接下来,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
“《光荣与梦想》以大写意方式书写3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讲述和新时代传播上进行了很好结合,是沪产电视剧的新代表作。”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说。
从2019年底策划到2021年5月份播出,只有18个月的时间;用40集的篇幅讲述中国共产党从苦难到辉煌30多年的成长历程,需要高度的凝练和巧妙的取舍。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上海广播电视台主动举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台长、总裁宋炯明提到,上海台《大江大河》《在一起》等剧目的创制经验,也被运用到《光荣与梦想》的创作之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屡屡突破圈层,成为‘爆款’,是因为剧的本身质量过硬——用纯熟精炼的视听语言,实现了历史高度、时代高度和精神高度的统一。”
写实剧情、细腻情感、诗意表达、特效镜头,构筑起《光荣与梦想》鲜明的叙事特色,吸引了诸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该剧总顾问吴保安表示,从《光荣与梦想》走进大学、走近青年的反响来看,能看到该剧创作的成功。
“见人,见诗,见细节,见冲突”是《光荣与梦想》的创作主基调。在具体操作层面,主创大胆创新。
导演刘江结合以往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积累的创作经验和得失,提炼出《光荣与梦想》创作要遵循的四个着力点——讲述手法要多样化、人物塑造性格化、情节设计要戏剧化、历史呈现要细节化。
在叙事手法上,编剧赵宁宇在创作中兼用编年体和纪传体,发挥二者之长,并赋予内容更多大写意表达。在编年体方面,该剧撷取历史上的高光时刻,浓墨重彩、散点透视;在纪传体方面,突出人物塑造,人与事相互映衬,互为表里。
人物塑造上,为了让党史故事更吸引人,该剧尝试将“伟人”进行“凡人”化处理,把伟人“普通人”的一面展现出来。刘江举例说,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夫妻情、与毛岸英的父子情,由一把黄杨木梳串联,并作为细节线索贯穿全剧, “只有将人物塑造生动,故事才能讲述成功。”
该剧不仅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和其他关键人物刻画笔墨自然充足,还用一定的笔墨描写了诸多个体人物和群体人物形象。“赞扬伟大功绩更致敬牺牲的英雄”,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吴保和对剧集的落点表示肯定。
剧中体现了诸多人物在历史关键点的忘我,“以时间为序展开讲述的同时还有一条线索,即民族大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对剧中隐藏的故事线给予好评。
在大写意、诗意化的表达上,《光荣与梦想》调用了许多科技手段,实现长征、开国大典等历史场景的氛围再现。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尹鸿认为,《光荣与梦想》实现了历史情境的大呈现,其中的长镜头运用极有特点。比如红军长征一段近10分钟的长镜头,让观众看到了地理环节、空间转换、行进路线等,这是在其他“大片”里没呈现过的,“长镜头不仅是一个技术,更重要的是还原了历史的情境感、现场感”。
今年以来,建党百年主题剧目持续引发年轻人“理想当燃”。复旦大学学生程雯雯说,《光荣与梦想》以青年共振青年,用极强的代入感引发燃点,这些优秀剧目恰是年轻人心中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