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跳过,这些片头片尾也很耐看
多部剧集精心制作片头、片尾,或将虚构与真实交织,或加入人物访谈、呈现幕后细节,为剧作再添亮点。
作者:鲸鱼
伴随演员喊出的一声声“师傅”,镜头随即转向大国工匠——艾爱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劳模)、付玲(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位人物出现,实现剧中情感到真实生活的递延。
正在热播的《麓山之歌》 ,片尾让人动容。
近两年,不少剧集片头、片尾制作别出心裁。《功勋》片头中,八位主演与真实功勋人物的模样幻化相融;根据真实事迹改编的《大山的女儿》《高山清渠》最后一集出现人物原型;《超越》每集片尾设置教练员、队员人物访谈……
《功勋》片头
《高山清渠》最后一集片尾
剧中角色与真实世界勾连,为作品增添一抹纪实色彩,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情感代入,为剧集增色。
一些剧集片头或片尾将虚构与真实交织,通过艺术化加工,达到虚实映照的观感。
《麓山之歌》片尾,剧中演员向工匠“拜师”,一声“师傅”实现剧中角色到真实人物之间转换。焊工金燕子、青年科学家卫丞、教师方霏等剧中人呼唤出重工领域的匠人,麓山重工董事长方锐舟最终面向前方鞠躬,彰显师徒“传帮带”的精神传承,也有对大国工匠的深深敬意。导演毛卫宁在微博发文表示,片尾是从“拜人民为师”的语录中受到的启发。
近期完播的《大山的女儿》最后一集片尾也有对真实人物的致敬。《大山的女儿》根据“时代楷模”黄文秀的真实事迹创作,讲述她回乡投身扶贫一线,直至献出生命的动人故事。最后一集中,百坭村脱贫攻坚取得成功,村支书举起庆功酒与村民一同告慰黄文秀的在天之灵。剧集混剪剧中角色在百坭村扶贫的历程,并在最后加入真实人物的影像资料,让黄文秀的事迹更为动人。
《启航:当风起时》片头则实现氛围的“还原”。该剧讲述三个青年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故事,片头瞬间将观众带回20世纪90年代。第一集片头,一系列影像资料交代故事背景,片头与剧集衔接紧密,增强剧集代入感。每集片头的复古电视机也将怀旧感拉满,彰显年代质感。
《启航:当风起时》第一集片头
一些剧集片尾中,访谈与剧集内容互文,进一步强化剧作主题。
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每集片尾围绕当集主题展开人物访谈,访谈对象涉及运动员、教练员、陪练员等,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前国家短道速滑对运动员、世界冠军许宏志等均在片尾中出现。第三集片尾主题为“天赋”,几位教练员、运动员就队员招收、日常训练和“冰感”等谈观点,引发观众对运动天资和后天训练的思考。访谈内容也与剧中陈敬业与队友郑凯新、女儿陈冕之间的纠葛形成对照。
《和平之舟》片尾同样采取人物访谈形式。该剧改编自我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故事,执行海外救援任务的真实海军也在片尾出现。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校船长邓强最难忘的经历是离开瓦努阿图共和国时,百姓乘坐小艇唱歌跳舞欢送,呼喊“中国海军了不起”。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麻醉科主治医师李鹏讲道,他和另外一位麻醉医生在和平方舟上一共开展了293台手术,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纪实访谈展现出中国海军的风姿,片尾的一位位海军也组成真实的海上英雄群像。
片场花絮也为观众提供理解剧情的另一视角。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十个单元故事结束后,片尾设置5分钟左右的纪实短片,主创和演员分享拍摄心得、讲述对角色的理解等独白,将观众带出原有剧情,从旁观视角重新理解剧集内容。
剧集片尾还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成为剧集内容的重要补充。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展现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每集片尾补充片中人物的履历小传、故事后续和历史影像等,让历史贯穿至今,展现精神的延续传递。《守护》一集中,张人亚与父亲张爵谦共同守护《共产党宣言》,片尾也有二人的真实影像和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
其中,《望星空》一集以航天员邓清明和女儿邓满琪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两代航天人的情感联接,片尾用图文展现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理想照耀中国》每集片尾曲也实现“专曲定制”,风格不同的40首片尾曲更加贴合每集剧情,实现情感的释放和升华,也格外戳泪点。
片头,引人入胜;片尾,寓意深刻。“首尾呼应”中,电视剧的艺术表达呈现新意,创作者的匠人巧思也蕴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