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诗意一半烟火,《2022中秋奇妙夜》再续IP精彩
延续古今交辉、虚实结合的创意范儿,《2022中秋奇妙游》今晚登场。节目在 “月宫”之行中,继续传统文化之“奇妙游”,同时引入新IP、加入国际化表达。
作者:西亚
又是一年中秋,不同于往日在人间赏月,假如和嫦娥仙子一起从月宫俯瞰人间,又是何种景色?
9月9日晚,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优酷联合出品,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和河南卫视合作制作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2中秋奇妙游》开启“月宫”之旅。
节目18:30在优酷、大象新闻客户端全网首播,20:20在河南卫视播出。节目延续“网剧+网综”的表达方式,开启一场“月宫”奇妙游,同时引入国际化表达,在美美与共中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节目中,月宫志愿者唐小竹在中秋时节拜访月宫,协助嫦娥和玉兔完成人们中秋拜月的愿望,在此过程中,耳目一新的节目“奇妙”登场,中秋角色“嫦小娥”“玉小团”也作为新IP加入“中国节日”系列。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延续“中国节日”系列特色,古今交辉、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依旧是《2022中秋奇妙游》最鲜明的视觉观感。
清冷蟾宫之中,一位仙子一身素衣,于桂树旁翩翩起舞、奔向月球......将自然景观与科技虚拟景观相结合,舞蹈《嫦娥奔月》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经典人物符号为核心,结合星相、太空站等元素,以极具东方美学的舞蹈展现“春夏秋冬”“阴晴圆缺”等唯美意象,具象化呈现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浪漫。
继续打开“文化+科技”的无限可能,打造具有科技感的中秋国潮之夜,节目也以新颖的视听体验带领观众沉浸式“入席”。
情景舞剧《神都相逢》,以现代化创意和技术,展现历史时空中历史人物的相逢时刻......在移步换景的多元场景中,节目缓缓展开一副带有东方韵味的古典中秋画卷,创意再现了诸多传统文化之美。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通过创新性表达、创意性转化,节目将“望月感怀”的浪漫畅想和热气奔腾的生活结合,让中秋奇妙游与文化传承完美合璧。
琳琅满目的闹市街游,觥筹交错的宴会,异域风情的酒肆,摇曳生姿的胡旋舞......一边,“画中游”再入佳境。深度挖掘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的故事和人物,《烟火人间》将中国曲艺元素融进歌曲,以浓厚的市井烟火气,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展现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和诸多民俗。节目还“复活”了一个出土于四川的东汉说唱俑,以手办和开心果的形象出现,传递积极向阳的生活态度。
另一边,一场穿越古今的“中秋夜宴”正在上演,歌曲《好久没见》展现古代传统宴席中“蘸甲”“抛盘”“对诗”“行礼”等习俗,趣味化复原了古人过中秋的风雅趣事,也为观众们科普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
在一轮明月下行万里、话古今,再解佳节多重深意。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正是这次中秋奇妙游的创作灵感来源。
“中秋节这一天,中国人要真正抓到的情感核心点是什么?我们试图找到一句精准的话去概括,除了相思、逐梦、疗愈、团圆这四个关键词,就是《水调歌头》里的这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2022中秋奇妙游》总导演陈雷说。
“团圆”,是中国人过中秋节最深的期盼。而在家国同构的东方语境下,对于中秋节的多重释义,中国精神的多元解读,节目也进行丰沛的展现,以情动人引发更多共鸣与思考。
《一封家书2022》用“Z世代”喜爱的说唱形式,叠加了几十个 “家”的场景,以差异化的叙事场景对照“团圆”主题;“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改换素衣走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一心只想王宝钏。”一出《武家坡》,道尽人生如戏的无奈,以及久别重逢的团圆滋味。
“都是故乡的路,希望也是回家的路”,以一条条道路娓娓道来,《此时明月》通过XR、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融合自然景观与虚拟景观,细数以大陆城市命名的台湾街道,用歌声唱出两岸一家亲的思乡之情,并邀请同胞们讲述她们的节日心愿与乡愁。
一轮明月,牵引着绵延千年的思乡情与家国恋。舞蹈《子曰》开场,《论语》里的人物在月光映照下“活”起来了——孔子和弟子在明月下讲学。另一时空,清华大学里的学子书写经典,伴着“学而进习之”的吟诵,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生生不息。
跨越时空的,还有梦想与精神。情景表演《我欲乘风》中,“飞天先驱”明朝士大夫万户与航天员跨时空对话,讲述着飞天梦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大地中一点点实现;《自古英雄出少年》通过武术表演、鼓舞、诗词吟唱讲述一个关于“英雄出少年”的故事,少年形象象征着中国血脉精神的传承;“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舞蹈《思钧如见君》告诉观众“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名于世”就是代代传承的大国工匠精神;最后,节目硬核连线“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也给大家送来了一份特殊的中秋祝福……
家国之情、团圆之意,在中秋奇妙游中实现着跨越千年的汇聚。在“千里共婵娟”这一主题之下,《2022中秋奇妙游》以巧妙的叙事结构串联起浓烈情感,通过“艺术+技术”的多元融合手段,创意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之多彩,之博大精深。系列IP也在一个个“中国节日”的串联中,彰显文化自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前,《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在世界舞台绽放。这个中秋,在洛阳应天门、开封龙亭、清明上河园前,不同国家的小朋友,用多语种“共唱一首歌,共赏一轮月”,十国语言版《千里共婵娟》惊艳而温暖,是“中国节日”系列对东方古韵的一次国际化表达,更律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