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诗入画,文化节目尽显诗意与新意
从形式到技术,从达意到传情,视听节目不断为古诗词“换新衣”,带领观众“对话”古人,沉浸体验诗词意境之美。
作者:水柚
清寂雪夜,诗人王维挥笔写下“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细腻描绘彼时心境;舞台之上,词曲创作人融诗于画,用“眼前雪满山,咫尺纷飞不断”再道古人心怀。
丙辰中秋夜,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明月寄相思;近千年后,搭配筝、阮、笙、鼓等多种乐器,多语种重新编曲的《千里共婵娟》,让思念在家国层面继续蔓延。
从古调吟诵到词曲新编,荧屏上,持续创新的文化节目不仅为古诗词带来创意呈现,更不断延展着其背后涵义。
歌舞唱演、情景再现,入诗入画、虚实相交。多档文化类节目细绘古诗词意蕴,于演播室内外开启不同形式的“时空对话”,“活化”诗词的当下表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类节目《诗画中国》,将诗词与名画结合,依托歌曲、舞蹈、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实现诗的意象传递。入画《溪山行旅图》,山水间,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借景流露;以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为灵感,经过重新作词编曲的《纸上雪》,在“洒空谁落定,巷深人寂静”等婉转曲调中,再现出闲适安然的雪中胜景。
以歌曲为载体,《经典咏流传》第五季围绕“大美中华”主题,继续延展古诗词在时代、精神层面的表达。从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陆游的“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到岑参的“一声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将诗句直接唱演,山间旖旎风光、渔夫悠闲自在,以及大唐英雄豪气有了更真切的呈现。
《2022中国诗词大会》持续出新,于新一季增加了“诗词小剧场”环节,借助短剧演绎,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诗句得以在视听语言中具体呈现,深入浅出地阐释古诗词句意语境。
河北卫视推出的《邻家诗话(第三季)》每期聚焦一首古诗词,于“家宴”氛围里,通过朗诵、国乐、舞蹈、绘画等形式,多维度揭开诗词背后的故事内容。节目将歌、乐、舞、书、画、茶、花、礼仪、饮食等传统文化融入诗词表达,延伸古诗词的深层次含义。“燎沉香,消溽暑”,《苏慕遮·燎沉香》一期,由诗中的“沉香”入题,宋代词人周邦彦的故事于一盏沉香茶中娓娓铺开。伴随导演的引领与讲述,人物形象也逐渐清晰立体。
河南卫视刚刚播出的时代故事展演节目《天地诗心》以“诗”为魂,将古今故事由歌舞、戏剧、微电影等方式串联并铺叙。英雄篇中,从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到替父从军花木兰、抗美援朝高成山等人,再到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等不同时代下的英雄豪气与坚定信念在影像中被“定格”。
深圳卫视《诗意中国(第三季)》从人生历练、生活、艺术、情感四个维度,深度剖析了北宋诗人苏轼的生平。同时,节目通过室内赏析+实地探访,多角度、多形式展现着苏轼的一诗一文、一事一情。节目中,既有嘉宾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共鸣故事讲述,也有借助国风街舞形式,全新演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意境的内容表达,诗意与新意同步凸显。
不同于对古诗词及其诗词作者的直观表达,浙江卫视《还有诗和远方(第三季)》以旅行团为视角,融诗于景,通过诗词指引,深入“浙江黄金诗路带”上的8个地区,在实地实景中感受诗中的人文景致——在浙江温岭,领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之意境;在浙江仙居,感受李白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之心境,别有一番韵味在其中。
AR、虚拟制片等技术手段加持,升级了视听效果,也淋漓展现着古人的诗中情、诗中景。
以山水实景为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在三圆相嵌的360度全景舞台中,运用“外景拍摄+虚拟制片”和“8K超高清+三维菁彩声”制播技术,将声、光、电、影、音等元素整合为视听语言,于“江月初照”篇章不断呈现着古人的中秋雅韵氛围。
圆月之下,竹笛、山石、枯树相伴,不禁与《念奴娇·中秋》里“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相互相应;树下灯笼环绕,搭配古筝音律流转,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人生慨叹有了画面感。
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IP内容《2022中秋奇妙游》,利用AR等技术手段,让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全新唱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月球”“飞船”等画面连接与转换中,描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希冀。
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四季)》在舞台设计上,营造了想象力和空间感并存的“国乐之城”场景;技术上,辅助AR虚拟手段,加深内容的立体表达。以李白《将进酒》为灵感、民乐为展现形式的纯音乐节目《星宿海》,借助舞台设计与技术融合,诗中“黄河之水”在舞台上三面倾泻,李白的桀骜、豪情与笛声、鼓声合二为一。
>>二季度创新创优|《思想的田野(第五季)》等20个节目入选
丨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