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科创”系列首篇】战略与战术维度审视小米产业链 ——广发策略联合行业“广·科创”系列小米篇

广发策略联合行业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2-05-13

文  广发策略廖凌、商贸洪涛/林伟强、电子许兴军、家电曾婵、轻工赵中平、交运曹奕丰、纺服糜韩杰


报告摘要


● 策略:科创“独角兽”小米的两大受益链条

从“铁三角”到小米生态系统,小米成长势头强劲,有望成为BAT之后的新兴互联网科技力量。从战略上看,小米与“新时代”政策和产业战略趋势相契合,包括制造强国、新双创、一带一路、新零售等方面;从战术上看,小米依旧践行高性价比精品策略。


制造强国、新双创、一带一路、新零售政策及产业战略趋势推动下,小米产业链整体将充分受益,具体包括“生态链+供应链”两大受益链条,受益顺序如下: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生产商最为受益,业务占比大的小米代工公司其次受益,最后是供应链零部件公司


● 商贸:解构小米生态——高性价比产品+生态链扩张+新零售渠道的三维共振
我们认为小米高性价比爆款产品策略的成功,反应了新一代消费者品质为核心的消费升级诉求,掌控后端供应链资源的“制造型零售”公司将是时代主旋律。同时,正如苹果带动的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小米未来作为生态型巨头公司,其体系内同样有望长出重量级产品型公司。投资角度来看,除小米公司自身的巨大成长潜力外,我们建议沿着
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公司、小米体系代工生产公司和小米体系核心供应链公司三大维度寻找相关投资机会。


● 电子: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小米手机突破重围重新崛起
在小米手机重新崛起的过程中,相关上游产业链公司也分享了成长红利,具体到上市公司而言,包括
摄像头模组供应商、ODM供应商、陶瓷机身供应商等优质产业链公司。


● 家电:差异化获取新领域竞争优势
小米有望成为新兴家电子行业的龙头,对格局稳定的成熟行业影响有限。一方面,关注
具备制造优势的新兴细分市场的小家电龙头;另一方面,持续推荐产业整合能力强、品牌渠道壁垒高的白电龙头


报告正文


1

策略:科创“独角兽”小米的两大受益链条


廖凌


1.1 小米“王者归来”:BAT之后的新兴互联网科技力量


从成长经历看,小米无疑是国内互联网科技“独角兽”企业的标杆:10年成立;11年小米手机M1产品发布;14年,小米手机首次获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市场份额约15%),E轮融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比初创期翻了180倍。如今,在经历了短暂的小米手机业务低谷期及小米生态链布局的沉淀期后,出货量重返全球前五(据IDC数据,小米17年全球市占率达6.3%)、生态链公司销售额突破200亿、印度市场市占率第一、“小米之家”新零售渠道全新布局等表明小米成长势头强劲,有望成为BAT之后国内不可或缺的新兴互联网科技力量。


从最早的“铁三角”(硬件+软件+互联网)到现在打造全方位的小米生态系统,小米的业务布局及发展思路与“新时代”倡导的政策和产业战略趋势相契合,包括制造强国、新双创、一带一路、新零售等方面:


1)制造强国战略下,小米坚持以硬件为基石 


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地方两会等政策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其中,先进制造业“补短板”是供给侧改革深化的重要一环。智能硬件一直以来是小米生态底层入口,小米生态链投资也主要围绕“先进制造业”展开,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小米手环)、智能化白电(净水器、净化器)、机器人、VR眼镜、智能摄像机等优质的制造资源。


2)“新双创”时代,小米助力互联网新经济发展


自14年“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提出以来,国家从政策规划、产业融资等多方位支持符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初创企业。据科技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众创空间达到5500余家,培育上市挂牌企业1800余家。此外,360借壳回归A股等标志着监管层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战略方向、掌握核心技术、具有一定规模的科创企业的高度重视。小米作为互联网新经济的标杆有望受益于“新双创”时代的制度环境边际改善。


3)“一带一路”战略下小米具备较强的出国能力


1月23-26日,中财办主任刘鹤在第48届达沃斯论坛上特别提及改革开放,其中重点提到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机会等方面。小米早在14年就开启国际化之路,在改革开放40周年时点及“一带一路”战略深化背景下,小米海外布局有望从广度和深度双向延伸。


4)新零售趋势下,小米以全渠道布局突围


随着互联网渠道越发拥挤和新零售流量入口价值越发体现,2017年12月以来,以阿里系和腾讯系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码新零售布局,行业竞争加剧。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下,2015年以来,伴随小米生态链产品线快速扩张,线下“小米之家”门店加线上“有品”品质电商组合构成小米新零售全渠道布局2017年初,小米创始人雷军就提出三年1000家门店目标,体现了小米寻求产品流通环节效率提升的经营理念。


1.2 科创“独角兽”小米的两大受益链条:“生态链+供应链”


在制造强国、新双创、一带一路、新零售等政策及产业战略趋势推动下,小米产业链整体将充分受益,具体包括“生态链+供应链”两大受益链条,受益顺序如下: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生产商最为受益,业务占比大的小米代工公司其次受益,最后是供应链零部件公司。



2

商贸:解构小米生态——高性价比产品+生态链扩张+新零售渠道的三维共振


洪涛、林伟强


我们在2018年2月9日发布《新零售模式研究系列之小米篇:制造型零售崛起,性价比为王,效率致胜,构建国民智能生活生态圈》,深度分析小米目前在智能硬件、新零售、互联网三大业务板块布局,认为小米战略上与苹果类似,是市场少有的以硬件为基础架构的生态型公司;战术上则更多践行无印良品和好市多(Costco)的高性价比精品策略,从高端产品大众化和大众产品品质化两个方向推动消费升级。


而在沿着“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方式”三大圈层进行的产品生态拓展中,小米成功把“小米=高性价”的理念植入消费者心智并不断强化,从而使得小米投资孵化的生态链产品公司借助小米平台得以迅速壮大,爆款迭出,既享受了小米的平台红利,同时也不断壮大并强化“米粉”。


我们认为小米高性价比爆款产品策略的成功,反应了新一代消费者品质为核心的消费升级诉求,掌控后端供应链资源的“制造型零售”公司将是时代主旋律。同时,正如苹果带动的苹果产业链投资机会,小米未来作为生态型巨头公司,其体系内同样有望长出重量级产品型公司。投资角度来看,除小米公司自身的巨大成长潜力外,我们建议沿着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公司、小米体系代工生产公司和小米体系核心供应链公司三大维度寻找相关投资机会。

我们强调理解小米需要从战略和战术两个维度审视公司:小米战略上是生态型互联网公司。小米与苹果类似,均是市场少有的以硬件为基础架构的生态型公司。且除手机这一核心入口外,小米更以生态链产品矩阵占领用户认知,强化小米品牌对“米粉”的吸引力;小米战术上则更多践行无印良品和好市多(Costco)的高性价比精品策略。贯穿小米产品线的核心战术是追求极致性价比爆款,从高端产品大众化和大众产品品质化两个方向推动消费升级。


2.1 高性价比产品:品质导向的高性价比爆款


小米体系产品核心策略在于打造高性价比爆款,追求“高品质+合理价格”的消费升级。以高性价比聚合海量需求,实现单品规模快速爆发;以规模效应进一步促进供应链效率提升和采购成本管控,优化终端价格,刺激需求持续释放。同时小米体系产品开发遵从
“满足80%用户的80%需求”的原则,致力于核心功能的开发和优化,从而能够聚焦有限的资源,解决用户核心痛点。产品线聚焦标准化程度高和通用性强的功能性产品,同时防止产品功能泛化带来的开发成本虚高,以效率的提升换来终端产品价格的大幅削减,打造爆款,进而以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实现产销良性循环。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看,小米8080原则的意义在于从高端产品大众化和大众产品品质化两个维度推动大众消费升级:前者核心在于降低用户尝试价格门槛(减少非核心功能&规模化生产),后者核心在提升产品品质(痛点需求的解决和优化)。纵观小米生态链产品线,手机(早期)、智能电视、手环、扫地机、平衡车等产品可以归为高端产品大众化,而接线板、充电宝、IH电饭煲、手机(现在)则更多可以归为大众产品品质化。

2.2 生态链扩张:赋能拓展产品边界,构建“米粉”生活方式


小米聚焦功能性产品,但产品线扩张远超一般公司,依据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四大类产品:①智能手机是最为底层的核心硬件,是整个生态链的起点;②围绕手机不同消费场景,拓展移动电源、耳机、保护套等手机周边产品;③依据IoT布局思路,聚焦家庭智能硬件产品,如AI音像、智能电视、空气净化器、平衡车、智能台灯等;④智能硬件产品之外,开发毛巾、箱包、签字笔、床垫等功能性耗材产品。从智能硬件到生活耗材,全方位打造“米粉”生活方式。


从产品线布局拓展方式来看,小米采用的是生态链投资孵化模式,保证单品开发团队专注聚焦:小米自身聚焦手机、电视、WIFI路由器和AI音箱四大生态链入口和控制性产品,其余生态链产品则和业内领先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如90分箱包与上市公司开润股份合作、iHealth智能血压计与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九安医疗合作等),或投资具备深厚产品和行业资源的创业团队(如小米耳机母公司万魔声学由原富士康事业群总经理谢冠宏创立;小米手环母公司华米科技创始人是国内最早将Linux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技术专家黄汪)。小米输出全套资源支持,并主导产品ID设计,前端保证产品设计调性统一成体系,巩固小米品牌认知;后端赋能传统制造,发挥创业者的专业性和中国制造的优势,复制小米手机成功模式,形成泛集团、生态化的成长模型。


对于小米而言,生态链企业蓬勃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以持续的推广,保持和强化小米品牌认知;以产品链打造小米生活方式,进而构建小米生态圈。而小米生态链公司之于小米,既非简单的OEM/ODM代工公司,也不同于参股投资形成的松散联盟,而是小米全方面输出供应链、资金、品牌和渠道等支持,从1到N复制小米产品逻辑、快速延伸小米品牌产品线的垂直产品型公司。



2.3 新零售渠道:效率致胜的全渠道战略


对于小米而言,高性价比产品策略的推广,既需要产品生产环节以“8080原则”聚焦核心痛点打造爆款,同时也需要优化流通和推广环节,实现产品全链路的高效率运营。从聚焦线上到全渠道布局,小米一以贯之的,是对极致效率的追求。


线上来看,品质电商本质上是线上电商业态的演进,其方向与线下红利业态变迁趋势相对应:C2C淘宝向B2C天猫&京东的迁移,是电商低价驱动向品牌&服务驱动的演进;而品质电商的兴起,则是在B2C综合电商一站式购物基础上,电商品质化&精选化,向高性价比驱动迁移的过程。


2017年4月,米家有品(现已改名为“有品”)独立App正式上线,小米体系品质电商平台走向前台。相比网易严选等竞品,米家有品的优势在于:


1)前端引流。米家有品依托“米粉”起家,自带小米系智能软硬件线上流量资源,以及线下全面铺开的小米之家为核心的门店体验推广资源(严选联合亚朵开设酒店同样是拓展线下体验资源,但短期数量极为有限);


2)后端供应链整合。有品主打小米和生态链企业智能硬件产品,在科技硬件类产品供应链资源国内无出其右。且以高价硬件积累粘性用户资源后,精选第三方品牌商家扩充日百、家居、餐饮等低单价产品实现全品类覆盖,拓展难度相对较小(作为类比,同样以低频消费起家,京东以高客单的3C起步向下拓展,难度原小于以低客单图书起步的当当);


3)IoT“遥控器电商”功能。小米IoT生态体系国内领先,其潜在应用拓展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就电商销售而言,米家智能平台实时监控积累的大数据所能实现的精准推送和一键购买,远非一般平台可比。关联推荐(例如小米加湿器监测到用户水质不佳,推送净水器产品;小米电饭煲根据用户喜好推荐品牌大米)、耗材购买(例如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滤芯耗尽自动推荐购买),整体搭配(小米生态产品颜值设计风格统一,且均可由米家App统一控制)等,小米生态的“遥控器电商”体系发展潜力很大。

线下来看,2017年以来急速扩张的小米之家已然成为少有的验证了规模化扩张能力的新零售业态。小米之家的核心打法在于依据零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的公式,将零售(坪效)拆解为四步八大战略,并将每一步做到极致。依据小米之家官网披露数据,2017全年小米之家新开门店235家至287家,覆盖29个省、170个城市。全年累计进店客流达到6713万,其中购买用户459万,共有6家门店年销售过亿,平均单店坪效达到27万/平米/年,我们草根调研测算也基本印证小米官方披露数据,小米之家确为现象级线下新零售门店样本。


苹果和小米均为明星产品公司介入零售环节(“制造型零售公司”),产品本身强大竞争力构建的品牌粉丝经济效应是两者成功的基础。但对比苹果和小米两大现象级零售店,两者运营存在一定差异:


1)门店定位和拓展策略。苹果零售店定位产品体验、形象推广和售后服务中心,门店面积大(1000-3000平米),选址均在核心商圈和大型购物中心,门店数量和门店产品SKU数均较为有限。截至2017年,苹果全球官方零售店约500家,其中进入中国十年仅开店41家(首店为2008年开业的北京三里屯店)。门店产品主要为手机、电脑、手表等苹果核心产品及耳机、键盘等相关周边产品;小米之家同样定位产品体验推广,但销售属性更强(门店不支持产品售后服务),门店面积较小(200-500平米,深圳旗舰店650平米)。选址上比照快时尚品牌,以核心&社区商圈购物中心为主,密集开店(截止18年元旦已开295家;仅北京已开15家),门店SKU数约200-300个,涵盖小米及生态链公司全系列热卖爆款及主打新品。


2)产品定价和盈利策略。苹果以产品绝对创新、引领行业吸引“果粉”,品牌溢价高,全系列产品定价高端,硬件本身已具备极强盈利能力(软件服务收入占比在提升,但占比尚有限,FY2017为13.7%)。FY2017,苹果产品整体硬件销售毛利率为29%,手机平均单机利润达到151美元(3Q17);小米产品则立足高性价比,追求以智能硬件搭建生态体系,再以服务变现用户价值。全系列产品定价亲民,硬件单品盈利能力较为有限,核心手机产品单价利润仅为2美元(3Q17),门店产品销售毛利率仅为8-10%(草根调研)。


2.4 投资建议:制造型零售崛起,关注小米生态相关公司


投资角度来看,除小米自身的成长潜力外,我们建议从两个维度寻找投资机会:


1)小米新零售模式的成功,一方面验证了传统线下零售渠道效率提升的巨大空间,注入互联网基因、融合全渠道、数据化运营,推动人、货、场三要素重构,线下渠道变革有望带来惊喜;另一方面,除前端引流及业态创新外,小米高性价比爆款的产品策略,也反应了新一代消费者品质为核心的消费升级诉求。掌控后端供应链资源的“制造型零售”公司将是时代主旋律。


2)正如苹果带动的苹果产业链公司、阿里巴巴带动的阿里产业链相关公司等,小米未来作为生态型巨头公司,其体系内同样有望长出重量级产品型公司。从这一主线出发,建议沿着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公司、小米体系代工生产公司和小米体系核心供应链公司三大维度寻找相关投资机会。


3

电子: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小米手机突破重围重新崛


许兴军


全球及中国智能手机走向存量市场,进入“品质提升”阶段。智能手机过去经历了一个渗透率以及出货量快速提升的时代,近年来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率开始显著放缓,进入了存量时代。


但从ASP的维度看,从2015Q1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经历了ASP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数量上已经占据主导,国产智能手机产品也同时进入了品质提升期,产品外观、功能的差异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推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价位带持续提高。

亚太新兴市场(如印度)将是智能手机下一个出货量增长点。在中国智能手机增长速度放缓时,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如印度等仍处于智能手机的高速增长期,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以印度为例,其拥有高达13亿的人口,由于收入水平、教育和网络普及率不高等原因智能机渗透率仅有30%,潜在空间巨大,未来印度市场将是出货量的增长点,IDC预测未来几年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将维持两位数字增长。

智能手机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龙头品牌将持续受益。虽然智能手机走向存量时代,但是优势品牌凭借其核心竞争力将继续抢占市场份额,下游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厂商的爆款单品策略也决定了订单将继续往少数品牌集聚。近年来全球和国内智能手机的集中度不断提升,据IDC统计,国内智能手机的Top 5市场份额已从2014Q1的55.8%上升至2017Q4的82.1%,预计未来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小米手机历经快速成长、短暂下滑以及重新崛起三个阶段,历经性价比、品牌重塑的两个过程。小米前期推出的小米及红米手机,以高性价比的优势,主攻线上渠道,拥抱互联网红利,实现了出货量的快速增长。2016年因线上红利减少,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增速短暂下滑。但小米在2017年积极布局线下,开拓市场,改善供应链,重回高速增长轨道。目前,小米的智能手机产品线拥有小米及红米两大系列,分别面向中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

小米重回全球智能手机Top 5,在中印两国市场份额靠前。根据IDC的数据,小米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9240万部,市场份额6.3%,位列第五;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5510万部,市场份额12.4%,位列第四;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592部,占比20.9%,位列第二。重回高速增长轨道后,在智能手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小米将凭借其竞争优势继续巩固其Top 5的地位,进一步获得成长。


4

家电:差异化获取新领域竞争优势


曾婵


4.1 小米家电业务:差异化打造“物超所值”生态链核心产品


2013年起,小米进军智能电视,并以投资生态链企业的方式大举布局家电行业。小米在家电业务呈圈层式布局,核心产品为冠名“小米”及“米家”的电视、家居小家电、照明等;而生态链公司产品则几乎覆盖所有家电产品。


小米相较于传统家电公司来说,在产品、渠道、品牌和定价方面均有差异化:


1)产品:高配置、重设计,少SKU,智能化


(1)生态链广布局,核心产品差异化


小米广泛投资各类型的生态链公司,同时不约束生态链公司的产品布局,因此如前文所述目前小米依靠生态链公司已经对家电各个领域实现了布局覆盖。


但小米选择冠名“小米”及“米家”的核心产品则十分注重差异化,差异化布局的核心在于市场还处于发展前期或行业格局还未成熟的子领域。


  •  最先布局的智能电视,是除了手机之外最具入口价值的产品,其背后的“客厅经济”在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力。

  • 目前发展较好的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其行业成长性良好、但行业竞争格局尚不集中,且行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尚未完全消除。

(2)高配置,“干货”十足


小米的家电产品延续了其在手机上的特点,在配置上“干货”十足。以电视为例,小米历代电视屏幕大部分都采用原装LG/三星/夏普屏,仅少部分采用友达光电屏、华星光电屏。而芯片第一代采用了高通,后续都采用Amlogic/MSTAR两个芯片巨头的产品,性能与品质有保障。


(3)重设计,铸就精致美感


小米的家电产品在工艺与设计上均保持较高水准,屡获国际大奖。其整体设计风格保持统一,都给人以与低价不匹配的、精致、简约的美感。

(4)少SKU,降低顾客选择成本,同时有利于打造爆款


小米在家电产品上的SKU策略与手机相同,非常克制。我们认为小米家电在产品端的少SKU策略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因素:


  • 爆款聚集资源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从生产角度,通过聚焦把产品做到极致,待做到细分品类市场第一形成“爆品”后,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 减小筛选成本符合消费潮流:从消费者的角度,当下消费可选择面过广导致消费者更多时候陷入选择盲区,而以无印良品、好市多(Costco)为代表的精品策略是未来中产消费的趋势,小米的少SKU策略也符合这个潮流。

(5)注重智能化,引导短期购买以及长期生态构建


小米不仅有发布了专门的智能家电套装,其家电产品均具备智能化属性,多数产品均可以通过米家APP(原智能家电平台)实现智能控制。截至2017年低,已经接入超过5000万个在线设备,米家APP安装用户超过5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


2)渠道:“米粉”助力,核心产品多渠道结合,生态链产品线上推介


小米的渠道早期为纯线上,目前正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小米“做粉丝”的用户战略为其积累了数量相当的“米粉”,“米粉”是小米渠道中最现成的受众,使得产品只要在小米渠道内发布,便会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广大的米粉以及米粉形成的“自来水”式推广,更是为之后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核心冠名产品:全渠道力助销售


对于冠名小米或米家的以及部分非冠名核心生态链家电产品,小米给予最大力度的渠道支持。在小米商城,旗下精品电商“有品”,米家APP,以及线下门店“小米之家”均有销售。但对这些冠名的生态链产品而言,小米的渠道也是具有排他性的唯一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线下门店小米之家在2017年进入加速扩张期,全年新开235家门店至287家,成为2017年最受瞩目的线下新零售业态尝试之一。小米秉持COSTCO精品化路线,线下门店的SKU数约200-300个,涵盖小米及生态链公司全系列热卖爆款及主打新品,保证精品化的同时也有一定可逛性。我们认为线下渠道的快速扩张将有助于小米核心家电产品加速渗透。


(2)其它生态链产品:通过精品电商“有品”进行纯线上销售模式


对于没有冠名的生态链产品,小米主要通过米家APP以及精品电商“有品”进行推介销售。小米在渠道端的支持使这些产品在渠道端的成本得以更好的控制。此外,小米也允许生态链公司的未冠名产品通过其它渠道进行销售从而拓展市场。


3)品牌:对米家品牌使用克制,注重定位维护


作为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其品牌优势不仅针对下游消费者,也针对上游供应商。一旦被纳入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其在供应链即可获得小米公司的待遇,因此市场上一度出现许多伪生态链公司使得小米不得不出面证伪。生态链企业在下游也经常有意无意借小米的品牌优势打“擦边球”宣传(许多米家众筹的产品媒体和消费者被误认为是有小米或米家品牌背书的产品)。


事实上,小米并未滥用其品牌来扶植生态链企业。对于“小米”及“米家”品牌在家电产品中的使用,小米始终十分克制,冠名的家电产品相比于规模庞大的生态链企业产品始终只是较小部分,以净水器为例,生态链企业云米生产了多款净水器,但因为价格因素,仅有两款冠名成为小米生态链产品。

我们认为,符合小米品牌的市场定位,即细分市场有潜力、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符合智能化趋势,有机会成为爆款的产品才会被冠名小米或米家。


4)价格:核心产品追求“物超所值”式高性价比,不牺牲硬件利润 


对于获得冠名的生态链企业产品,其定价以及利润分配机制如下:


  • 小米以产品制造成本价(包括原材料、包装运输、人工及专用设备折旧等),全额购买产品;

  • 小米与生态链公司对产品销售利润进行分成(一般按照50:50分成);

  • 产品终端定价由小米和生态链企业共同决定。


小米在家电定价上延续其高性价比策略以维护其“国民科技生活品牌”的定位。以空气净化器为例,小米1代空气净化器核心参数CADR值为406,价格仅为CADR相近的Blueair 510B的约1/7(小米899元,Blueair 510B 6000元)。此外,小米在IH电饭煲、净水器等产品上也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我们认为小米以“成本+薄利”定价,加速市场渗透,为构建生态打下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小米产品都具备绝对的价格优势,例如排插等产品,小米的售价就略贵于市场均价。我们认为小米的价格策略并非绝对低价,而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追求“物超所值”的高性价比。


此外,小米的低价与乐视不同,不是以牺牲硬件利润代价加速构建生态的“烧钱策略”,而是通过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谈判能力以及渠道端费用的节省,保证了在低价销售的同时,仍可维持正向盈利。


此外,对于非冠名的生态链企业产品,小米给予相对自主的定价权,也允许生态链企业通过相对较高的定价试水中高端市场。


4.2 推荐新兴市场小家龙头,持续推荐竞争力极强的白电龙头


1)小米有望成为新兴家电子行业的龙头,对格局稳定的成熟行业影响有限


  • 短期:空净市占率高,智能电视厚积薄发,其余品类尚处培育期,对现有家电龙头冲击不大。

  • 中期:有望改变细分市场竞争格局,尤其是消费升级带动普及率快速提高的新兴子行业,如空净、净水等,但对生产、渠道均存在较高壁垒且竞争格局已经稳定的传统白电行业,以及价格不敏感、更加注重品质和售后的厨电行业,小米在一定时期内的竞争力都将十分有限。

  • 长期:伴随物联网时代来临,凭借智能及协同优势,有望成为特色家电的新巨头。


2)关注具备制造优势的新兴细分市场的小家电龙头


小米爆款产品的成功,我们认为其根源在准确市场需求,并以强大研发制造能力。我们认为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将给具备后端供应链资源的“制造型”小家电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我们认为,西式厨房小家电、家居清洁小家电领域在国内还处于发展的前期阶段,未来出现新龙头的概率较大。目前来看,通过多年的出口已形成技术、规模、产品积累,转型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有望获取较大市场份额。


3)持续推荐产业整合能力强、品牌渠道壁垒高的白电龙头


虽然强势涉足家电行业,但小米现阶段的影响力仅在部分细分领域。对于产品、技术、渠道、品牌、规模优势等均有较高壁垒的白电行业,我们认为,小米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真正对竞争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轻工、交运、纺服部分及标的请参考报告《战略与战术维度审视小米产业链——广发策略联合行业“广·科创”系列之小米篇》


相关报告参考链接:


【广发商贸】《小米模式深度解析:性价比为王,效率致胜,构建国民智能生活生态圈》


【广发家电】《小米家电专题研究:差异化获取新领域竞争优势》


我们的前期观点请参考以下报告:


【广发策略】油价助力“周期躁动” ——广发策略联合行业“产业映射”主题系列二2018-1-8

【广发策略】电车新时代,政策大格局 ——广发策略联合行业“产业映射”主题系列一2018-1-4

【广发策略】躁动的春季,进击的周期——广发策略联合行业推荐2018-1-2

【广发策略】环保要素回归,供给侧改革进入2.0时代——广发策略联合行业“环保要素”专题2017-12-28

【广发策略】击水“中”流,以“质”为楫——2018年A股策略展望2017-12-12

【广发策略 83页重磅深度】需求升级,共筑“美好中国”——广发策略联合行业“美好中国”专题2017-11-13

【广发策略 73页重磅深度】制造升级,“新时代”强国之梦——广发宏观策略联合行业“制造强国”专题2017-11-06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