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积累,量变到质变
看到个帖子,意思有三:
1)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量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
2)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
是不是很简单?容易?
有一个学习的例子。说有个学生,高中时候,他把课本和练习册上所有的题都做了之前,一道复杂题都不做,大家都知道,课本上的题,老师只是布置几道,没人会全做了,完全是体力活。但是他思路开阔,说只要保证一张卷子150分的130分基础题别错,那20分不要了。
据说这个人后来名校毕业,去了斯坦福,现在在某公司研究人工智能。他说人工智能第一法则,就是“简单动作确保不出错,然后逐步迭代,越来越复杂”。
看到这例子,我想起我有一个堂姐,小时候因为我学习成绩好,在亲戚中声名远播,她就特别喜欢找我玩,说是玩,其实是找我聊天,我俩都不爱玩。她其实也特别爱学习。我初中毕业那天,我俩一起到我姑姑家过暑假,那个暑假发生的事情,令我印象深刻。
堂姐带了两本书,一本是蓝色封面的高中数学课本,一本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看到堂姐每天都把数学课本拿出来,再拿个本子抄题做题,她把数学课本上所有习题从头到尾,重新做一遍,一点也不着急,就是每天做一部分,直到做完全部习题,完整复习一遍。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学习了踏实复习的方法和心态。后来我在复习的时候,会有计划地把课本从头到尾通读一遍,我记忆清晰的是化学、物理和生物,用这种方法复习,总有新的发现。因为书中那些引导发现科学规律的设计,常常让我在觉得知识全都掌握了之后,给我带来新的视角、兴趣和思考。
说到数量,举两个例子。
昨天去一个朋友简书主页看,发现她的简书经营的很不错了,文章产量、阅读、喜欢、评论、粉丝,哪哪都进步很大。和她聊天,她说也没什么秘诀,就是多写,投稿,然后再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相互留言。没了。
学习俞老师真情关爱主题培训的时候,得知俞老师2018年,在得到的学习报告显示,他学习了29000分钟,算下来每天超过1个小时,一年阅读了60本书,写下25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学习与旅游笔记。
看到数量了吧?量变引起质变,物理学中的一个规律。因此,要重视数量的积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可能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也就没有精进和进阶。
万事一理,认真做事,相信水滴石穿,相信积累,剩下的交给时间。
要对自己奖励,持续多长时间搞定一件事要给自己奖励。奖励什么呢?具体看想要什么就奖励什么吧,把自己完全当做另外一个人,好好奖励哦。
其实已经慢慢感受到认真积累带来的好处了。现在的自己,可不是过去的自己每一个行为塑造的吗,那么,明天的自己呢?
推荐:人是如何学习的?
上篇:激励产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