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5.3《长方形的面积》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蓝字关注我→ 绿色学习站 2021-08-08

点击蓝字关注绿色学习站,每天获取新课程!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1、(1)400    (2)7    (3)30厘米,50平方厘米

2、(1)8×8=64(平方厘米)

(2)15×9-3×6=135-18=117(平方厘米)

解析:用长和宽分别为15厘米、9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减去6厘米、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

3、8×5-5×1=40-5=35(平方米)

答:这面墙的面积是35平方米

教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教材第53~55页)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 式的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能正确地

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难点: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三个长方形、多媒体课件。

1.复习旧知。

师: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1:物体的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叫作面积。

生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

生: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1.用旧知识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的主题图。

师: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来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师参与。师生交流。

生1:我摆了6个。

生2:我也是,你们看,每行3个,有2行,二三得六个。

师:似乎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设计意图: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即数方格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用尺量长与宽的长度等等,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将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为了使学生易于发现规律,需要将三个图形的数据重新确定一下,即图①长3厘米,宽2厘米;图②长5厘米,宽2厘米;图③长4厘米,宽3厘米。

学生分组操作,完成之后集体交流。

第一组:图①我们摆了6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第二组:图②我们摆了10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

第三组:图③我们摆了12个小正方形,即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摆好后,我们得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

投影出示结果记录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图② 5 2 10

图③ 4 3 12

  (2)得出结论。

师: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这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要用长×宽呢?(板书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长有几厘米,就说明每排可以摆几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有几厘米,就说明可以摆这样的几排。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就是一共摆了多少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所以用长×宽即可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师:大家真棒!

【设计意图: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观点。同时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