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案例分享(二)| 基于专业导论课与教材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大一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节点,而只有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才能稳固他们的专业思想,一旦专业思想稳固学生就会更乐意投入学习,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专业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专业介绍或一两次报告的方式来实施,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面向大一新生组织实施了“专业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计划”。首批共立项建设了十门专业导论课程。下面以《新能源专业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例加以介绍。









1
建设思路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通过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素质方面重在培养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历史使命感;能力方面重在培养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2
建设内容与方法


1


从国际组织权威报告等渠道广泛收集整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国围绕新能源所做的战略规划,并有机融入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通过分析科技产业发展背后的大国博弈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书中所用到的反映我国新能源建设成就和战略的部分内容参见下图。



《中国制造业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


2


 

将素质教育和要求以独立章节明确写入教材,让学生明确认知国家对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要求有机融入其中。

教材中素质教育

部分内容


  

3


 

能力方面重在培养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比如,通过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系统分析新能源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通过梳理燃料和电力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通过辩证地分析新能源的环保性,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等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通过构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各种新能源的整体转换技术路线图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通过化学与生物、物理与化学等多学科交叉进行新能源技术创新案例的挖掘,引导跨学科交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围绕能力培养所开展的部分教学内容设计



3
应用与推广


新能源专业导论课程已开设了两年,实践证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对解决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困惑、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均产生了良好的作用。之所以能产生这种效果,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


【1】高起点设计教材整体架构和内容。教材建设是这门课开始的基础,为高质量建设好教材,课程组依托我校牵头组建的“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平台,邀请了来自20所高校的专家组成了编委会,并邀请了包含3位院士在内的5位专家组成顾问组。先后召开了两次教材建设研讨会讨论审定教材建设大纲,并最终由7所高校的老师合作完成了全彩版的专业导论教材的建设。

【2】跨学校组建课程共建共享小组。以教材建设团队为基础,联合国内开设该课程的高校,通过搭建在线教学平台,组建了课程共建共享小组,建成了一系列微课。在本课程的引导下,现在国内近20所高校开设了新能源专业导论课程,并选用了本教材。


       课程共建共享平台                 

【3】坚持立德树人要求,紧跟新能源科技发展持续改进。2018年教材出版以来被开设新能源专业的高校大量采用。为及时更新和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并使课程和教材建设更多更好地符合思政要求和体现思政元素,课程组专门组织召开了“专业导论及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在此基础上启动了教材第二版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共有17位老师参与,他们分别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济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和常熟理工学院。按计划今年8月将完成第二版的出版。



作者简介


杨世关,新能源学院教师,教务处副处长,北京市教学名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ncepubjjw 

教学信息 尽在掌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