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辽宁GDP增速再告“负” 东北经济陷低谷:人才外流有道理?

2016-11-16 杜豪 小易研究局



●关注的方法你懂 但点不点是你的自由●

网易财经出品 | 专业财经评论

热点热评-深度真知



这是后厂村研究局的 第4篇 评论



东北经济陷低谷:人才外流有道理?






受制于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势,个人就业和创业阻力重重,东北人口外流,是不争的事实。有着勇于闯荡基因的东北人,走出故土,是个人理性的选择,也可能成为群体的理性。                                                



研究员|杜豪


刚刚发布的各省份“三季报”中,东北三省GDP增速再次倒数,辽宁再次成为全国唯一的经济负增长省份,东北问题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2003年至2012年,东北经济年均增速达12.7%,成就了“黄金十年”。几乎同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0年间东北人口净流出180万,也有媒体称这个数字是每年200万。

就业形势严峻 生源外流成新特征

根据智联招聘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就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75、1.69和1.59,东北地区为1.4,工作机会最少。而毕业生最为看重的薪酬方面,长春、哈尔滨和沈阳在全国34个主要城市中分列倒数第一、第二和第六名,大连也仅列第21位,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口流动源于资源和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的民工潮就是很好的例证。东北经济的下滑,也直接反映在就业市场上。数据显示,在已就业的2015届吉林省生源中,出省就业的比例达28%,黑龙江的这一比例为8.51%。2015年哈工大已就业毕业生中,选择留在东北地区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生源外流成为人口外流的新特征。

民营经济薄弱 网红成职业新选择

对留守东北的高校毕业生而言,公务员和国企员工是最佳选择。曾经东北发达的重化工业孕育了中国最为广大的产业工人群体,而随着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臃肿的人事已成为东北国企发展的阻碍。相对于国有经济,东北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一直滞后。最新出炉的中国民营企业五百强中,东北三省仅有9家企业入围,而位居第一名的浙江入围企业有134家。民企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在东北显得无足轻重。

人社部近日发布《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加大对分享经济企业和农村电商等新经济的支持力度。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东北经济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制造业占比不降反升。缺课互联网时代的东北不得不开始恶补。而可喜的是,在中国最火爆的网络直播世界里,东北主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网络直播成为东北年轻人择业的新选择。

创业融资额“裸奔” 政策扶持不力?

9月,标准排名、优客工场联合发布了《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东北地区2015年创业融资额为31.76亿元,仅高于西北地区。而在另一项指标融资项目上,东北地区以18个排名末位。细分到城市,哈尔滨融资创业金额为22.64亿,成为东北地区的独苗。如此看来,资本在创业创新项目选择上似乎并不青睐东北。

东北地区真的没有培育创业创新的土壤吗?在2016中国大陆最宜创业城市排行榜50强中,大连、哈尔滨、沈阳和长春分列第14、16、17和20位。考察榜单的衡量维度,东北地区在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上与其他地区并没有差别,甚至还有部分还处于优势地位。那东北地区创业融资近乎裸奔的现实又是缘何产生的呢?

部分地方政府短视 隐形体制掣肘

新华社调研发现,东北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熊瞎子掰玉米”的短视行为,而创业创新需要一个长期稳定且开放的政策环境。以大庆市为例,在其近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发展的接续产业换了13个,不变的只有石化和农产品。而这种产业规划“走马灯”式的变化在东北并非孤例。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谈及东北问题的时候提到了“隐形体制”这一概念。简单而言,隐形体制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奖惩方式,或者说和明规则相对应的“潜规则”。这或许是在简政放权的背景下,东北某民生项目盖133个公章仍未完成审批的原因。

受制于当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势,个人就业和创业阻力重重,东北人口外流,是不争的事实。有着勇于闯荡基因的东北人,走出故土,是个人理性的选择,也可能成为群体的理性。套用一句话,人口外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思想解放,一次价值取向的改变。






—END—


回复关键词“后厂村”可阅读更多精彩评论





后厂村研究局|出品


后厂村研究局是网易财经全新推出的一档深度评论类栏目,针对热点财经事件进行理性专业的分析解读,打造有态度的专业财经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