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黄河经济带?不切实际!
10月20日,最高层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黄河三角洲”概念瞬间引爆,黄河经济带概念也再一次走红!
然而,这很可能是个一厢情愿的想法。
因为考察的目标说得很清晰:察看黄河河道水情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生态保护,二是高质量发展。
那么,何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科院院士陆大道此前撰文,对此提出看法。
“黄河三角洲”战略不适宜!
2019年9月18日,最高层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系统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与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战略思想,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是指导今后长时期黄河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为治理黄河百年大计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黄河流域的实际是什么呢?
以泥沙淤积而成的黄河三角洲为例,是低湿的盐碱滩地,农业难以利用,人口密度很低。20世纪60年代石油大开发之后,通过大规模治理与开发,水利、交通、城乡建设事业以及地方经济都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在山东省仍然是欠发达地区。从综合条件衡量,目前不适宜将“黄河三角洲”确定为国家战略。
实际上,那里发展“生态经济”目标并不明确,进行大规模城市与工业交通开发,暂时看来并不合理。
世界上,同是大河的“三角洲”,实际情况差别可能非常大,不能一听到三角洲就视为同一类。
2021年10月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进一步明确了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的目标和路径。
大工业时代的黄河与长江不可等量齐观!
放眼整个黄河流域,情况也都差不多。
虽然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水环境问题突出等矛盾,黄河流域发展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首先,黄河上中游大部分(除上游龙羊峡以上河段)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200~400mm。下游豫鲁二省属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气候,年降水500mm左右。历史上黄河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70亿m³ 。21世纪以来,黄河径流量明显下降,时常出现长时间断流,从来都不是像长江那样的黄金水道。黄河上最有名的航运,可能是兰州的羊皮筏子。
黄河在古代曾经有局部河段、季节性的小规模通航,新中国成立后就没有通航的历史了。而是否具有航运之利及意义的大小,是衡量今天世界上长大河流在所在国家与区域的经济意义的基本标准。
也因不存在航运之利,整个黄河流域从未形成交通一体化,也未形成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其次,黄河流域从来没有像以上海为龙头、三角洲城市群为基础,深入内陆腹地的城市群布局。黄河流域及所经的九个省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显著。他们分别进入国内外市场合作区也是多方向的,无须确定一个“龙头”、也无须开展大规模龙头城市与“龙头功能”建设。
事实上,要打造黄河流域的龙头城市也不可能,东营?青岛?郑州?西安?兰州?银川……
而没有龙头牵引的经济带,哪怕给予其名也只能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因此,需要明确的是,依靠资源优势、国家支持等原有理念实现全面深刻转型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应主动落实好国家发展的全面深刻转型,逐步抓好可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地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及黄河的安全。
黄河之问:我难道一直穷下去?
谈到某个地方的发展劣势,经常会招来责问:难道只允许你们发财,而我只能一直穷下去?
如果提到某地放弃发展某项产业,可能更会恼羞成怒。
但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有取有舍的。只是在大财富时代,有些取舍,更加令人痛苦。
这便出现了一些空想主义的大干快上。在全国新区新城总体上已经“饱和”,没有足够的经济要素特别是创新要素进入新区新城的情况下,一些沿黄城市仍热衷于铺新摊子。
其次,一些沿黄省会城市自觉缺乏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及其辐射能力,没有成为跨省域的龙头城市,甚至被省内非省会城市在发展活力与竞争力方面赶了上来,部分领导同志可能觉得速度上不去,就有些急躁。表现在近年来正在兴起的大规划与粗放式大开发态势。有些功能与目标过于宏大、离谱;有些通过合并行政区,组成特大城市,做大做强;有些产业发展单凭主观臆断,规划建议不切实际;有些空间结构大扩张,地域开发处处皆重点等。
如果此风继续刮下去,高质量发展便难以落地,全面深刻转型将难以达标。
实际上,2010年底,我国印发了第一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规划》对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划分做了阐述。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江淮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地区、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和天山北坡地区等18个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这类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长江流域主产区等7大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及其23个产业带。
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这类地区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根据这个规划,黄河流域的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的只有关中—天水地区(实际上是支流渭河流域)、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天下黄河富宁夏),优化开发的没有。
天水麦积山
陆大道院士此文发表后,有人责难他:这不行那不行,那你说,究竟什么行啊!
其实我想说的是,有些地方,在某种时代下,是真的没有发展基础的。否则美国的铁锈地带、德国的鲁尔区振兴早就实现了。
本文原载《地理学报》2019年第12期,原题为《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