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资抢救中国楼市!房价还要涨?

小传姐 老干体 2022-01-02

真是想不到,冷不丁出手救市的

不是……不是……

有地方政府不奇怪

奇怪的是美国人,他们自称看透了中国

一定会救市!

——家传




11月9日,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发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高盛投资组合管理团队透露: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谈及个别房企风险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该团队成员称,传染风险被高估了,市场正在消化这一风险。


昨天的中国房企股市,也如打了鸡血一般表现了一回。

也难怪,美国一直是中国房企的投资者,恒大债券一违约,日本的养老基金就受损。可以说,中国房企不仅绑架了内地,还绑架了全世界。中国房企出事,他们的痛苦,不亚于内地政府。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说我大中国房企是全球性议题,毫不为过。

但是,富有被割韭菜经验的中国股民马上发出了天问:这是在掩护主力出货吗?

这么敏感的时刻,这样敏感的媒体,放出这样的消息来,像极了2014年最高党报说的股市“4000点才是起点”。


美国人赌我们肯定救市!


前段时间,官宣:救楼市!一文提到,房地产的美元债务,乃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则国家信用受损,其涉及面是世界级的。

因此,在中国房企的偿债顺序中,美元债务具有优先级。除上次之外,今天也有。只能说,再穷也不敢违约美元债!



有了这层保障,按理说洋人至少要比内地债权人淡定。但是,上面这个优先只是顺序意义上的,兜里真没钱了,优先也无意义。

但洋人资本天性好赌,且他们在中国屡屡赌赢,这一次,他们依然赌中国会救市!

高盛的投资理由是:

——市场高估了传染风险。

——过去20年,房地产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如果让这么多的开发商倒闭,中国不太可能容忍这对增长的影响。

——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国内更愿意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听起来,高盛的逻辑很“中国”,尤其是第三条,我们对于经济增长率的执念,是房地产最重要的夜壶功能。它对拉动GDP的作用,几乎立竿见影。

而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的GDP增长率已经一路从一季度同比增长18.3%,掉到二季度7.9%、三季度4.9%。虽然总量距美国越来越近,但增长率似乎在下滑。

关键是,今年前三季度,美国GDP达到168985亿美元(约为16.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7%,反超我们第三季度增幅1%!

考虑到注水习惯,我们的增长压力肉眼可见。

那么,美国人对中国楼市的动作,不仅在投机,而且在“对赌”。

不是赌你不敢让房企破产,而是赌你不敢让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

因此,他们早在9月份已经出手了:

美国不良资产投资公司Marathon Asset(马拉松资本)趁低价买入恒大债券,并坚信均在着绝对机会。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以及汇丰资管、瑞银资管也在持续加仓恒大债券。

在有些人看来,恒大可能已经走上了海航的道路,但美国人不这么看。


地方政府在跟进


地方政府似乎在与美资“遥相呼应”。

武汉发布《武汉市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一句话:非本市户籍的总部企业高管,在本市无自有住房的,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不受限购政策限制

广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黄埔和南沙的出让地块,取消了“限房价”的要求。

杭州济南苏州无锡等城市,放低了第三轮集中拍地的要求。

南京的河西南和大校场,提高了新房限价。

11月10日,一份网传截图显示,沈阳市房产局于2021年11月10日召集各大房企,线下通知从2021年11月11日开始,解除限购限售等一系列房地产限制性政策。

第一财经记者就此联系了沈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有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没取消限购”,但随即称“听说有这个打算”,但还没有红头文件。“我们也都是等着单位发文件、领导发话,光说不行,买房的话劝你观望观望。”

哈尔滨直接鼓励购房,继去年冬天的“14条”救市后,如今又再推出“16条”,连中专毕业生和其他落户人员一起,最高发放10万元购房补贴,打响了救市“第一枪”。

至于其他中小城市的救市,早就在进行了。


死马医得活吗


中国人对楼市的问题,其实就一个:涨不涨?

有分析认为,上涨行情?看信贷!

但我不这么认为,这个判断,放在两年前可能是合适的。

关键还是,人心散了!

前几天流传着一份高层智囊团队在深圳召开房地产座谈会的纪要,颇有看点。各家开发商对信贷并没有提出特别的要求,反而对稳定人心提出了更多的希望。

特别是房地产税,有些要求推迟试点,有些要求早收轻收,有些要求尽快确定试点城市,以解除非试点城市的紧箍咒。

总之一句话:“房地产税会大幅影响消费者信心!”

毕竟,最终为恒大们买单的是无数购房者,在人口增长放缓、经济增速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的大背景下,如果购房者对楼市前景失去信心,真正践行房住不炒了,那才是对楼市的终极杀器。

道理很简单,满弓总有脆断的时候。如今的居民收入是否支撑得起房价,其实各方都有解读。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杭州A级高层次人才,不但可以优先买房,避免摇号的疯狂,且政府补贴600万元。结果,几位A级人才都放弃了已经摇到手的房子。这些房子大约价值1200万元,市价在2000万元以上,他们只需付600万元即可到手。

从一般人的眼光看,他们到手即可赚1400万元以上。

但他们选择了放弃。

能成为A级人才,就算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也是绝对的顶尖人才。他们做出这样的决策,想必一定有些判断依据在里面。

当然,论炒房,最终还是要听中国大妈的。她们是否入市,才是市场的真实信心表示。

至于另一个层面,提高工资以适应高房价,我看短期内就不要想了。只有一个方法可能可以缓解收入与房价的差距,那就是通胀。


虽然通货膨胀CPI只有1.5%,但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13.5%了,传导到消费端是迟早的事。

再看看曲线,真的是令人惊悚!



◆  推荐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