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17年秋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教案◆2017年秋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第9课 故乡
教学重点:
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
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5、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 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6.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7.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8.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9.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 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10.完成表格:
少年闰土 | 中年闰土 | |
外貌 |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
动作语态 |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
对“我”的态度 |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
对生活的态度 | 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 将希望寄托神灵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
“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
“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杨二嫂的小传(参考示例):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个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结: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谈谈小说》)在阅读课文时,掌握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写好人物小传的重要方面;而写人物的小传,又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为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在写本文中的人物小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变”是这些人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如对闰土,就可作这样的分析:闰土是一个代表了中国封建农村因贫穷、落后的生活重压而变得麻木、愚昧的农民的形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阅读《故乡》,对文中的人物的理解也应该是不同的;评价人物,发表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就是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展示。读这篇小说,评价其中的人物,也是在前三个单元学过了议论文之后,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法的一种实践。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还是一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许多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下面的示例供参考: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研究性学习:
关于本文主题的探讨。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强求一致,对人物的理解是这样,对主题的理解也是这样。除了课后练习中列举的四种以外,还有:①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见茅盾以郎损为笔名发表于1921年《小说月报》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③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对这些认识,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还可能另有自己的见解,应给予鼓励。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6.阅读经验积累:
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7.教学效果巩固:
①课下收集有关研究本文的资料,与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参照,加深理解课文的效果。
②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第10课 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孤独的滋味。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默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2.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重点朗读以下段落,每人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1)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3)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俩感到孤独。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表达了一个——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教师注意引导和归纳。)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段高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写得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和归纳的方法。
2.学生提出探究讨论的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全班师生互动,鼓励独创性见解。如:可以让学生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拟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个好,为什么?通过这一练习,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体会其妙处。
提示: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如: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提示:
(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如: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总之,杜小康在一段孤独生活中终于“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先后的顺序重新排列,或让学生据此复述课文。
A.想上学(我不去放鸭子了,我要上岸回家)。
B.他害怕了……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C.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D.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E.望着异乡的天空……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F.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都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未知的。GH.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G.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经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H.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I.惊喜地发现鸭子下蛋了。
四、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学生思考: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的语句,探讨:
①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五、欣赏景物描写旬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教师总结:
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六、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1.教师提示:文章的写作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学生:
(l)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个方面,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要点,引导学生群体评价研讨。
(2)老师补充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品味欣赏。
3.教师小结:不同的同学,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欣赏角度不同,导致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共同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
七、归纳全文,质疑问难,切磋砥砺
1.温故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切磋释疑。
2.研讨课首提示和课后问题。
3.教师概括总结。
八、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1.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在班上交流。
2.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①.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②.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③.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要充分肯定,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适当给予点拨与提示。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第11课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一、品察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二、认识“金钱置于亲情之上”的主题。
三、欣赏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教学过程:
一、 利用名言导课:
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现在、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两段精彩的论述。
生齐读: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
由这两段可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生答:纯粹的金钱关系。金钱能使水火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如同陌路。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个“嫌贫爱富”的故事。
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和作者莫泊桑。
二、整体感知小说,明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1、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人物态度对比:
贫: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富:正直、有良心、好心、有办法的人、救星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2、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 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3、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4、小说主题讨论: 金钱置于亲情之上。
这一家由几个人物组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生看屏幕上的“家”字回答。
点拨:这些人是亲密的血缘关系,是处于同一种亲情下的一家子。他们顺理成章的盼着“亲弟”钱财的支持。有了于勒的钱财,这个家显得和睦、温馨和稳固。于勒是全家的希望,是全家的支柱。有于勒的大力支撑,有女婿的紧紧依附,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美满的大家庭啊……然而,事实上菲利普夫妇的行为告诉我们,所谓的“亲情”只能是置于金钱之下的。没有钱,长脚的女婿自然更是随时可以迈出家门……
图示形象得表明了社会中金钱关系的主题。板书: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 |||||||||
于勒 | 贫穷 | 富裕 | 贫穷 | ||||||
菲 利 普 夫 妇 | 厌恶诅咒 | 热切盼望 | 咫尺不认 | ||||||
全家恐怖 | 全家唯一的希望 | 出了大乱子了 | |||||||
分文不值 | 置一所别墅 | 重新拖累我们 | |||||||
坏蛋流氓 | 好心的于勒 | 贼、讨饭的 | |||||||
打发到美洲去 | 多么的惊喜啊 | 以免再遇见他 | |||||||
侧面描写 | 主体部分 | ||||||||
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 | 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 | 全家旅游 | 发现于勒 | 证实于勒 | 躲开于勒 | ||||
小引 | 背景 |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 ||||
主题 |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
三、发散训练
①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③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④你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生自由发言。
点拨:
1、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
2、在亲情和金钱上,应珍惜亲情,淡泊名利。
3、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12课 心声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二)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二、正音听读
捻 niǎn 噗pū 蜷 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
抽噎yē 恍惚 huǎnghū 抽泣qì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
听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整理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3.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1)、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能读好课文呢?
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被感动了。
2)、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甜的赵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凡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情感。)
3)、李京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4)、李京京为什么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
明确:“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这样的心绪,为渴望表达又被粗鲁地阻止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再次突出表现了他读书愿望的迫切以及对课文情感的准确把握,为下文李京京读书的成功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合理性。这一笔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还显出情节安排上不枝不蔓的特点。
5)、怎样理解“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明确:“憋了很久的”,有渴望表达深埋与心底的亲情、友情的心声,也有压抑已久渴望张扬的个性。
4.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形象: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1)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时:
“不安地扭动身子” “眼巴巴地望着老师”
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2)回家路上,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
忍不住……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 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起来 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3)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
①当赵小桢将穷孩子凡卡读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时: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 “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叫出来。
②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
京京有点儿发窘。……他嘟嘟囔囔地说…… 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 他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
(4)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
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二、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三、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胜利者的心情。
四、怎样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为什么这样说呢?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老师被李京京出乎意外的精彩朗读感动时,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 ‘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现实中的人,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说客观上反映出的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五、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明确:作者想借主人公的心声,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的心声。
五、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
一、活动目标
1.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2.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
3.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
4.以歌颂青春为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教师准备
1.和学生们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
2.根据实际条件,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相关网址。
3.确定主题班会的内容、形式,决定主持人、演出者和有关事项。
三、活动指导与建议
“青春随想”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步入青春,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这是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应该热情鼓励;步入青春,学生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这时更需要加以引导,让他们健康地度过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步入青春,不仅身体要得到良好的发育,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步入青春,很多人都会有成长的喜悦,让学生们尽情地歌颂青春,赞美青春,建立自信心,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保持青春的活力与朝气。“随想”并不是随意,而是有着严谨的内涵。
关于具体的活动,有如下建议:
1.“青春的心愿”部分
①许多学生的心愿和理想,也许谈不上远大,也许还很稚嫩,不要拔苗助长,实实在在才是真;
②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向着天空、群山、大海大声喊出自己的心愿,可以有助于学生克服胆怯、羞涩等心理障碍,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举行青春的仪式,可以借鉴有些国家为年轻人举行成人仪式的做法;如青春宣言,更是可以参考各种宣言的形式。总之,活动要有创新,才能吸引学生。
2.“青春的座右铭”部分
①“座右铭”要学生自己体会,不要板起面孔说教;
②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自觉地克服自己的不足;
③学生是生活在集体中的,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只关注自己是不够的,还要关注他人,这样才能和他人合作相处。帮助他人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也是团结合作的一个方面。
3.“青春的知识”部分
①作为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不仅身体健康、知识水平提高是重要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以说更加重要。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能或多或少地有意识地寻求完善自己;
②青春期知识,包括性知识,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作为跨学科的一项活动,可以和生理课等结合起来。怎样宣传科学知识,要有一定的创意;
③有条件的话,可以利用视像、网络等资源。
4.“青春的颂歌”部分
①歌颂青春,要让学生感觉到青春的火热、灿烂、美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青春、热爱生活。不能做作,不能强加于人;
②青春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所以活动要让学生动起来,奔放起来;
③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完全由学生来主导,尽可能不加限制。
四、活动评价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评价标准:
1.学生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2.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语文能力。
其中第一点最重要。教师也可以再列出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制定评价标准。
五、有关资料
1.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
青少年期不是简单儿童期的延续。儿童成长为一个青少年时会发生重要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变化特别表现在生殖系统、性机能反应以及年轻人认识自我和被他人所认识的诸方面。他们在身高和体力上发生变化,并且在性别上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移情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在家庭内部和家庭以外的年轻人中间,开始与成年人之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这些新的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因为性别、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水平、以及个人社会成熟的程度而表现得大相径庭,而且也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自然和经济环境有关。
由于家庭以外的影响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年轻人的自我判断和形成的各种关系对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和成长越来越具影响力。他们在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将会影响到一生以至后代。青少年时代是年轻人自然体验、对未来、移情和理想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驰骋的时代。同时也是增强自我意识(有时是自我价值堕落)的时期;自我评价和勤学好问的时期。随着生育能力的开始发育,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萌发了儿女之情和性冲动。出于要与他人建立稳定的联系以及参加工作,开始生活的需要,年轻人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这个时期也是青少年在承担成年人责任之前,以不伤害自身健康和利益的各种方式,尽情享受人生的阶段。
(节选自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报告《青少年的健康与成长》)
2.徐志摩《默境》
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
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
轻捷的步履,
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
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
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选自《徐志摩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青春随想》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
1.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多侧面了解青春,进一步感受青春的滋力、青春的朝气、青春的奋斗,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
1.教师在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长,明确学习小组长的职责;
2.全班进行关于“青春”的问卷调查,统计归纳出问卷结果;并依此设计出班级活动计划表和班级活动评价表;
3.课外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课前学习任务。
①音像图片组:搜集关于“青春”的电影电视、歌曲音乐、图片资料;
②文学沙龙组:从网络、图书馆等处搜集关于“青春”的著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③活动设计组:组内成员每人设计一份关于“青春随想”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流程表;
④学习评价组:按语文课标的要求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评价细则,并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以求达成共识。
4.推荐资料:
电影电视:《青春之歌》《花季雨季》《青春万岁》《激情燃烧的岁月》;
歌曲:《青春啊青春》《让我们荡起双桨》《青春舞曲》《青春进行曲》;
书籍:《青春之歌》《花季雨季》(青春万岁》《无怨的青春》《年轻的思绪》《青春》《青春的梦幻》《青春的童话》。
5.网址:http://www.shuku.net
http://www.265.com
http://doc.booker.com.cn
三、教学步骤
(一)引入
以《青春进行曲》为背景音乐,由学生推选的男女主持人配乐朗诵散文诗:《青春随想》。
(二)青春驿站
主持人引入:我们是十五六岁的少年,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青春的血液在奔流,青春的心儿在跃动,青春的脚步在延伸。驻足青春的驿站,我们回味昨天,畅想明天,青春的岁月如火如花!
请跟我来,我们一起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春随想”第一站:感悟英雄的青春
1.请介绍古今中外你最敬重崇拜的青年名人。
合作小组通过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涉及古今中外各个时期的青年名人的课件,与大家一睹名人风采。
2.电影电视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①:《英雄儿女》
片段②:《大浪淘沙》
片段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片段④:《歌唱你,叶欣》
片段⑤:《激情燃烧的岁月》
3.看完以上精彩感人的片段,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请把你的感悟凝练成一段文、一首诗或一幅画,奉献给你崇敬的人,好吗?
4.活动小组通过互相交流,自主评价,选出最佳诗文和最优秀图画,选代表朗读和展示。“青春随想”第二站:歌颂火热的青春
主持人引入: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青春,是我们人生交响曲中最灿烂辉煌的序章。青春让我们充满热情,充满朝气,充满希望!来吧!让我们诵诗、唱歌、舞蹈,自由奔放地歌颂青春吧!
1.青春寄语(朗诵组):《无怨的青春》《十八岁宣言》《烈火青春》《年轻的思绪》《诉说青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青春放歌(合唱组):《青春啊青春》《共青团之歌》《花样年华》《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希望的田野上》
3.青春节拍(舞蹈组):《青春舞曲》《白衣飘飘的年代》《青春你好》《英雄儿女》
4.各评价小组依据班级制定的朗诵评价、演唱评价、舞蹈评价细则自主评价打分。评选出优秀朗诵员、歌手、舞蹈家。
“青春随想”第三站:谱写壮丽的青春
主持人引入:飞扬的青春,飞扬的神采。青春就在那里,闪着光,向我们微笑。抓住她,跟随她的光芒,那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奇迹。我们的足迹将化作一个个音符,我们要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1.青春写真集:(分活动小组展示青春真实的我们)
青春时尚展 青春的校园
青春论坛赛 青春大批拼
2.春风采集:(分活动小组展示青春的风采)
全国大赛获奖作品展
深圳主持人大赛精彩片段
全国小记者夏令营
出国访问演出精彩回放
3.青春的未来:(分活动小组演讲比赛)
《青春的对话》《我的未来不是梦》《相会在明天》《青春座右铭》《奋斗青春成功》
(三)学生自主评价综合性学习(分自评、互评)。
四、拓展学习
1.通过拓展阅读和学习,不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2.走入网络,走近荧屏,走进图书馆,走向生活,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编排,装帧设计,制作成小组手抄报,进行比赛,评出优秀者。
课后写作训练:(自定文体,自主立意,写出真情实感)
题目:青春无悔
第二板块 写 作
单元标题:青春随想
[写作导航]——你会点击话题吗?
同学们,你们对“话题”并不陌生吧。可是“话题”就是作文的论题吗?如果认为两者一样就错了。“话题”是 人们谈话或者描述、议论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由来。因此,话题不完全等同于某一个论题,也不等于描写对象本身。尽管一个话题里包含着某一论题或某一描述对象本身,但它们不能直接和话题画等号。
话题作文,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写出来的文章。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运用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话题作文有几种常见的命题形式:(1)命题式话题。如以“足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引言式话题。如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在这个要求前有一段话“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它的作用是把我们引到话题上来。(3)材料式话题。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画材料。本单元的作文训练题就是这种形式。
怎样写作话题作文呢?
一、审清题意,确定话题内容。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题目、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化大为小”,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内容上,以缩小选材的范围,迅速捕捉写作的切入点。例如:“树”是个总话题,写作时可就其某一方面来写,如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被人类乱砍乱伐;也可以从某一角度来写,如赞美默默无闻地为别人提供养料的树根;赞美不计名利为红花作陪衬的绿叶。
二、选择文体强项,明确写作文体。话题作文的不限文体,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因此,擅长叙事的可选择记叙文,擅长说理的可选择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可选择散文,擅长想象的可选择童话,擅长讽刺的可选择杂文。例如:以“书”为话题,文章主要内容与书有关就可以了。你可以记叙与“书”有关的自身成长的过程,可以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书籍对自己的启迪,也可以议论中学生如何择书读书,甚至可以以书的口吻介绍书籍的发展过程。总之,把握好话题作文的要点,无论哪种文体,哪种构思都能迸出五光十色的火花,写出异彩纷呈的作文来。另外,要注意题目要求中的“淡化文体”,不是忽视文体,文体的特征还是必须明确,若写记叙文就要写出记叙文的特点,若写散文就要处理好叙、议、抒情的关系。
三、拟个好的题目。“话题作文”往往是自拟题目,拟好题目,能使文章锦上添花。题目的拟定要根据文体、内容、中心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简洁、明确、生动、新颖独到。要注意的是:(1)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有无关联,是否文题相符。(2)不要过于宽泛,大而不当。(3)不要老套。(4)不要把话题当文题。
四、要有创新意识。话题作文的写作,应放开手脚,大胆创新。首先在立意上,要善于感受时代气息,不断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用求异思维,反向侧问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还可以运用多项思维,从多个方面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其次选材要新。尽可能选取那些新鲜的人和事、科技新成果、街头新景象、家庭生活新节奏,所选内容不能人云亦云。再次构思要新。可以借助于记叙体、说明体、议论体、书信体、日记体,分标题,用寓言等表现形式写作。最后语言要新。多用生活中比较鲜活的口语、流行语,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或诗词歌赋,还可以选用一些理科术语、公式并化用到文章中。
总之,只要我们理解了话题作文的要求,大胆写作,就会写出符合要求有所创新的作文。
来源:网络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