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懂十二时辰,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伊人频道 2021-10-29


十二,对中国人而言,是特殊的。


十二生肖,十二个月,十二时辰,古代皇帝王冠上的摆穗也是十二个......




这些“十二”,每一个都满含中国文化。

 

如其中的十二个时辰。




十二时辰是先民们的大智慧,古人根据太阳出没的规律、天色的变化及日常活动,归纳总结而独创于世。

 

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巳、午、未……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

 



从西周起,人们为每个时辰取了优雅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读来便口齿生香……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夜半(子时)23:00-1:00|


夜半为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名子时、子夜、中夜,意为孕育。

“古历分日,起于子半”,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




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值得注意的是, 人们平常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春秋左传正义》


|鸡鸣(丑时)1:00-3:00|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鲍照 《代放歌行》


|平旦(寅时)3:00-5:00|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日出有曜,羔裘如膏。——《诗经·桧风·羔裘》


|日出(卯时)5:00-7:00|


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

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也就是上班报到了。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朝晨发兮鄢郢 ,食时至兮增泉。——王逸 《九思·守志》


|食时(辰时)7:00-9:00|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之时,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这一顿是主餐。

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美食,从来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剂良药。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淮南子·天文训》


|隅中(巳时)9:00-11:00|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这也是我们一天中精神饱满的时候。


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日中(午时)11:00-13:00|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光线最强烈,就是正午的时辰。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


另外,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


|日仄(未时)13:00-15:00|

 

日仄,又名日昳、日央、日跌等。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就是太阳开始偏西了。


人们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抓住一天的第二个黄金时刻,高效地工作。


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淮南子·天文训》


|晡时(申时)15:00-17:00|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意即“第二次进餐之时”。


此时人的工作效率到达午后的高峰值,也是做运动的最好时机。

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春秋左传正义》


|日入(酉时)17:00-19:00|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古时,人们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所以日出、日入,是古人生产劳动、休养生息的标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黄昏(戌时) 19:00-21:00|

 

指太阳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天地一片朦胧,眼中所见,仿佛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

 

《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

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人定(亥时)21:00-23:00|


人定,也是人静。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意思是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

至此,这便是先民们留下的十二时辰。


十二时辰,一个轮回。每一刻都是古人智慧,每一笔都是中国绝色。



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相信,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收藏马未都”。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2018中考语文知识汇总(3.17.整理)

部编语文七八年级下册教学参考(3.6.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3.6.整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2.15.整理)中考语文知识汇总(2.10.整理)中考名著知识汇总(2.10.整理)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创业史》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红岩》复习要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