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二单元评价检测(解析版)

伊人频道 2021-10-25

单元评价检测(一)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壮年之时,他舍弃美国的优跃生活,为的是把知识奉献给祖国母亲;他锲而不舍地工作,为的是实现自己“力学报国”的毕业理想。他那壮丽的人生,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更是一篇摧人奋进的乐章,他就是被周总理称为“三钱”之一的钱伟长。21·cn·jy·com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舍弃(  ) ②锲而不舍(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答案:(1)shě ②qiè(2)①跃—越 ②摧—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B.一场春雨后,这些植物生长的锋芒毕露了。

C.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何妨呢。

D.当前,我们要锲而不舍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巡视。21·世纪*教育网

【解析】B。望文生义,“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3.(2017·眉山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解析】AB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只有…………”不能搭配,应为“只要…………”或“只有…………”;C项,“提高”与“特色”不能搭配,应将“提高”改为“展现”;D项,有歧义,可改为“李娟性格懦弱的母亲”。

4.(2017·邵阳中考)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解析】B。本语段提出“循环往复的阅读”这一中心论点,③可作为第一句;⑤中的“这种”与③句衔接,可作为第二句;①④句讲了循环往复阅读的意义及必要性,通过逻辑关系可来确认其先后顺序;②句有明显的总结的意思,可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⑤①④②。

5.(2017·辽宁模拟)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是幸福;灯光下一次醉心的阅读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用心体会,幸福俯拾皆是。

答案:示例一:假日里一次快乐的远足是幸福 春雨中一次悠闲的漫步是幸福

示例二: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是幸福 餐桌上一盘热乎的饭菜是幸福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

【解析】D。应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

7.(2017·安徽中考)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2·1·c·n·j·y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3分)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不得改变原意)

(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 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对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1分)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目,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3)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戏曲电影展映前后“喜爱与支持率”调查情况统计图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数字)(2分)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的喜爱与支持率均__________。

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天仙配》在展映前后__________。

答案:(1)①尊敬的家长,您好! ②一会儿 20分钟 ③去掉“妥善”(或“合理”)(2)B(3)①大幅度提升 ②喜爱与支持率提升最大2-1-c-n-j-y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8~10题。(8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www-2-1-cnjy-com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孰若孤 (     )

(3)蒙乃始就学 (     )

(4)即更刮目相待 (     )

答案:(1)推托 (2)谁 (3)于是,就 (4)重新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了!

10.读了本文,你从吕蒙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卷有益。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②赀(zī):通“资”,钱财。③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④《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www.21-cn-jy.com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少时家贫 (    )

(2)无不立对 (    )

答案:(1)年幼 (2)回答

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1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对人物特点的考查,需要联系文章情节及人物描写,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作答。如“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21*cnjy*com

附【译文】

侍郎李绂,天性聪慧。年幼时家里贫困,没有钱财买书,就向邻居借(书)。每次翻译,没有不能背诵的。李绂偶然进入城内集市,街道店铺的名字都不做声地记住。后来李绂官至翰林,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同僚从书架上所有书籍中抽取来为难李绂,(李绂)没有不能马上回答的,人们都感到惊骇。

(三)阅读《邓稼先》节选,完成14~16题。(11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来源:21cnj*y.co*m】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21教育网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部分的内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因为文段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解答此题,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意,思考文段介绍了什么人,而不可以再遵循记叙的六要素来归纳。

答案:分别介绍美国与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

15.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3分)

答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

16.选文在介绍邓稼先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对比写法。作用是更加突出了邓稼先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并且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四)(2017·德州中考)阅读下文,回答17~21题。(13分)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宠爱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使我们看清了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忪,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踩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他的机会,比如登黄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来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见了,和预期的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则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21cnjy.com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17.文章以一封信开头,请分析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开头的赏析。文章的首段一般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这篇文章以一封书信开头,而且书信的内容还很特别,这样就起到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答案(示例)娓娓引出话题,有曲径通幽之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和思考。

18.第⑤段想象丰富,用词新颖别致,试举一例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充满果汁的空气”化虚的空气为实的果汁,不仅有丰富的味道,而且有鲜艳的色彩,有体量,有动感。【版权所有:21教育】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把握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其语境义。

答案(示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被“按时看日出”这句话所震撼和叹服,并由此陷入沉思。

20.“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位置的判断。解答此题要根据句子内容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来判断。

答案(示例)⑪⑫段之间。承上启下,以普通人反衬福楼拜,突出作者对后者人生态度的肯定和赞赏,批判我们的懈怠和疏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如果你去看日出,会有什么不同于作者的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因为题干中要求“不同于作者的启示”,那么就不能从文中提取观点,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抓住日出短暂这一特点展开即可。21*cnjy*com

答案(示例)美是短暂、稍纵即逝的,美好东西要紧握手中,不要因错过而后悔。

三、写作(40分)

22.(2017·临沂中考)一位作家到一所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播放了迪士尼推出的一个生态纪录片。片中,成千上万的旅鼠跟着前面带队的旅鼠往前冲,经过沼泽、树丛,最后奔到一处悬崖,悬崖下面是大海。前面的旅鼠跳下悬崖,后面的也跟着全部跳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看完片子,作家问孩子们有何启示,孩子们回答说“不要盲从”。

可接下来,作家告诉孩子们,那个片子是假的。

孩子们顿时目瞪口呆……

生活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总有些现象难辨真伪,总有些事情出乎意料,总有些人难识真面……对此,我们需要练就一双慧眼。

  请以“借我一双慧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目。关键词是“慧眼”,由“慧眼”我们可以想到“独具慧眼”“慧眼识英雄”等,“慧眼”的特点是“善识别”“能洞察”。话题中的“借我一双”,则意味着自己没有或曾经缺少“慧眼”,也意味着热切地呼吁、渴盼自己有一双慧眼。

写作思路有:写慧眼识人(识别英雄、君子、小人,识人之优劣长短);写慧眼辨真伪(识骗局);写慧眼发现机会(如商机、人生发展的机会等);写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与真情;写慧眼并非天生,离不开历练(或“源于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需要戒除贪欲”)。

创新立意:借我一双慧眼,让我不因感情亲疏而影响了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借我一双慧眼,让我看清我自己的缺点(或优点);我曾经以为自己的眼睛雪亮雪亮的,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如郭美美事件让我看清了中国红十字会;借我一双慧眼,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刻意地、过度地追求一双慧眼并不可取,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单元评价检测(二)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气氛(fēn) 可汗(hàn)     浊流宛转(zhuó)

B.辔头(pèi)    挚痛(zhì)     高山之巅(diān)

C.怪诞(dàn)    哺育(pǔ)       气势磅礴(pánɡ)

D.啾啾(qiū)    污秽(huì)     脸色惨白(cǎn)

【解析】BA项“汗”应读hánC项“哺”应读D项“啾”应读jiū

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斑斓      操炼     祈祷     哽咽

B.惩罚         肃静        泛烂        山巅

C.缠绕         蚱蜢        体魄        屏障

D.视查         懊悔        澎湃        劈开

【解析】CA项“操炼”应为“操练”;B项“泛烂”应为“泛滥”;D项“视查”应为“视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B.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扶不扶》令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发人深省。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D.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解析】D。“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此处宜用“变幻莫测”。

4.(2017·广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解析】A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上“的活动”;C项,表意不明,谁“连胜三局”不清楚;D项,语序不当,“干预、发现和制止”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21cnjy.com

5.下列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决心。www.21-cn-jy.com

B.《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法国沦陷区人民的悲痛与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www-2-1-cnjy-com

【解析】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6.(2017·德州中考)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周梅森用《人民的名义》为篇名,代表了两种含义:一是人民必须是为政者的坚实信仰,二是少数人以“人民”为伪饰,牟取私利,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B.金承志先生创作了诸如《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感觉身体被掏空》《春节自救指南》等合唱作品,内容贴近当下生活,形式新颖别致,引起了广泛共鸣。21·世纪*教育网

C.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解析】A。《人民的名义》应为“人民的名义”。

7.综合性学习。(8分) 

  “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爱国”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贤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情的人去建设。

(1)请你列举一个有关爱国的历史人物,并简单说说他的爱国表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钱学森,当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还处在贫困、落后之中,国家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有用人才时,他作为一名科学家,明白自己祖国的强大高于一切,于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生活条件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祖国的建设之中,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和报国之情。

(2)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度里,无须用牺牲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请问我们该以怎样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爱国之情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然后完成8~12题。(14分)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勋(    )    (2)著(    )

(3)帖(    )        (4)安(    )

答案:(1)记功 (2)穿 (3)同“贴” (4)怎么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2)打开我绣楼的门,坐在我内房的床上。脱下我从军时穿的战袍,穿上我在家时的衣裳。

10.第二段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木兰与亲人团聚时激动与兴奋的情景

11.诗中是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情的?试简略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诗中通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等一系列句子表现了木兰欢乐高兴的心情。

12.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汇集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勤劳、善良、机智、勇敢、淳朴等优秀品质。

(二)阅读《最后一课》节选,完成13~17题。(12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2分)【来源: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内涵的理解。首先要结合语境理解,“可怜的人”是对韩麦尔先生的“评价”。然后从小弗郎士的角度理解老师的处境——就要丧失国土、被迫放弃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要理解当时的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态度。2·1·c·n·j·y

答案:韩麦尔先生因失去国土而痛苦万分,令人同情。

14.请分析下面句子的含意。(2分)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意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21·cn·jy·com

15.韩麦尔先生发给学生的字帖上为什么把“法兰西”和“阿尔萨斯”挨在一起并反复地写?(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韩麦尔先生这样做用心良苦,他是想用这种形式告诉孩子们: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容侵犯。想以此唤醒孩子们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情感。【版权所有:21教育】

16.选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出“个个都那么专心”,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体写出“教室里那么安静”,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为了渲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答案: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庄严肃穆的气氛和人们专注的神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7.“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是对小弗郎士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感情?(3分)【出处:21教育名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对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小弗郎士这样想,是他爱国情感的升华,是对敌人的讥讽,蕴含着憎恨的情感、反抗的情感。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2017·安徽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扁担的一生

范 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在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21*cnjy*com

②______________。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______________。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很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2-1-c-n-j-y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六十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固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8.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2分)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答案:BA

19.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4分)

上好的木材→______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通读④~⑥段,仿照题干示例,围绕扁担经历,补充内容。

答案:笔直的扁担(或“不屈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或“无奈的扁担”“孤单的扁担”)

20.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把握内容,理解作者对扁担的情感,结合第三人称叙述的特点,分析对中心及人物情感的表达作用。21教育网

答案: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

21.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理解句子含意,结合中心,把握作者对大伯这一做法的情感和态度。

答案:①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②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

22.“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结合⑤、⑧、段,理解作者在扁担上寄寓的丰富含义。

答案:①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②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③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21*cnjy*com

三、写作(40分)

23.(2017·南充中考)“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毕业在即,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的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的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期待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写作提示】(1)准确审题。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期待”和“眼神”,这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是需要着力记叙和描写的特征性的情景,“眼神”是需要特别精细化进行描写的内容。“眼神”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示故事情节,创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为什么“期待”,怎样“期待”,进行具体描绘,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2)精心选材。根据题目前的提示语,可以选取亲人、朋友、老师或其他人对自己关爱的点滴小事,对自己的期待。如妈妈期待我学会宽容的眼神,朋友渴望我理解的眼神,老师期待我做大家的榜样的眼神等。注意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要适当点题,可以在叙事过程中增加议论的成分,可以运用名人名言,增加议论的力度,让文章思想感情有深度。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2018中考语文知识汇总(3.17.整理)

部编语文七八年级下册教学参考(3.6.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3.6.整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2.15.整理)中考语文知识汇总(2.10.整理)中考名著知识汇总(2.10.整理)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创业史》复习要点

名著阅读:《红岩》复习要点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