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七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伊人频道 2021-10-25



满分:120分

                                             分数_____________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六句)(6分)

    ①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思》)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    (《夜雨寄北》)

    ③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其一》)

    ④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为政》)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

    ⑥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

    ⑦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

    ⑧水河澹澹,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2)默写《次北固山下》的颔联和颈联。(4分)

    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

    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     )了寂莫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①点zhuì(      ) ②干涸(       )  ③深邃(_______)

(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2分)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______;把孙悟空投入八

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______________。

(2)   鲁迅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文中,批判了封建孝道

的虚伪和残酷,比如“郭巨埋儿”、“_________________”等。

4.综合性学习(12分)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阅读范围,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班上开展了“文学部落”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①请你给本次“文学部落”综合实践活动拟定一个主题词.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不仅仅是个体阅读,也可以开展班级阅读,在活动中,需要你向同学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你准备介绍哪一本? 写出你的理由.(不超过 50个字)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活动中,老师安排你去邀请本市很有名的作家来学校作一场文学报告会,你准备怎么对作家说? 请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老师建议每一个同学为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形式,请把你设计的活动形式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1.选段写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请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3分)

妻买鸟→猫凝望→              →                 →               →真相大白

2.选文中“我”对猫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句中加点的词语“似乎”“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诉我

   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体会下列两句话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①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②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只空瓶子的温暖(13分)  魏得强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到了垃圾箱旁。13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了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惭愧,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人很重要。咱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了。那个老人我是知道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时,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硬币,想着自己的慈善,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主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边,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1.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填写下表。(3分)

人物

事件

心理反映

女儿

把空瓶子放到垃圾箱旁


爸爸

捡回瓶子


女儿


爸爸惭愧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句子。(3分)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15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有剩骨   止:_______________    (2) 其一犬坐于前   犬:_______________

(3) 担持刀   弛:_______________    (4) 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____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尾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

   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3分)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关于狼的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成长中的快乐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书写工整;  (2)内容充实; 

(3)情感真挚;  (4)主题鲜明。

2.按要求作文。请以“那一天,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

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断肠人在天涯 ( 2  )却话巴山夜雨时(3)自古逢秋悲寂寥(4)学而不思则罔

(5)思君不见下渝州(6)岐王宅里寻常见(7)一夜征人尽望乡(8)山岛耸峙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1).           suì    (2). 寂莫    寂寞   (3). 引用  比喻    (4). 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3【答案】    (1). 孙悟空   太上老君   (2). 《二十四孝图》  《老莱娱亲》

4‘综合性学习1 广泛阅读,写作无忧。2我最喜 欢 看 《钢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理由: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中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

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3尊敬的作家:您好!您是我市享有盛名的作家,我们都是您的粉丝,我们学校正在开展

文学部落”活动,想请您于 2017 年 X 年X月 X 日下午三点到校给同学们作一场文学报告会,可以吗?

4文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交流会;诗歌组赛诗会;畅想阅读感想等。

二、阅读理解

(一)1.妻买鸟→猫凝望→猫被疑→猫蒙冤→猫受罚→真相大白

2.先是“不大喜欢它”,听说芙蓉鸟被咬死后,“我很愤怒”,打了它之后,“我心里还

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直到发现另一只黑猫衔着第二只黄鸟,“我开始觉

得我是错了”,“心里十分难过”。

3.不能删掉。“似乎”“好像”表示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我”却因猜测而判定是这

只花白猫吃了鸟,表现了“我”的主观臆断。

4.是“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了第三只猫的死亡,它的死责任在“我”,

所以“我”更难过得多。

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做事不

能凭主观臆断。

5.第①句:第二只猫亡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我”的心头,表达了“我”和家人的难过;第②句: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的未经查实便妄下断语,最终间接导致它的死亡,表现了“我”内疚、自责、悲痛的心情。

(二)

1、爸爸想教育女儿   吃惊   重新把瓶子放到原处并说明原因

2、一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劳动的尊严— —靠劳动吃饭;二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 三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3.示例: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 豪的心理。

4、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

5.示例: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三)1    (1). 止:仅,只     (2). 犬:像狗一样      (3).  弛:解除,卸下   (4). 黠:狡猾    2.     (1). 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3. 作用:这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的赞扬。道理: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4. (1) A.《喜羊羊与灰太狼》     (2). B.《东郭先生和狼》    (3). (关于狼的成语大多为贬义词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您喜欢往期精选▼


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12.31.整理)

部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12.31.整理)

部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12.31.整理)

班主任工作汇总(1.1.整理)

中考名著知识汇总(1.1.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汇总(1..整理)

古典诗词古典文学(1.2.整理)

传统文化知识汇总(1.2.整理)

初中作文指导 (1.2.整理)

学生习作(11.5.整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目录(7-9年级完整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

2018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

2019春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教材书

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暑假读起来!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