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全集
苏轼的诗词全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浣溪沙》
风卷珠帘自上钩。萧萧乱叶报新秋。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当户照绸缪。香生雾縠见纤柔。
《浣溪沙》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浣溪沙》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浣溪沙》
醉梦醺醺晓未苏。门前辘辘使君车。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清香细细嚼梅须。
《浣溪沙》
雪里餐毡例姓苏。使君载酒为回车。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闻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冻吟谁伴捻髭须。
《浣溪沙》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浣溪沙》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浣溪沙》
霜鬓真堪插拒霜。哀弦危柱作伊凉。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金钗玉腕泻鹅黄。
《浣溪沙》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浣溪沙》
雪颔霜髯不自惊。更将翦采发春荣。羞颜未醉已先赬。
莫唱黄鸡并白发,且呼张丈唤殷兄。有人归去欲卿卿。
《浣溪沙》
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赪。
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糜鹿逢人虽未惯,猿揉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感时怀旧独凄然。
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来岁与谁看。
《浣溪沙》
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尊。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
《浣溪沙》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浣溪沙》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浣溪沙》
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
《浣溪沙》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沈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沙》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浣溪沙》
白雪清词出坐间。爱君才器两俱全。异乡风景却依然。
可恨相逢能几日,不知重会是何年。茱萸仔细更重看。
《浣溪沙》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馀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浣溪沙》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浣溪沙》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浣溪沙》
一梦江湖费五年。归来风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缘。
迁客不应常眊矂,使君为出小婵娟。翠鬟聊著小诗缠。
《浣溪沙》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浣溪沙》
徐邈能中酒圣贤。刘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为谁连。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恨无人借买山钱。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晚妆新。暗伤春。手拈花枝,谁会两眉颦。连理带头双□□,留待与、个中人。淡烟笼月绣帘阴。画堂深。夜沈沈。谁道□□,□系得人心。一自绿窗偷见後,便憔悴、到如今。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临江仙·细马远驮双侍女》
细马远驮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见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定风波·与客携壶上翠微》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定风波·莫怪鸳鸯绣带长》
莫怪鸳鸯绣带长。腰轻不胜舞衣裳。薄倖只贪游冶去。何处。垂杨系马恣轻狂。花谢絮飞春又尽。堪恨。断弦尘管伴啼妆。不信归来但自看。怕见。为郎憔悴却羞郎。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千古风流阮步兵。平生游宦爱东平。千里远来还不住。归去。空留风韵照人清。红粉尊前深懊恼。休道。怎生留得许多情。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定风波·雨洗娟娟嫩叶光》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
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
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苍颜同一醉。
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
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
曹刘今对两苏张。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蝶恋花·雨後春容清更丽》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蝶恋花·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蝶恋花·自古涟漪佳绝地》
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倦客尘埃何处洗。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
倾盖相逢拚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蝶恋花·云水萦回溪上路》
云水萦回溪上路。叠叠青山,环绕溪东注。
月白沙汀翘宿鹭。更无一点尘来处。
溪叟相看私自语。底事区区,苦要为官去。
尊酒不空田百亩。归来分得闲中趣。
《浣溪沙》
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
《浣溪沙》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
谁怜季子敝貂裘,愿我已无当世望。
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浣溪沙》
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清讴。流年未肯付东流。
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潘郎,又是何郎婿。
记取钗头新利市。莫将分付东邻子。
回首长安佳丽地。三十年前,我是风流帅。
为向青楼寻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
《蝶恋花·泛泛东风初破五》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
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
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浣溪沙》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酒阑滋味似残春。
《浣溪沙》
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
北客有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浣溪沙》
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莫教便唱水如天。
我作洞霄君作守,白头相对故依然。西湖知有几同年。
《浣溪沙》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
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鹧鸪天·罗带双垂画不成》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
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念奴娇·凭高眺远》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西江月·点点楼头细雨》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裛香泉。
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
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西江月 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
青缸明灭照悲啼。
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情声两尽莫相违。
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菩萨蛮·绣帘高卷倾城出》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
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
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
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
碧纱微露纤纤玉。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龙吟彻骨清。
夜来残酒醒。惟觉霜袍冷。
不见敛眉人。胭脂觅旧痕。
《菩萨蛮·秋风湖上萧萧雨》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
玉童西迓浮丘伯。洞天冷落秋萧瑟。
不用许飞琼。瑶台空月明。
清香凝夜宴。借与韦郎看。
莫便向姑苏。扁舟下五湖。
《菩萨蛮·天怜豪俊腰金晚》
天怜豪俊腰金晚。故教月向松江满。
清景为淹留。从君都占秋。
身闲惟有酒。试问清游首。
帝梦已遥思。匆匆归去时。
《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
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
《菩萨蛮·玉笙不受朱唇暖》
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长安远似天。
《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遥认玉帘钩。天孙梳洗楼。
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
此恨固应知。愿人无别离。
《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
风回仙驭云开扇。更阑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
《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
城隅静女谁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
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
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
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
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菩萨蛮·火云凝汗挥珠颗》
火云凝汗挥珠颗。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残妆晚照闲。
《菩萨蛮·峤南江浅红梅小》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菩萨蛮·翠鬟斜幔云垂耳》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
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菩萨蛮·井桐双照新妆冷》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菩萨蛮·雪花飞暖融香颊》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
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虞美人·定场贺老今何在》
定场贺老今何在。几度新声改。
怨声坐使旧声阑。
俗耳只知繁手、不须弹。
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
试教弹作辊雷声。
应有开元遗老、泪纵横。
《虞美人·归心正似三春草》
归心正似三春草。试著莱衣小。
橘怀几日向翁开。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只有平交在。
笑论瓜葛一枰同。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
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
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菩萨蛮·玉环坠耳黄金饰》
玉钚坠耳黄金饰。轻衫罩体香罗碧。
缓步困春醪。春融脸上桃。
花钿从委地。谁与郎为意。
长爱月华清。此时憎月明。
《临江仙·谁道东阳都瘦损》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
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麈,真须保器全真。
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持杯摇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
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
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
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
日长帘幕望黄昏。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
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
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
《临江仙·昨夜渡江何处宿》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
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
凭陵急桨两相催。想伊归去後,应似我情怀。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湿云不动溪桥冷。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
《西江月·马趁香微路远》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
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
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西江月·碧雾轻笼两凤》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
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
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
苏东坡的侍妾王朝云
王朝云(1062年—1096年)字子霞。宋代浙江钱塘人。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的姬妾,1094年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第三年亡故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苏东坡亲撰墓志铭,写下《悼朝云》诗,寄托了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由于朝云临终前是念着佛经《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故朝云下葬后,孤山栖禅寺的和尚就在朝云墓上建亭“六如”纪念。
人物生平
浪漫初遇
浪漫的初遇——欲把 西湖比西子
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孔凡礼先生《 苏轼年谱》载:“《燕石斋补》谓朝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王朝云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东坡因反对 王安石新法而被贬为 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 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悠扬的丝竹声中,数名舞女浓妆艳抹,长袖徐舒,轻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别引人注目。舞罢,众舞女入座侍酒, 王朝云恰转到苏东坡身边,这时的王朝云已换了另一种装束:洗净浓装,黛眉轻扫,朱唇微点,一身素净衣裙,清丽淡雅,楚楚可人,别有一番韵致,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香,沁入苏东坡因世事变迁而黯淡的心。此时,本是丽阳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由于天气突变,阴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种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苏东坡灵感顿至,挥毫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描写西湖佳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而实际上寄寓了苏东坡初遇 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朝云时年十二岁,虽然年幼,却聪慧机敏,由于十分仰慕东坡先生的才华,且受到苏轼夫妇的善待,十分庆幸自己与苏家的缘份,决意追随东坡先生终身。朝云与苏轼的关系很奇特。她与苏轼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别是陪伴苏轼度过了贬谪 黄州和贬谪惠州两段艰难岁月,但一直没有苏轼夫人或妻子的名号,只是到了黄州后才由侍女改为侍妾。
红颜知己
知心知意的红颜知己——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东坡似乎与王姓颇为有缘,原配夫人 王弗,嫁到苏家时才十六岁,红袖添香,是苏东坡的伴读良友,可惜二十七岁便去世了。化为苏东坡感情极深处的悲思。王弗去世十年后,在 密州的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苏东坡为她写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去世三年后, 苏东坡续娶了 王闰之,是前妻的二堂妹,她性情温顺,对王弗的儿子 苏迈视如己出,是一位贤妻良母,也深得苏东坡敬重。王朝云的地位虽不能与王闰之相比,但她在精神和艺术感受上,又比王闰之更能进入苏轼的精神世界。她不是靠练达持家的处世经验,而是凭着对艺术生活的了解与体验,对细腻感情的把玩品味,与富有浪漫气质的苏轼相贴近的。
王朝云与东坡先生相知之深,可谓一举手、一投足,都可知道对方的用意,东坡所写的诗词,哪怕是轻描淡写地涉及往事,也会引起朝云的感伤。最典型的莫过于东坡所写的《 蝶恋花》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 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 王朝云常常唱这首《 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古人认为,芳草为柳绵所化,所以枝上柳绵吹遍天涯,芳草也就随风而生。这首词也暗喻了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的命运。在政敌的迫害下,他生涯类转蓬,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苏轼 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对苏东坡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是同感在心,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而东坡亦是知她的这份知心,才故意笑而劝慰,两人之知心,可见一斑。
如果说王弗努力在苏轼的仕宦生活与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给予苏轼深深地关注和帮助;王闰之在苏轼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生沉浮中,认同了苏轼的人生价值观,让他感到家庭的温暖与和谐;那么, 王朝云则以其艺术气质,能歌善舞,对佛教的兴趣和对苏轼内心的了解与苏轼相投契。
据 毛晋所辑的《东坡笔记》记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 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 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入时宜。”坡捧腹大笑。 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更加爱怜。
说苏轼满腹文章,或满腹聪明才智,当然也对,但苏轼之为苏轼,其在新旧两党当权时都受打击,确实因为他一肚皮都是些 不合时宜的思想。难怪苏轼捧腹大笑,把朝云引为知己。朝云深知,经历生死沉静的人生变故之后,苏轼对于高官 荣宠已视之淡然,在苏轼仕途上春风得意的背后,隐藏着他对人生祸福相倚的忧惧,对物质富有的厌弃和精神生活之空虚的种种感触。能透视苏轼内心世界致此,称得上是苏轼的红颜知己了。
爱情结晶
爱情的结晶——唯愿孩儿愚且鲁
苏东坡在杭州三年,之后又官迁密州、徐州、 湖州,颠沛不已,甚至因“ 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副使,这期间,王朝云始终紧紧相随,无怨无悔。在黄州时,他们的生活十分清苦。苏东坡诗中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王朝云甘愿与苏东坡共度患难,布衣荆钗,悉心为苏东坡调理生活起居,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嫩,烘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苏东坡常食的佐餐妙品,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 东坡肉。”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二十二岁的朝云为苏轼生下一个儿子。苏轼为他取名遁(繁体字遯)。此时苏轼正遵父遗命为《易经》作《传》,”遁“取自《 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 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
遁儿满月之时,苏东坡想起昔日的名躁京华,而今却“自渐不为人识。”都是因为 聪明反被聪明误,因而感慨系之,而自嘲一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元丰七年三月,苏轼又接到诏命,将他改为 汝州团练副使,易地 京西北路安置。苏轼接到诏令后不敢怠慢,四月中旬便携家启程,七月二十八日,当他们的船停泊在 金陵江岸时,小小的干儿中暑不治,夭亡在朝云的怀抱里。苏东坡很伤心,写了一首诗,这首诗题目很长:《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从上面文字中,可以看到东坡对儿子的喜爱:看到孩子对他的诗书感兴趣,便以为他将来又是块读书的料;孩子摇头不要梨果,即认为是像 孔融那样懂得仁让之礼。年近半百的东坡先生,因为添了这个儿子,郁郁寡欢的心情得到莫大的抚慰。然而刚刚半年,孩子就意外夭折,这使他陷入极度悲恸之中。为此苏轼深深地自责着,甚至认为干儿之死,是受到自己的连累: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东坡的哀伤已近极至,朝云的悲痛可想而知。诗的第二首,直接述说此时的朝云: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这种让人哀毁的诗句,既可视作人生苦难的“诗史”,也是 东坡与朝云相知相慰的告白。尤其是“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这两句,不是情挚意切爱那女人、那孩子,不是生活中对她们精心呵护的人,怎会将老妈子眼中的情景写进诗内? 王朝云一生虽然没有夫人的名份,就这几句诗,足以说明,生活上一向大而化之的东坡先生,对朝云的同情和理解,几乎到了心愫相通、脉搏连动的地步。
在对朝云爱怜的同时,东坡仍在追悔,不停地埋怨自己: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医不自医,卜不自卜”,这是古人的一句俗话。也许干儿全由通晓医道的东坡自己医治,还不至于离他而去,可他实在太珍爱这个孩子了,万一干儿在他手下有个好歹,他那“多情”善感的心,哪里担戴得起?越是小心,就越麻烦,恶果出现了,孩子死掉了!一把沾满夫妻情、父子情的“恩爱刀”,真要将东坡的肠子割成碎片……
干儿死后,东坡决意不去汝州,他向神宗上表,要求在 常州居住,一方面与他的常州情结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与要安身立命、悉心照料肝肠寸裂的朝云不无关系 —— 常州在太湖周围,那里的山水和风土民情,应最称朝云心意。还有一点,从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十七年后,东坡先生也在七月二十八日仙逝,他与小儿子苏遁,共担着同一个忌日。
一生辛勤
一生辛勤,万里随从——不似 杨枝别乐天
宋神宗驾崩后, 宋哲宗继位,任用 司马光为宰相,全部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因而反对新法的苏东坡又被召回京城升任龙图阁学士,兼任 小皇帝的侍读,这时的苏东坡,十分受 宣仁皇太后和年仅十二岁的小皇帝的赏识,政治上春风得意。说来令人费解,在东坡政途黯淡失意时,与之患难共携、相濡以沫的王朝云,此时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官场应酬与居家主事,自然处处以 王闰之这位续弦夫人为主;
然而,只不过风光两年而已,苏东坡再度被排挤出京而出任杭州知府。旧地重临,杭州百姓沿路焚香鸣炮欢迎他们所爱戴的父母官。为了不负众望,在王朝云的枕畔细语中,苏东坡此次前来,立意要为杭州的百姓做下几桩有益之事。当时,恰逢江浙大旱之年,杭州一带饥荒与瘟疫并作,于是,苏东坡上书朝廷请求减免 贡米;同时广开粮仓、设点施粥,大济灾民;还调遣了大批民间良医,免费为灾民诊治疫病;并淘挖深井、引水灌溉,帮助人民度过了大灾之年。在任期间,他十分重视整修西湖,取湖中所积葑草、淤泥堆筑成堤,以沟通南北;广种菱角、荷藕于湖中,使葑草不能再生;沿堤遍植芙蓉、杨柳,春秋佳日,花开如锦,绿绦拂堤,人行其上,犹如置身于画中。这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不但便利了交通,美化了湖景,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湖水的淤塞,保护杭州城不受 江潮的肆虐,确实是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 德惠,给这条长堤取名为“ 苏公堤”,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贤内助王朝云的一份心血呢。
此后十年之中,苏东坡又先后出任 颍州和扬州知府,续娶的 王夫人已逝。宋哲宗业已亲政,用章敦为宰相,又有一批不同政见的大臣遭贬,苏东坡也在其中,被贬往南蛮之地的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这时他巳经年近花甲了。眼看运势转下,难得再有起复之望,身边众多的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只有王朝云始终如一,追随着苏东坡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到了惠州。对此,东坡深有感叹,曾作一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 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此诗有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当初 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 樊素便溜走了,白居易因而有诗句“春随 樊子一时归。”王朝云与樊素同为舞妓出身,然而性情迥然相异,朝云的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怎不令垂暮之年的苏东坡感激涕零呢!
伊人已逝
王朝云在惠州时遇瘟疫,身体十分虚弱,终日与药为伍,总难恢复,苏东坡有《朝云诗》:“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拜佛念经,寻医煎药,乞求她康复。但从小生长山水胜地杭州的朝云为花肌雪肠之人,最终耐不住 岭南闷热恶劣的气候,不久便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四岁。
朝云一生向佛,颇有悟性和灵性,这也是她能和苏东坡心灵一致的条件。早在苏东坡为徐州太守时,朝云曾跟着泗上比丘尼义冲学《金刚经》,后来在惠州又拜当地名僧为俗家弟子。临终前她执着东坡的手诵《 金刚经》四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象梦幻泡影,又象露水和闪电,一瞬即逝,不必太在意。”这番话并不只是她皈依佛门后悟出的禅道,其中寓藏着她对苏东坡无尽的关切和牵挂,生前如此,临终亦如此。
东坡尊重朝云的遗愿,于绍圣三年八月三日,将她葬在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亲笔为她写下《 墓志铭》,铭文也像四句禅谒: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
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朝云的死也带着些佛教神秘色彩。
朝云葬后第三天,惠州突起暴风骤雨。次日早晨,东坡带着小儿子 苏过,前来探墓,发现墓的东南侧有五个巨人脚印,于是再设道场,为之祭奠,并因此写下《惠州荐朝云疏》,其中说道:
轼以罪责,迁于炎荒。有侍妾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遭时之疫,遘病而亡。念其忍死之言,欲托栖禅之下。故营幽室,以掩微躯。方负浼渎精蓝之愆,又虞惊触神祇之罪。而既葬三日,风雨之余,灵迹五显,道路皆见。是知佛慈之广大,不择众生之细微。敢荐丹诚,躬修法会。伏愿山中一草一木,皆被佛光;今夜少香少花,遍周世界。湖山安吉,坟墓永坚……
在朝云逝去的日子里,苏轼不胜哀伤除写了《 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还写了《 西江月·梅花》、《 雨中花慢》和《题栖禅院》等许多诗、词、文章来悼念这位红颜知己。其中,著名的《西江月梅花》一词,更是着力写出了朝云的精神风貌和高尚情操: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苏东坡还在墓上筑 六如亭以纪念她,并亲手写下 楹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亭联不仅透射出苏东坡对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他对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
后人依据“六如”之意,又在亭的两侧镌下对联: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惠州的西湖本名枕 丰湖,山青水绿,烟波岚影,酷似 杭州西湖,自苏东坡来后,常与王朝云漫步湖堤、泛舟波上,一同回忆在杭州时的美好时光,因此也就用杭州西湖的各处风景地名为这里的山水取名,这本是两人的得意之作,不料他乡的孤山竟然成了王朝云孤寂长眠的地方。
为了怀念王朝云,苏东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经营,建塔、筑堤、植梅,试图用这些熟悉的景物唤回那已远逝的时日。然而,佳人已杳,真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朝云已去,她的影子却刻在了苏东坡的心中,也留在了惠州西湖的山水花木之中,遥想才子佳人的悲欢情愁,怎不令人为之啼嘘不已。后成鹫法师有咏六如亭诗云:
苏堤留恨处,荒冢对沧溟;
流水空千古,香魂倚一亭。
波涵三岛绿,柳锁六桥青;
寂寞栖禅寺,金刚何处听?
新会人 何绛有诗《 朝云墓》
试上山头奠桂浆,
朝云艳骨有余香。
宋朝陵墓俱零落,
嫁得才人胜帝王。
后世纪念
朝云墓
清 嘉庆六年(1801年),大守伊秉缓修 朝云墓,补书苏拭所为墓志铭,刻石征文。当年孤山的栖禅寺已不复存了,朝云墓,六如亭也几经修建。朝云墓、六如亭已按宋代风格,修葺一新,对外开放。附 苏文忠公朝云墓志铭。
朝云墓和六如亭是惠州的重要 文物古迹,名声很大,历代题咏不少;1984年被列为 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惠州的 老百姓常于农历12月5日朝云生辰日 拜祭,亦有用民间做会的形式予以 悼念,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民俗祭奠活动。
苏文忠 公朝云墓志铭
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 钱塘人。敏而好义,侍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仅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之丰湖之上,栖禅山东南。生子遯,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麤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篮是依,如汝宿心,惟佛止归。
声明:本文来源吉林语言文字。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