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发髻(jì) 瞥见(piē) 黝黑(yòu) 意趣盎然(àng)
B.匿名(nì) 凄然(qī) 滞留(zhì) 藏污纳垢(hòu)
C.炽热(chì) 诘责(jié) 骤雨(zhòu) 深恶痛疾(wù)
D.吹嘘(xū) 佃农(diàn) 窒息(zhì) 丑陋可憎(zèng)
(解析:A.“黝”应读“yǒu”;B.“垢”应读“gòu”;D.“憎”应读“zē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荧光 愚钝 筋皮力尽 热泪涟涟
B.劳禄 燥热 任劳任怨 和颜悦色
C.崎岖 蒙味 杳无消息 微不足道
D.犀利 粲然 小心翼翼 引人注目
(解析:A.“皮”应为“疲”;B.“禄”应为“碌”;C.“味”应为“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C)
A.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他的这段孔雀舞真是跳得入木三分,连杨丽萍都动容不已。
C.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D.遵义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解析:A.“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指情节;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不能指跳舞;D.“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用来形容产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越来越多的遵义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前不久,毕节市举办了“骑行共享生活”的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自行车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C.遵义市“农业生态观光园”不但能养生休闲,况且能出口生态产品。
D.能不能切实提高遵义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遵义的关键。
(解析:B.动宾搭配不当,“主题”改为“活动”;C.关联词搭配不当,“况且”改为“而且”;D.两面对一面,删去“能不能”。)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中,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________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___的庄子了。“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 深远 玄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 玄远
C.玄远 怀远 淡远 深远
D.深远 玄远 怀远 淡远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B.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C.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D.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解析:D.“失调”“崎岖”后面的两个逗号应改为顿号。)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D)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B.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C.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D.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解析:A.比喻;B.比喻,夸张;C.设问。)
8.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
①多变的纹样幻化出生动活泼的个性,反映了苗族对大自然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②滇西南苗族蜡染几何纹样多,以几何纹、齿纹、菱形纹、十字交叉纹、带状纹为主,
③色泽清雅,表现出丰富、自然、和谐的美感。
④滇东北苗族蜡染自然物花纹较多,
⑤基调素雅,线条清晰,设计规整,整体构图简洁大方;
⑥具有悠久历史的云南蜡染,属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工艺。
A.⑥①②⑤④③ B.①④⑤②③⑥
C.⑥②⑤④③① D.①②⑤④③⑥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传记一般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文学性是其基本要求。
B.科举考试中应试不中叫“落第”。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C.《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D.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等。“神不散”是说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解析:A.传记的基本要求是“纪实性”。)
10.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且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作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红星照耀中国》中除了写众多的共产党领袖,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还花大量笔墨写了一些国民党的优秀将领。
D.《红星照耀中国》中对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军事策略、红军战士的生活以及陕北根据地的社会制度、货币政策、工业和教育等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
(解析:C.文中没有花大量笔墨写国民党的优秀将领。)
(二)诗文填空
11.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其二)]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描写了自己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的句子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二、阅读与理解
(一)古诗赏析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第12题。(共5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解析:B.“明媚秀丽”表述有误,应是雄浑寥廓的塞外风光。)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3分)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完成第13~15题。(共12分)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 颓:坠落
(4)沉鳞竞跃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1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2分),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1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6.简要概括导致“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两件事。(2分)
匿名信事件(1分),看电影事件(1分)。
17.“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句中特意提到“我”的原因是什么?(3分)
强调“我”也是中国人(1分),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2分)。
18.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填空。(2分)
“在那时那地”是指上霉菌课,在讲堂里看电影时,“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是指决定弃医从文。
19.选文最后一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纪念藤野先生的?(3分)
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每点1分)
(四)现代文阅读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4题。(共13分)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劝说,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上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碴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20.选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母亲为父亲刮背——“我”背父亲去看病——“我”为父亲擦背,表现了父子情深的主题。(3分)
21.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2分)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
作为长年在外的儿子,能有机会做点孝顺父亲的事,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补偿,所以内心感到踏实而欣慰(2分,意思相近即可)。
22.文章第⑥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3分)
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突出了父亲以前的壮实,点明了“我”伤感的原因(1分),深化了“父子情深”的主题(1分)。
2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语言描写(1分)。父亲朴素、轻松的话语里包含着对儿子无限的疼爱之情(1分)。
24.以文章第⑫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3分)
这一段主要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父子情深”这个主题(1分)。例如语段中“慢慢扶”“轻轻……脱”“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等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父亲照顾得非常周到,表现了儿子对父亲无微不至的爱;同时文中对父子二人对话的描写,表现了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谅(2分)。
三、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主题为“诚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答题。
25.【材料探究】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意。(3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季子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经死了,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坟前的树上,然后再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我10天前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信,守信用。
26.【观点论辩】据报道: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80字以内。(4分)
【示例一】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
【示例二】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4分。言之有理即可)
27.【对联续写】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续写下面的对联。(3分)
上联:做人有道唯诚信 下联:【示例】处世无奇但善良
四、作文
28.(一)话题作文
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说明句子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毕。这正如生活一样,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其实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个逗号,后面的路还很长……
请以“逗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二)半命题作文
雏鹰只有离开温暖的窝巢,才能鼓动翅膀去搏击那变幻莫测的风云;马驹只有离开舒适的围栏,才能扬起铁蹄驰骋于烽火连天的疆场;孩子只有离开父母的呵护,才能逐渐独立踏上漫长的人生征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以“成长离不开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内容紧扣话题,立意正确,思想健康。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作文略
●●● END ●●●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伊人频道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