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考记叙文最全的考点和答题技巧

点击关注 👉 伊人频道 2021-10-25




感谢您关注伊人频道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点击标题下方"伊人频道”关注我们,即可获取教育经验、方法、初中语文学习资料等,每天与您相约!这次伊人老师整理的是统编版语文寒假学习资料,便于大家随时随地打开查看阅读,欢迎转发收藏。


(点击文字,即可查看)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寒假预学案汇总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寒假预学案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寒假预学案汇总


部编语文七年级知识汇总(1月整理)
统编语文八年级知识汇总(1月整理)
统编语文九年级知识汇总(1月整理)




记叙文阅读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中的精读部分常常令学生们头痛不已。今天,我们从出题人的角度来看一看,考试的时候,他们究竟都是从哪些角度设置题目,而我们应该怎么来应对这些题目。


一、 在题目上设题:


1.问题目的含义:从表层义、深层义、蕴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题目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角度外,再从结构上考虑是否是线索。

二、 在情节上设题


1.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2.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 概括情节的变化:

这类题大致有三种情况:

(1)有提示性填空

(2)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

(3)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

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在人物形象上设题


1.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评价人物形象

  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限制。

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加以赞美。语言要简洁,优美,富有激情。

4.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

四、在记叙顺序上设题


常考倒叙,插叙的辨识和作用

倒叙的作用:设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插叙的作用:交代什么内容,使文章内容更详实,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等。

五、在词语上设题


思路:解词+内容+情感。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语言组织:这个词语意思是……,强调(突出、写出)了……,表达了……的情感,或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的依据。


六、在句子上设题


1.重点句子理解(作用)

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等)的作用。有利于突出……。(往主旨上靠拢)

2.描写句理解(作用)

(1)人物描写句答题思路同

(2)自然环境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的景物特征,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3)社会环境描写句

思路: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社会……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了下文……情节。(推动了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叙事描写作铺垫)

七、在段落上设题


同句子理解(作用)一样。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

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

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

 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画龙点睛,升华主旨。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使文章完整,浑然一体。

八、在表现手法上设题


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

(1)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7)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九、在语言特色上设题

可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回答。

(1)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在表达方式上设题


记叙文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1)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十一、在文章内容(中心)设题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十二、作批注或填写读书卡片。


 1.自己去发现文章中美的词语、句子、段落、手法等。批注可以从语言、情感、写法、感受、联想等方面入手。批注更讲究语言文采,可引用成语、名句,多用对偶、排比等。

2.按各项要求在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三、在阅读收获或感受上设题


看是主观题,实则有倾向。任意挥洒也可,但更要关注作者的倾向和意图。与作者站在一边,作者的意思就是最保险、最稳妥的答案,只是让你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而已。

注意语言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晰,简洁有文采。(可引用成语、名句,多用对偶、排比)


鼠年大吉


声明:本文来源于部编版中学语文。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

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统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汇总(1.13.整理)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汇总(7.5.整理)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汇总(1.14.整理)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汇总(7.5.整理)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汇总(1.15.整理)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汇总(7.6.整理)班主任、家长学习资料汇总(上)(7.6.整理)班主任、家长学习资料汇总(下)(1.16.整理)初中名著知识汇总(1.12.整理)2020中考语文知识汇总(上)(7.7.整理)2020中考语文知识汇总(下)(1.17.整理)古典诗词古典文学(1.19.整理)传统文化知识汇总(12.17.整理)初中作文指导和作文素材 (1.18.整理)学生习作(11.5.整理)
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目录(7-9年级完整版)寒假预习 | 部编版七下、八下、九下电子课本完整版初中语文新教材指定阅读名著,寒假读起来!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2018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电子课本)




长按扫码关注,2020鼠你好运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

欢迎收藏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觉得内容不错

点个“”分享给更多人



  更多学习资料,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