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江特色村寨丨大歹,山脊上的仙景琼阁

掌上从江
2024-08-26




(一)

沿都柳江畔的321国道走来,在距离从江县城20公里的地方,朝山岭上望去,有一个吊脚木楼错落有致紧贴山边的村子,这就是大歹苗寨。

大歹苗寨全景(陈光标 摄) 

“大歹”这一称谓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大歹苗语叫“歹罗”,“歹”是苗语的“袋子”,来源于先前他们在高增居住的地貌形象。“罗”有“大”和“老”的意思。“大歹”即“大袋子”。人们将大歹、上歹和归丹统称为“八百歹”,即有八百户的聚落,是有着共同历史和文化基因的族群。大歹是“八百歹”的主要部分,全村有287户2047人,全是苗族。村子分为养告——苗语的老寨、摆讶——苗语那边坡住的寨子、干耸——苗语山脚下的寨子、嘎德——苗语大寨下方的寨子、松用——苗语坳上住的寨子、引九——苗语荷木山梁上的寨子、杜扔——苗语李子树那儿的寨子七个自然寨。养告是老寨,其余的统称为新寨,是由老寨蘖分而来的。其中摆讶又称戴家寨,其居民都是戴姓人家。

大歹芦笙节(陈光标  摄)

大歹坐落在都柳江北岸海拔600余米的山脊上,房屋依山而建,沿着山脊顺势延伸,古朴典雅。房屋之外,是一排排遗世独立的禾晾。当秋天来临,一排排禾晾挂上了沉甸甸的金黄糯禾。晨起的时候,雾气隐去了村脚的草木,纯净的阳光初染村庄,放眼望去,就仿佛看到了那似幻如梦的仙山琼阁。这里青山环抱,梯田叠绕,古木苍翠,风景宜人。走进村庄,只见鸭鹅处处,牛羊成群,两三少年男女无忧无虑地在寨边古树下荡秋千。顺着“咚咚”由远及近悠悠传来的捣布声望去,只见三五年轻妇女或少女,身着独特的民族着装,或在木屋下棰捣着染晒好的布,或是坐在屋边大石上,有意无意地舞弄着手中的针线。他们神态安然,自得自乐。

(二)

大歹是从江县丙妹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只有潘、戴两个姓氏,除摆讶自然寨全部姓戴外,其余都姓潘。起初除了潘、戴两个大姓外,还有杨、李、韦、蒙等姓氏。后来归附大族潘氏而改了潘姓。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大歹苗族迁入从江县境的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根据口耳相传,他们的先祖“娘纠鲁,学纠乐”,溯清水江西进到达凯里一带,后又向东翻越雷公山到达榕江一带生活过许多年,后有一支苗族顺都柳江而下抵达今大融、小融一带,再顺山脊上攀到大山谷里生活,这就是现在的戴氏家族,戴氏是最早开拓大歹的苗族,应该说,他们是最早在从江境内定居的一个民族之一,大约在宋元时期便入住了。

大歹苗族博物馆(陈光标 摄)

另有一支苗族由都柳江北上抵达今天从江县城一带,后进入今天高增、銮里一带开寨居住,今天的高增侗寨便是苗寨最先入住的。苗族将自己开辟的寨子叫“歹”,这是根据寨子的地型取的——像口袋似的山谷。之后,有侗族陆续迁居高增,苗族与侗族在此相处了很多年,终于爆发了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这些苗族被迫放弃自己开拓的家园,沿都柳江上溯进入东岸的高山之脊,和率先进入山谷的戴姓苗族一起生活。于是,他们选择在另外一个大山头定居,这个山头便是今天的大歹大寨的三组和五组。由于是从“歹”迁徙而来,为纪念自己的祖居之地,他们又将自己的寨名也定为“歹”,逐渐发展成大寨后,便又有了“歹罗”之名。高增地形是一个朝上的口袋,而大歹苗寨却是一个朝下的口袋了。后来又有一支在今天大融砖厂一带生活的苗族与侗族发生矛盾后上迁进入大歹,这就是大寨的五组。如今,大歹苗寨的人们依然称高增侗寨为“歹”。

(三)

大歹,因隔绝而纯净,因远离而悠然。这里仍然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农耕文化。因此,有人将它称为“山脊上的非遗走廊”。2019年,大歹村被成功列入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歹节日(陈光标  摄)

这里最摸得着、看得见的是木构建筑。

都说侗寨才有鼓楼,其实不是,苗寨也有,大歹大寨这里就有两座鼓楼。所不同的是,鼓楼不在寨子中央,而是一个在寨头,一个在寨脚。据考证,都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鼓楼一楼有大门,二楼有火楼塘,塘顶有大木鼓。鼓楼建在寨头和寨尾,是因为过去,大歹曾经多次遭到匪患和外族入侵,修鼓楼是为了加强寨子防卫。二楼火楼用于值岗人员烧火取暖,楼上的大木鼓用来报警。当然,鼓楼也可以用来报平安,过年时击鼓表示平平安安进入了新的一年。

这里的民居,以木质建筑为主,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地顺延着山脊铺开。房屋一般有两层,是用当地盛产的杉木建成,楼脚有支撑柱,粗壮结实。吊脚楼占地少,而通风干燥性能好,是苗族先祖们长期摸索创造出来的建筑智慧。

这里还有两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建筑,那就是禾晾和禾仓。禾晾主要用于晾晒粮食,当收获季节到来时,每家每户都会选择寨边日晒时间长、通风良好的地方,起牌立架,专门用作晒禾穗和小米、糁子穗。禾仓往往建在寨子四周,考虑的是安全防火。秋天,人们将谷物收回,晾晒好后,就搬进禾仓里去储存,待有食用需要,再去开仓取回。

这里不仅有独特的民居建筑,还有独特的民间工艺。

大歹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长期的颠沛流离和与大自然不断地斗争中,始终把刺绣作为一条联接民族的纽带。大歹苗绣大多取材于历史、神话、自然和生活等方面。在大歹,对一位女性智慧的衡量标准,首先,看的就是看她的刺绣技艺和制作服饰水平,而织锦是当地苗族姑娘必须修炼的“功课”。织锦花带在服饰中大面积使用,大歹苗族织锦纹饰题材广泛,花草鱼虫、山川河流等独具特色。

染布是当地一项古老且充满魅力的传统技艺,染布分为枫香染和靛青染,所染的布一般都是自己种棉,自己纺纱织成的布。染布工艺自古以来就与蓝靛草这种植物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春天,人们将蓝靛草栽进地里等到长好后,就割来放入大木桶或自家的蓝靛坑里,让其发酵成熟,再加入石灰反复搅拌等充分混合后,让其沉淀,再将上面的清水倒出,制成蓝靛泥。染布时,将蓝靛泥取出,配适量的水放入大缸,加入酒及土碱等原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化学反应制成墨绿色染液。当染液“生”成后,就可以开始染布了。染布常常要染十几到几十遍,当土布染到一定的颜色深度后,就要将布浸泡在牛皮的煮液中上浆,然后捞出用木锤敲打,捶打的过程中还要涂抹蛋清。如此反复染色、晾晒、捶打、上浆,历经数道工序的循环,才能得到色彩饱和且微微泛光的亮布,之后才能做成衣服。

在大歹,织锦和刺绣、印染、银饰一起,被广泛用于当地苗族服装的构件和饰物,从而营造出千姿百态、华丽美观的苗族服饰。

这里还有神秘的习俗。

独具特色的大歹苗族寨门鼓楼(陈光标 摄)

有人说,苗族是最不忘祖先的民族,虽然早早就从树上下来了,但还与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的确,大歹的村头寨脚都是参天古树;大歹的大山,也都是林木苍翠。在大歹,苗族有一个传统风俗:把树当神来敬仰。他们说“生靠树养、死靠树埋”,他们受尽了树的恩惠。

除了树,这里还有一件事物很值得大歹人敬畏,那就是“窝堆”。“窝堆”是苗语音译过来的,意为祖母神,是守护村寨土地的守护神。每当逢年过节、集体外出参加重大活动,都要先到“窝堆”举行祭祀活动,祈求“窝堆”护佑。在大歹,“窝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究其原因,有人说,这是母系社会的遗物。但更多的人认为,就像将树作神来祭拜敬仰一样,苗族是个知恩记恩的民族,他们觉得生命从先人一代代延续而来,已将祖先敬仰为神,并认为他们即使远离了自然世间,灵魂一定还在某个地方停留着,护佑着一代代繁衍;而血肉之躯更是从母体生命获得,对母性更加崇敬有加,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有的人可能敢于得罪父亲,但你看不到得罪母亲的事。“窝堆”反映出来的是大歹人知恩怀远的民族信仰和认知文化。

迎接节日的大歹人(陈光标 摄) 

除了独特的民居、服饰工艺,以及神秘的文化信仰,这里还有蕴藏着民族文化精髓的苗歌,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果你来的是农闲时节,或正好赶上节日,你会看到老人三五一群的在桌边喝酒,唱着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歌;你也会看到声势浩大的芦笙舞蹈,他们那千转百回的舞步多像祖先那逶迤而来的迁徙脚步。

(四)

大歹距离从江县城并不算远,但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不过,现在已蝶变成一处3A级旅游景区。水、路、电都已不是问题了。2020年,在省交通运输厅的强力助推下,一条连接321国道到大歹的二级旅游公路顺利完成,公路顺着山脊蜿蜒而上,直通大歹苗寨,从大歹到县城的路程已仅用40分钟。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歹村以旅游扶贫为牵引,依托苗绣、苗歌、苗俗庆典、木构工艺等苗族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了“看得见绿水青山、记得住美丽乡愁”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歹苗族禾仓酒店(陈光标 摄)

这里有接待站,接待房就设在路口。这里有“乡愁驿站”,陈列着农耕文明留下的物件。这里有独具特色的禾仓旅馆。目前,可容纳20人住宿。仓下是用于乘凉赏景的廊庑,上面是休憩的宿舍,于其中就寝。清晨,当您在自然睡醒后睁开双眼,如诗如画的美景便会即刻呈现在眼前。另外,这里还有即将建成的可容纳二三十人居住的民俗民居。这里还有云上鼓楼会议室,可开展30人的小型会议。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农耕文明留下的深深痕迹,找到祖先们在与恶劣环境斗争中攒下的生活经验与生存哲学,看到那支撑着族群艰难走来的精神信仰,找到那萦绕着久久不散的亘古乡愁。(通讯员 马昌辉)



推荐阅读

1.从江县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见实效

2.从江:水稻田间管护忙

主办单位:从江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敏 吴燕珍

编审|袁丽娟 

主编|张   琪

总编|吴德军
掌上从江
☆☆☆☆☆☆☆☆☆



从江最权威新闻资讯平台
一个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微信ID:zscj99............................投稿邮箱

cjxwxcb@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掌上从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