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怎样和孩子谈论生死

2016-08-28 母语教育领导品牌 亲近母语
晓语说
当四五岁的孩子问:“妈妈,人为什么会死?”或者“人死了以后会到哪里去?”通常父母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态度:一种是制造一个保护网,不让孩子接触这类信息。甚至会跟孩子说,我们爱的人或者爱我们的人不会死。另一种则认为,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电视、互联网的便捷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关于灾难的消息和图片,所以儿童接触死亡这个概念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所难免。那么,身为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讨论这类问题呢?

我们怎样和孩子谈论生死 

叶立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是一个人人避讳的字眼。不少家长总绞尽脑汁地跟孩子回避对“死”的描述。然而,避谈死亡不利于孩子养成正确的生命观,也给社会上屡屡发生的淡漠生命、草率轻生等恶性事件埋下了祸根。 家中有长辈过世,若家长没有正面告知孩子,孩子可能对死亡形成恐惧,日后面对亲近的人过世往往反应过度,难以走出痛苦。有的孩子还会认为亲人过世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产生罪恶感与内疚感。因此,当孩子问逝者去哪里时,家长应按照孩子的年龄特质以及与逝者的关系来回答。 怎样跟孩子谈论生死,要依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来谈。匈牙利心理学家纳吉等将儿童对死亡概念的年龄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一,3岁以下的儿童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常会产生分离焦虑;第二,3~5岁的儿童不了解死亡是普遍的、不可逆的,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或可以复活的,甚至认为自己更乖一点,死去的家人就会回来;第三,5~9岁的孩子已经了解到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会用拟人方式来看待死亡,比如他们会认为死亡是被鬼差抓走;第四,9岁以上的孩子已能正视死亡。
平时家长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解释时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
平时家长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比如孩子饲养的宠物过世,父母可借机跟孩子说:“狗狗过世了,但我们很感谢狗狗在世时的陪伴,咱们一起祝福狗狗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生活得很好。”还可告诉孩子,因为我们对狗狗有爱,所以我们会难过悲伤,无需故意忍受、逃避悲伤。善用这样的教育机会,孩子今后面对死亡时就容易用正向态度来面对,还可以让孩子更珍惜活着的时候,用有限的生命做一些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事情。 当孩子问起生与死的问题时,要立即告诉孩子。最好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比如孩子的房间,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同时问问孩子为什么这么问,想知道些什么。解释时要简洁清晰,不必过度谈论细节。孩子年纪越小,解释要越简单。不要跟孩子说过世的人是睡着了或去旅行。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觉,担心自己永远醒不过来;或担心父母去上班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有时,孩子可能会莫名其妙哭起来,问爸爸妈妈会死吗。这时,家长不要过于焦虑,要知道孩子开始对死亡有概念了,他们害怕分离。把孩子抱起来或牵着孩子的手,跟孩子说,无论怎样,爸爸妈妈都爱你,不会抛弃你,而且爸爸妈妈身体很健康。 爷爷奶奶过世时,通常是儿童第一次与死亡接触。他们第一次经历失去亲人,或者第一次看到父母公开哭泣。祖父母通常是儿童生活中无条件的爱与照顾的来源,更容易产生深深的失落感。此时可抱着孩子或拉着孩子的手,让孩子有一种被照顾与抚慰的感觉。对孩子说:“爷爷过世了。感谢爷爷对我们的爱与照顾,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快乐地生活。虽然以后看不到他,但是他对我们的爱还会存在。我们想他时,可以写信告诉他。”这样做,能让孩子直接面对家人的死亡,同时教导他说出心中的爱、感谢与祝福。家长也可以教孩子用写信或画图的方式跟死者对话,平抚及宣泄孩子的感伤与难过。

别高估了孩子的认知和理解
儿童怎么理解死亡?怎么面对死亡?这和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情感发展都有关。所以,父母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以根据他们的发展特点给予不同的解释。 研究表明,对于死亡的理解有5个要点:1. 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事物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2.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物体都最终要死亡。3.终止性。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机体过程、思想和情感,都会因死亡而终止。4.适用性。死亡只适用于有生命的物体。5.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机体功能的破坏。 如果父母没有针对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尽管“科学”地去解释,但是无法被儿童所接受。比如,三四岁的小朋友问妈妈,死了去哪里?妈妈实事求是地说,死了就埋在地下。成人知道人死去所有生命功能停止了,但是小朋友没有理解这个概念,他不能明白死亡的终止性特点,听到妈妈这么解释,就觉得很害怕,他会觉得埋在地下黑黑的,好可怕!所以他可能会哭着说,我不要死掉。妈妈不明白他的内心感受,误以为他只是无法接受死亡,就又解释:每个人最终都会死去。这是客观规律,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三四岁的小朋友也无法理解死亡的必然性特点,他只是觉得死了要被埋在地下,黑黑的很可怕,所以死亡很可怕。所以,不顾儿童认知特点而强行“科学”地去解释死亡,并不能被小朋友所接受,而且他的疑问也没有得到解决。

别低估了孩子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积极地结合周围的人或者书、电视等传播的一些观念和信息,随着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不断构建自己对死亡的理解和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孩子理解死亡的道路可能都是不同的,有个体差异、文化差异,甚至宗教差异。 而且研究表明,没有必要把科学和宗教相对立,而是帮助孩子把科学和宗教两方面的知识融合起来。父母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做出解释,效果是最好的。只有对儿童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才有助于他们对死亡有真实的理解,并且帮助他们在丧失亲人后能够应对悲伤等情感。

随着他的年龄给出不同的回答
孩子的认知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不断在发展,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多,他们不断构建和整合对死亡的理解,死亡的理解逐步丰满和深刻。其实我们回想自己对死亡或者生命的理解,并不是小时候大人跟我们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然后一直不变。我们的理解随着时间和阅历在不断改变。 每个孩子理解死亡的道路可能都是不同的,有个体差异、文化差异,甚至宗教差异。孩子四五岁的时候,跟他们解释:“妈妈现在不会死,妈妈要活很多年,然后要看着你长大结婚,等你有了孩子,我就当奶奶了。”他们会觉得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所以就不会觉得害怕了。 当他们五六岁的时候,能够理解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的区别,也可以学习生命的不同阶段,比如植物开花、长叶子、结果、最后叶子变黄会掉下来。青蛙从一个卵发育成蝌蚪,然后变成青蛙。如此他们就能很自然地接受,死去的生物被埋在地下,它们在泥土里逐渐腐烂,却为植物提供了养分,孕育了新的生命。这时,他们对死亡的理解又进了一步。此时,我们可以跟孩子解释,虽然人会死去,但是亲人会怀念他们,把他们记在心里。当孩子看到墓地上有很多鲜花,我们可以解释:“人们去世以后被埋葬在这里,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会很想他们,每当想他们的时候,就把鲜花放在他们的墓前。”孩子会理解,死亡可以带走亲人,但是不会带走我们的爱。死亡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孩子通过认知,生活阅历和思考,逐步充实对死亡的不同角度的理解。所以,不必急于一时对孩子科学地解释死亡,不同年龄的孩子要不同对待,不要把针对十几岁孩子的解释去解释给四五岁的孩子听。

了解生命的过程激发内心对生命的珍爱
在进行死亡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进行生命教育。对生和死的理解是无法分割的。只有理解了生命的可贵、脆弱,才能充实对死亡的理解。比如,在美国,孩子在学前班的这一年里要学习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而且要做一个生命发展形态的科学项目。他们学习不同生物生命发展的进程。另外,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养一种动物来配合这个科学项目。有的班级养蝴蝶,从毛毛虫养起直到化蛹成蝶。有的班级孵小鸡,观察鸡蛋里的胚胎变化,观察新生的小鸡宝宝怎么啄壳而出,还给每个鸡宝宝起名字。在照顾小鸡宝宝的时候,他们见证了新生命既珍贵又脆弱,需要呵护,也见证了新生命的顽强和茁壮成长。他们不仅仅学习生命发展的过程,还能激发内心对生命的珍爱。
(文章来自新浪博客:叶立华读写工作室)
作者简介
叶立华,网名:一路轻歌。曾任教于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两度进入又离开体制,现创立独立语文读写工作室,专注于个人业余写作、课程开发及学生阅读写作素养、家庭教育与阅读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章精彩内容孩子都有一双清水洗过的慧眼请不要轻易对小孩说价值判断七夕夜,给孩子讲讲爱情0-12岁,为你的孩子制定自然教育计划“盗火者”校长给你讲“好爸爸的四堂课”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转发并分享到朋友圈~

如果您有任何与儿童阅读、母语教育有关的问题和困惑

欢迎添加晓语微信:qjmyxiaoyu

我们一起亲近母语!


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儿童阅读•母语教育•传统文化投稿:qjmygfwx@126.com微信号:qjmygf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