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访谈|陈鲁:养育是一道探索题
天性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类共有的特质。另外一种天性,指的是个体差异,孩子天生会有一些不同。
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培根,他做了一系列追踪研究,发现人们的大脑里面有一个信任核区。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一无所知的。当他看见了一样东西、一个人,他首先要判断这个东西是危险的还是不危险的,应该怎样反应。该给这个东西、这个人贴一个什么样的感情标签。所有的孩子都会做这样的工作,但是有的孩子会特别警觉,这就是个体差异。跟踪研究发现那些高度紧张、敏感型的孩子到了4~7岁的时候,大多是比较腼腆、怕人、害羞的样子。再跟踪到十几岁,发现如果这些孩子生长在持续稳定的家庭环境中,他会有所改变。
将这个结论和6大心理能力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我们为他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持续关爱、交流,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自主。这是一个人的办事风格,自主的人会主动有想法,有了想法以后会主动去实践,可以说这种风格在6岁之前基本上就可以定型了,只不过等孩子长大以后,他会把这种自主的意识运用到别的事情上去。
又比如安全感、依恋关系,有太多的研究发现,在6岁以前安全感特别重要。
再比如爱心、同情心、道德感也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发现,其实孩子天生就有这种美好的倾向,如果在他的人生伊始,人为地消灭了这些美好的倾向,以后再恢复其实就变难了。
(2)6岁以前还需要培养一些比较复杂的本领。
除了这个年龄段会形成一个人的风格以外,6岁以前的重要性还表现在需要培养一些比较复杂的本领。比如口语、表达能力。
6岁之前要培养出喜欢交流的风格。具体表现在,能倾听他人,也愿意表达自己。在口语表达上,无论是量,还是质,或者表达速度,都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这里的水平是针对6岁的孩子而言的。我们当然不可能希望一组6岁孩子的表达能力比16岁的孩子还要强。我这里说的意思是,在大脑这个生理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让6岁孩子达到最高的水平。
(3)发展是毕生的,并不局限在6岁以前。
比如自我意识。其实人的自我意识是毕生发展的,成年人也需要继续了解自己,不断地学习新东西,给自己造成挑战等等。再比如,6岁以前孩子们会有基础的道德感,但是6岁以后,会碰到更多新的人、新的事。当道德感发生冲突的时候怎样解决?20多岁的时候去了一个新的国家,遇见了新的文化,当文化产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对自己进行定位?这些,都是需要一辈子学习的事情。
很幸运,女儿平安地到来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决定,绝对是一次挑战。那个情景迫使我们思考:“你觉得孩子的意义是什么?”“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传统的思路来考虑,孩子应该是健健康康的;还应该是一种投资,等我们老了以后,他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回报;或者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很高层次的互动,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做了那个决定,也就代表我们差不多已然认定,无论孩子带给我们什么,无论他在各个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他都是一个生命,他有他独立的价值。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他天生的、有残疾的、生理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帮助他获得最大的幸福和发展。这次决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次没有正确答案的挑战。
女儿的哭声让我意识到,在美国家庭里,家长从来不说“我不爱你了”,他们认为爱是独立的,行为也是独立的。但是在我小的时候,在中国文化里,家长常常会这样说。
这句话,到底对还是不对?我有点想不清楚。晚上睡觉的时候,女儿跑到我床上来,抱着我说:“妈妈,我已经很努力了,尽自己最大努力了,我不是完美的。”听见女儿喃喃的语句,我知道我的话对她有很大的震动。
后来,我又想了很久,我认为,当时我的情绪是合理的,但是我说的话不对。不是“不爱你”,更好的一句话应该是:“你这样做不对、不公平。我们已经很累了,辛苦给你做饭吃,但是你对我们不尊重。”
在这样的思考里,我为无解的问题增添了答案。因为我又找到了一个大原则。那就是公平和尊重。我要尊重你,你也要尊重我。而不是轻易地吓孩子:“我不再爱你了”。
儿童阅读•母语教育•传统文化
投稿:qjmygfwx@126.com
微信号:qjmygf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