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中国抗战第一枪的,竟然是这个做过土匪、还当过“汉奸”的河北人!
笔下河山,胸中家国。
1931年9月18日傍晚,
日本关东军污蔑中国军队炸毁铁路,
向驻守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第七旅发起攻击,
由于执行张学良不抵抗命令,
北大营逾万名守军
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关东军步步紧逼,
东北军节节败退。
9月19日,沈阳沦陷,
9月19日,长春沦陷,
9月22日,吉林沦陷……
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这就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前夕,
张学良在东北的正规军保守估计约40万人,
还拥有200多架新式飞机,大小舰只21艘,
而日本关东军总兵力才2万人,
其中正规军只有1万人。
如此悬殊的战力,
最终却换来生灵涂炭的结果。
正是因为当时一路的“不抵抗”,
少有的“抵抗”才显得悲壮而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身份特殊的抗日将领。
他出身土匪,还“当过汉奸”,
因为抗日战绩卓著,被日本人称为“东洋拿破仑”,
还被毛泽东当面夸赞“精神值得敬佩”。
他就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
民族英雄马占山
当时,坚决抵抗的马占山虽然远在黑龙江,
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
乃至全国上下都为马占山鼓掌助威。
1931年的《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
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香烟。
还有一句话非常值得注意:
“愿人人都学马将军”。
这句话是上海青帮大亨黄金荣所提。
▲马占山牌香烟广告
马占山将军香烟一经上市,
上海一带的人们纷纷争先购买,
就连一些不吸烟的人也买回几包留作纪念,
以至于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抵抗!战斗!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
中国人有且只能有这一个选择!
1
土匪将军临危受命
马占山祖籍河北丰润县,
1885年出生于辽宁怀德(今属吉林)县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从小为地主放马,
练就了一身优秀的骑术。
19岁那年,
他不小心弄丢了地主的一匹马,
父亲卖了几亩青苗才把马钱还上,
没过几天那匹马回来了,
马占山就牵着马到地主家想要把钱拿回来,
结果反被地主羞辱他不老实还告上了官府。
性情刚烈的他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
到几十里外的哈拉巴喇山落草为寇。
▲马占山青年时期旧照
1904年,为攫取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日本与沙俄在东北进行了激烈交战。
目睹这一切的马占山倍感羞耻,
于是在战争结束后接受怀德县衙的招安,
成为当地游击队的哨官。
不久,他被东北军收编,
由于枪法娴熟,勇敢过人,很受赏识。
1926 年马占山做了骑兵第十七师师长,
后又升为骑兵第二军军长,
并成了奉系军阀的高级将领。
1930年马占山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官。
1931年9月,
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实施不抵抗政策,
东北军主力部队相继退入关内。
沈阳、长春、吉林相继沦陷后,
日本又准备大举进犯黑龙江省。
10月,张学良任命马占山
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黑龙江省军事总指挥。
这个时候,
马占山临危受命成为东北抗日最高指挥官,
摆在他面前的,
不是什么大好河山和前途无量的未来,
而是山雨欲来,剑拔弩张的危境。
1931年10月22日,
马占山代表黑龙江省,
发表了中国官方第一则抗日宣言:
“与此国家多难之秋,三省已亡其二,
稍有人心者,莫不卧薪尝胆,誓求危亡。
尔后凡侵入我省者,誓必死一战。”
2
他打响了抗战第一枪
1931年11月4日上午,
日伪军嫩江支队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
率先遣中队4000余人,
从江桥车站北进,
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进攻。
▲江桥抗战示意图
江桥准确的名字叫嫩江哈尔葛木桥,
位于吉林与黑龙江接壤的交通要冲,
是日本进犯黑龙江省城的门户。
马占山决心死守嫩江大桥,
保住这个唯一的屏障。
▲张竞渡
张竞渡是马占山的得力干将,
时任东北军驻江卫队团团长,
作为江桥抗战中的战地指挥官,
他率领着2700名战士在最前线抗击日寇。
多门二郎本以为会轻松击退中国守军,
可是他没想到,
中国人竟然抵抗得如此顽强。
张竞渡边冲边高喊着:
“不就是一条命吗?大不了不要了!
死也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军人这个称呼!”
在守军将士的顽强抵抗下,
日军先遣队进攻失败。
急于结束战争的多门二郎,
当天下午就调遣数架飞机和多门重炮,
再次向江桥发动进攻。
▲当年马占山在江桥与日寇血战
此时马占山来到了前线亲自指挥,
不少战士看到马占山来了,都很惊讶。
有的战士还说:“马将军,
这里危险,快走吧。这里有我们,
咱不会让日本人打过来!”
马占山拍了拍战士的肩膀说:
“战士在前线拼杀,
我马某在屋里坐着,难道我的命贵些?
没有这回事!我也是军人,
如果能死在战场上,
那我也满足了。”
随后,马占山拿起武器,
与战士们一起痛击日军。
▲重创日军的马占山部官兵
在这一场战役中,
中国军队伤亡1850余人,
毙日伪军2000余人,
嫩江桥上的日军几乎被全歼。
这也是抗日战争打响之后,
我们打的第一次歼灭战。
为什么叫“全歼”?
这场战斗在日本的报道中只有两个字:
“全灭”。
日军损失惨重,撤回南岸。
随后又集结3万余人,
外加3个伪团及各种轰炸机。
而马占山兵力只有万余,也没有好武器。
敌众我寡,又没有支援,
马占山守军伤亡惨重,
不得不且战且退。
19 日上午,日军集中主力直扑齐齐哈尔,
守军拼死抵抗,
终因双方力量太过悬殊,弹尽粮绝,
被迫回撤,江桥抗战至此结束。
23 日,马占山到达海伦,
成立黑龙江省抗战政府,宣布继续抗战。
江桥抗战虽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
这是虽败犹荣的一战,
是日军“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
它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也让马占山成为了全国人们心中的英雄。
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
特意创作了《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
诗中盛赞马占山: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上海音乐家协会也专门为黑龙江守军
谱写了《马家军之歌》。
马占山的名字,随着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全国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
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省抗战。
上海、哈尔滨等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组织“援马抗日团”,参加抗日队伍。
3
民族英雄“倒戈”日本
为顺利建立傀儡政权,
日本方面开始对马占山进行诱降政策。
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亲自出马,
希望前去与马占山会谈。
马占山在电话中明确拒绝,
并警告称:“黑东民气甚盛,
日军官切勿前来,
否则发生意外不负责任。”
并强调现在“无有直接交涉的必要”,
也“无须彼此会谈”。
▲板垣征四郎,日本甲级战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策划者。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但日本人仍不死心。
12月7日,板垣征四郎率领顾问,
哈尔滨特务机关等成员
及日、英、法、德等国记者一行,
在汉奸赵仲仁的导引下,
不顾马占山的反对,强行过江会谈。
当时,马占山部的处境十分艰难。
一方面是日伪军的飞机、大炮的军事威胁;
另一方面,外面谣传马占山已经和日寇同流合污,
部队内部人心涣散,马占山进退两难。
▲《马占山之决战江桥》剧照
为保存部队实力,马占山同意进行谈判,
最终日本答应了他提出的三点要求:
不能有领土要求、
不得在黑龙江驻兵、
不得干涉黑龙江内政。
1932年3月,马占山出任
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及黑龙江省省长职务,
但他以不识字为名,
拒绝在任何卖国协议上签字。
从“抗日英雄”到“汉奸省长”,
马占山形象的巨大反差引起了全国哗然。
日本人并没有履行承诺,
在马占山上任第二天,
就发出公函称黑龙江一切事务不得擅自做主,
还要改编马占山的军队。
表面上马占山整日沉湎酒色、不理政务,
暗地里他却不断进行筹备。
马占山抓住国联
(注:《凡尔赛条约》签订后成立的国际组织,
二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调查团欲到东北的时机,
一面调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一面秘密布置军事行动。
▲马占山率部开赴抗日前线
1932年3月31日,
马占山将省盐款1400万元、税款300万元、
呼海铁路借款金票700万元一并提出,
还调集12辆军用卡车将战备物资、
重要文件和300匹军马悉数运走。
当了23天“汉奸省长”的马占山,
再一次踏上抗日战场。
▲马占山及其部属在黑河留影
4月7日他抵达黑河,
重新组建黑龙江省政府和军署机关。
他联合吉林的李杜、丁超和海拉尔的苏炳文,
组成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在哈尔滨设立司令部,自任总司令。
马占山又传令各县组织义勇军,
集中于黑龙江东部各县配合作战。
1932年,
由马占山指挥的抗日部队和群众达到了10万人。
1932年11月21日,
国联行政院开会讨论李顿的调查报告时,
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曾这样感慨:
“如果没有东北的直接抗战,
在国联大会上简直没有话可说。”
马占山领导的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分成三路与日军对抗,
经过五个多月激战,
伤亡惨重,无人支援,
马占山被迫退到苏联境内。
4
他把侵略者遏制在黄河岸边
1933年6月底,
马占山辗转苏联、波兰等地回国。
为了尽快回到抗日前线,
他找准机会到庐山拜见蒋介石请战,
结果蒋只给了他一个军事委员会委员的闲职。
1934年8月中旬,
无事可做的马占山搬到天津居住。
▲马占山在天津住过的小楼,位于湖南路11号
这期间马占山过得并不平静。
除了和在津的张作相、于学忠、
杜重远等各界要员保持密切的交往,
还要和天津公安部门配合,
随时防范日本特务的暗地里偷袭。
由于马占山积极主张抗日,
日本人早就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在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主持下,
日本特务川岛芳子、团伊玖磨(绰号“死神”)
在天津对马占山策划了一系列的罪恶阴谋。
▲马占山长子马奎
暗杀不成,就绑架马占山的儿子马奎,
没想到马占山登报与儿子断绝关系,
又让日本人计划落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马占山赴南京请命,
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司令,
参与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
1938年,马占山访问延安,
毛主席在欢迎会上称赞他:
“马将军年逾半百,
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
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1939年,流亡关内的
黑龙江省政府在陕西榆林成立,
身为省主席的马占山悲愤交加,
题写了“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
以表誓保国土的决心。
关于这四个字,还有一个典故。
马占山也曾为一本书题写过这四个字,
但在“河”字里的“口”字下端未写一横,
秘书提示说“河”字里还差一笔,
马占山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
这个‘口’不能关,等我打回东三省,
把小鬼子赶出去,再把‘口’关得牢牢地!”
为了“还我河山”,
马占山几乎是每战必亲临。
副官张凤岐曾回忆说:
“老将十天半月衣不解带是常事,
衣服里虱子滚成蛋也顾不得管,
打到哪里歇息到哪里。”
在1937年至1943年的七年中,
马占山与日伪的战斗共计数十回,
这使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
期间,马占山运用早年积累的游击战术,
屡屡出奇制胜,
在日军官兵中获得了“东洋的拿破仑”的别名。
挺进军也成为护卫中国大西北的一道屏障。
挺进军将士浴血奋战,
将日本侵略军遏制在黄河岸边。
▲和平解放北平
1945年抗战胜利后,
马占山被蒋介石授予上将军衔。
1949年底,马占山响应解放北平的号召,
劝傅作义放下武器,
接受和平,宣布起义,
让北平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1950年,毛主席邀请马占山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
马占山因患肺癌,未能出席。
同年,11月29日,
马占山病逝,时年65岁。
副主席李济深亲自为他送灵,
把他安葬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一代抗日名将就此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
▲位于北京万安公墓的马占山墓
“凡入侵者,誓死必一战!”
面对日本人的铁蹄,
马占山用这样的决心予以回击。
在“不抵抗”的阴影下,
他用响亮的第一枪,
点燃了全国人民抗战的热情!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
马占山用他的戎马一生,
书写着大大的“家国”二字。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屹立五千年不倒,
正是因为有无数马占山这样,
有血性、有担当的中国人!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0年前,超过30万中国同胞被虐杀。
这段屈辱的历史,
不忍触碰,却必须铭记!
我们铭记耻辱,更要铭记抗争,
十四年的抗战艰苦卓绝,
打出第一枪更是需要勇气与担当!
今天,我们所有中国人,
都应向勇敢开出抗战第一枪的
民族英雄马占山致敬!
英魂永在,浩气长存!
—THE END—
本文内容参考:中国国家历史、国家人文历史、大揭秘等;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系北洋之家原创,未经授权严禁私自截取、节选本公号内容,本公号保留追究盗用者版权责任的权利,请阅读转发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