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敦刻尔克:人民的逆行挽救了军队

2017-09-01 西山小宝 精忠蓝盔

文 / 西山小宝

 

能把战争带来的死亡和恐惧拍得如此安静且不压抑,可能只有诺兰的《敦刻尔克》。

 

9月1日,电影《敦刻尔克》在全国公演,首场的时间选择在深夜的0点,但仍没有挡住观众的热情。

 

跟中国的红军长征一样,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时期欧洲最著名的战略转移。两者都是在不敌强手,作战失利的情况下,被迫做出了战略决策。两者都损失巨大,红军刚出苏区,仅湘江一战就从8万人锐减到3万,敦刻尔克大撤退虽然撤出了33万人,但也付出了近3万人阵亡,4万人被俘的代价。当然,敦刻尔克和长征一样,在危机时刻挽救了军队,并最终走向了胜利和辉煌。


 

这样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大师为它拍一部电影。影片基于观众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了解,没有用冗长的铺垫来赘述前因后果和战略决策,非常明快地省去前戏直奔主题,通过指挥官、空军飞行员、民船父子、法国逃兵四条线索,简单切换,交替讲述,切口很小。

 

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英国强大的国防交通动员能力。为了把40万军队撤离到英国,英国人几乎动员了全国的民间船只,除了军舰之外有800多条。正是这些不分吨位、形状各异的船只,克服了军舰吨位大容易遭受空中攻击的危险,成为了撤退时的主力军。


 

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在撤退的洪流中,英国人民完成了最壮丽的逆行。正如影片中英国上校看到满目的民船驶近时,问海军将军:海上来的是什么?将军回答:是祖国。

 

而导演诺兰似乎又特别擅长讲这样的故事,他没有一点煽情的色彩,在很多中国电影里应该振臂喊口号的节点,诺兰处理得如同一杯凉白开。

 

当英国民众接到国防部的征用命令后,老人、少年和女人们,开着自己家里的渔船、游艇、交通艇,带着面包和红茶出时,如同当年淮海战役中推着小推车拥军支前的老区人民。

 

正是这800多条吨位甚至不到10吨的小船,成功避开了德国人的空中打击和群死群伤,冲滩转运,才创造了一天最多转移3万多人的奇迹。

 

事实上,战争中,民众逆转战略态势,决定战争胜负的案例并不少,民众对军人的支持,往往使军队士气大增。当年游过苏州河到达四行仓库的小女孩,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的军事家和毛泽东同志对人民战争的认识就非常深刻,兵民是胜利之本一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只是诺兰在影片中,没有泼墨去描写决策者的英明,军队的英勇,而是把其中的一条平行线索,交给了英国民众。


 

甚至为了突出人民的逆行,《敦刻尔克》对军队的描写显得淡化、薄弱,镜头中的盟军士兵,在战争的煎熬中显得疲惫而狼狈,他们甚至已经懒得去主动防御来自德国空军的扫射和打击,悲观失望,呆若木鸡地爱咋咋地,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密集的排列在防波堤上等待起运。

 

还有的军人,精神已经接近崩溃边缘,有的投海自尽。


 

这些都有别于传统影视作品中军队和军人,不那么高大威猛,盟军之间也貌似有亲疏远近,可能让一些民粹主义者看来还会有损军队形象——但也许这就是战争的真实和残酷,疲惫的士兵可能就是没有后方民众更镇静。

 

而诺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直白地去描述战争的血腥,没有喷涌的鲜血和遍地的残肢,甚至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观众自己通过影片中军人、民众对生死的淡定,来读懂什么是战争。


 

另外,这部影片中没有讲述爱情,也没有生死不弃的女友或傻乎乎的女记者。

 

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历史重大题材和军事题材影片,因为背负了太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进而不那么好看。就像很多人选择去看《敦刻尔克》一样,并不是为了去了解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而是想去看诺兰怎么讲好这一段历史故事。


 

影片的结尾,担心被民众责骂为懦夫的士兵们回到祖国,迎接他们的事民众递过来的啤酒和笑容,一名掉队的士兵登上了陆军指挥官最后的指挥艇,而海军的军官选择留下来,协助法国军队继续撤离。资料显示,虽然有4万法军被俘,但他们确实成功运走了2.6万的法国人。

 

如果说《建军大业》让我们回顾了革命成功的不易,《战狼》点燃了中国人的热血和激情的话,《敦刻尔克》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人民,更清楚谁养育了我们,谁是我们胜利的基石。诺兰这个西方人,也算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定制版纪念军帽,永不消失的集团军。 


定制版维和体能训练衫,纯棉透气,贴身吸汗。


原创文章回看:

我再说一遍,保障卡不是军人有效身份证件

南苏丹近期局势分析和对维和部队的影响

抚心礼可以成为我们的军礼吗?

南苏丹为何要怼维和部队,三句话告诉你原因

那些年,那些哭笑不得的维和故事

维和友军这8个细节,应该装到我们碗里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