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丨注意:银行转账新规刚实行5天,新诈骗手法已经出现!
据江苏网警,近日某群众在自助柜员机取完钱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凑上来两名男性人员,向刚取完钱的群众问道:
“你好,因我的卡今日取现额度已用完,能不能帮个忙,我把钱转给你,然后你再取现金给我。”
这一幕被路过的银行工作人员看到,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询问详情。见诈骗行径败露,两名男性人员立即转身离开。
提醒:根据银行新规,在ATM机上转账时,除同行同户名的卡,其他均在24小时后才能到账,且24小时内可撤销转账!
可撤销!
可撤销!
可撤销!
不法分子以“先转账、再取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在拿到现金后,便会前往柜台撤销转账!
广大网友及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类似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另外,据媒体报道,银行新规已初显神威!
12月1日上午9点35分左右,一名客户来到湖南张家界永定支行向工作人员求助称,“自己接到一个未知电话,误以为是自己的朋友,就直接按电话里提供的账号在ATM机跨行转账28000元。完成转账后,越想越不对劲,怀疑自己被电信诈骗。”见此,银行10分钟内帮客户办理了转账撤销业务,追回资金。
据悉,这是银行账户管理新规实施后,国内第一起被成功堵截的ATM转账电信诈骗。
附:银行新规图解
骗子们如下“招数”,你到底能不能见招拆招
冒充公检法
犯罪分子冒充银行、通信运营商、广电、社保、医保等单位工作人员,以事主银行卡、电话、有线、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恐吓事由,之后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核查为由,诱骗事主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打款,或者套取事主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受害人熟人或者上级领导。之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或需要向他人送礼等理由,让受害者向指定账户汇款。
盗取、冒用虚拟身份诈骗
1、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借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2、犯罪分子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的上级领导、熟人等身份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充值、购物,从而实施诈骗。
冒充黑社会 敲诈类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冒充购物客服诈骗
1、犯罪分子网上购买网购客户信息资料,冒充客服人员以交易不成功给客户退款等为由,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退购网址进行诈骗。
2、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购票、退票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门户网站、旅游网站、百度搜索引擎等投放广告,发布订购、退换机票、火车票等虚假电话,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中奖诈骗
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达到诈骗目的。
ps照片
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
办理银行卡 关联业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报纸、邮件、网络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提升信用卡额度的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则以“手续费”“中介费”“做资金流水”“保证金”等理由要求事主连续转款,从而实施诈骗。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发布低息、免担保的虚假贷款信息,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手续费、税款、代办费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账户、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
提供虚假服务
犯罪分子通过电杆广告、互联网、短信群发等方式发布复制手机卡、提供考题、私家侦探、办理证件等虚假服务信息,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便以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进行诈骗。
购物诈骗
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实施诈骗。
2、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3、犯罪分子在微信朋友圈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一旦获取购货款则失去联系。
ATM机告示诈骗
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内容综合新华社、人民网、重庆网警( chongqingwangjing110)、重庆晨报
编辑: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