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沈昌| 故乡行
故乡行
张沈昌
深秋的一天上午,回了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祭祖。
故乡地处合肥的北部。车子出了县城,是一条宽广的水泥路。尽管路旁繁忙的秋收景象如画,却无心欣赏,心早已飞到了儿时的故乡。
那里有我的叔伯兄弟,有我儿时的伙伴,有我最爱听的乡音,有我最熟悉的田田埂埂,有我最喜爱的泥土气息。
那时,父母健在,我们吃穿无忧,生活无虑。学习之余,跟伙伴们捉迷藏,玩老鹰捉小鸡……
那时,不论春夏秋冬,都有说不尽的乐趣伴随着我们。春天挖野菜,折柳枝,玩蝌蚪;夏天听蝉声,捕蜻蜓,摸鱼虾;秋天摘果子,捉蚂蚱,钓泥鳅;冬天放风筝,挖地鼠,滑冰……
同车的人几次提醒我,说这是某某村,那是某某郢,我只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不是没兴趣,其实对这些村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有时,路边的人远远地看着我们的车驶来,同车的人说,那是某某。等车子临近时,我要驾驶员开慢点,看看是否还记得。可车子到了跟前,面抵面时,一点以前的影子也找不到了,估计对方也不认识我,我稍稍伸着头,面带微笑看着对方,对方也在我脸上瞅来瞅去,但却一点表情都没有。
经过近四十分钟的路程,同车的人告诉我说,前面一拐弯就到家了。
说是家乡,呈现在眼前的一点也找不出记忆中家乡的影子。说话间,车子拐进了一条穿村而过的宽阔的水泥路,水泥路两旁是整齐的风景树和一排排崭新、整齐的二层红色琉璃瓦楼房,路两旁昂立的太阳能路灯伴着楼群笔直地向远方伸去,一辆辆私家车整齐地停在路边,红的,白的,黑的,五彩缤纷;有夏利、捷达、现代、本田、宝马等各类品牌。往日高低不一,错错落落的草房、瓦房不见了,住户之间狭窄泥泞、坑坑洼洼的土路也不见了踪影。每幢楼房住三户人家,门前是水泥地坪,风景树和花坛交替点缀在水泥地坪的两边。楼房后面是天井院和与前排楼房相同间数的砖瓦房。
下了车,村上闻讯涌来的人已认不出我了,见到我都面带笑容地看着,不说话,像是见到了天外来客,“少小离家老大还”在这里让我着实感受了一回。我是有备而来,见到他们时还似曾相识,只是一时称呼不起来。
进了家门,室内装饰一新,窗明几净。冰箱,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抽水马桶等家庭设施样样不缺,做饭不仅不烧柴草,连煤球也早已拜拜了,一律烧液化气。家里整齐地囤积着各类刚收获的粮食,冰箱里储存着各种美味佳肴。那些年轻的姑娘媳妇们,华丽的衣着,金闪闪的项链手链,操着普通话,手捏着手机,迈着碎步,满是幸福和喜悦,这是以往连做梦都梦不到的。要不是远处田地里还没来得及收获的庄稼和刚收割完庄稼而空旷的田野,怎么也不会把这里与乡村这个词联系起来。
一番介绍后,大家都唏嘘不已。
陌生,只是刹那间的事,很快,大家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儿时。话多起来了,场面热烈了,从精花花在地上趴着玩泥巴,到背着书包一道上学;从玩翻脸了相互打骂,到渐渐大了各奔东西,海阔天空,无所不谈。相互间,你问这个,他问那个,没完没了的。虽说所问的问题千差万别,但不外乎是各自离别后是如何一路走过来的。问了又问,讲了还要讲,总觉得有什么话没问到,总感到有什么话还要讲。有时短暂出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一时语塞,突然间又抢着说话,谁也不让谁,生怕自己要问的忘记了问,想说的忘记了说。问了本人又问孩子,问了工作又问生活。有时像个结巴,憋了半天却记不得要问什么,或者想说什么。有时,这边在说,那边在纠正,有时几个人同时在说。我作难了,不知听谁的好,只好望着这个笑笑,看着那个点点头。
说着说着,开始抱怨起来了。有的说,自己几次想说,可话到嘴边又忘记了。有的说,本来是记得的,就怪谁当时抢了他的话茬而忘记了。一大把年纪了,甚至为此还争得脸红脖子粗。不过,尽管大家抢着说话,但只要我一张口,像是早约定好了的,都立即闭口不语,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像是等待着我的命令,又像是我要给他们带来什么重大新闻。有的即使张开了嘴巴,也强迫自己停住了。很显然,大家是给我面子。
有的很超前,问了眼前的,又问退休后的打算,希望我退休后还是回老家。老了,大家经常在一起聚聚,聊聊天,打打牌,喝喝酒,重温儿时的梦……
攀谈中得知,农村的大变,新农村的建成,归功于党的富民政策,农村商业银行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也功不可没。乡亲们说,农村刚富裕时大家曾想,以后要能像城里人那样,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出门坐小轿车,闲暇时下下馆子,去舞厅扭几下屁股,放开嗓子吼几声,那才风光呢!现在可好了,什么都有了,村子里开的酒店,不论从装潢摆置,还是从菜肴的品味上,一点也不比大城市的差,家里即使不来客人,也时不时的到酒店里去找找感觉。村里的图书馆有专人管理,不论什么时候,想看就去看,还免费提供茶水和空调。
午饭后说返程,不知是舍不得走还是主人太好客,说了不知多少遍还是没走成。
晚饭后,原来那些三三两两坐灯下闲聊的现象不见了,看电视的少了。随着音乐声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娃娃,都聚集在村头巷尾跳广场舞。有的群体还统一着装,红的绿的,宽松的,系着腰带的,跟着音响里抑扬顿挫的节奏,大家的动作整齐划一,快慢一致,舞姿优美得让人觉得置身在仙境。那阵势,即使那些专业的舞蹈队伍见了也汗颜,比过去电影里面的舞蹈场面都好看,把我这没见过世面的所谓城里人嫉妒得眼睛酸涩,心口骤疼。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月挂中天,广场舞陆续散场了,我不得不返程了。可不知什么时候,车上已被大包小袋鼓鼓囊囊的农产品塞得满满当当的,不要就是看不起他们,连句客气话都不让说。
故乡的变化太大了,太美了,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也都写在了脸上。岁月虽收割了我记忆中的故乡,收割了故乡贫穷落后的年代,却收割不了乡亲们热情好客,勤劳质朴的感情。
作者简介
张沈昌(笔名:乡土),男,安徽肥东人。发表过数十篇散文、小说诗歌或报告文学。曾获合肥市党史国史征文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包公散文奖;第三届“中国·曹植诗歌奖”大赛奖。已出版散文集《我的故乡情》和中篇小说集《破灭》。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禹艳芬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苹果手机打赏专属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 转账作者
经广大读者的要求,平台特设苹果手机赞赏二维码。因平台不显示苹果手机赞赏人的图像,请赞赏的朋友后台留言,以便我们把您告知作者。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