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君 | 史记 韩城
史记 韩城
姚明君
韩城,一个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文史之乡。层叠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凝结着深厚的儒教思想,在这里诞生了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和明清时期众多的举人、进士。我也想被儒雅之气熏陶熏陶。
泊车后,直抵党家村。
幽幽村寨,灵气四逼,乘坐的士顷刻即达。
青一色的台阶,踩踏之上,感受着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灵性。一座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墙面涂满了沧桑。青砖斑驳地能抠下几许的泥渣来,三合院、四合院穿叉交错,家家门外的上马石、拴马桩、栓马环,雕刻精美,并无一雷同,门口都矗着一对大狮子,匠心独运,神态逼真,狂张巨口且尖牙外露般地做镇压状。
这里是典型的北方古城风貌都是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坡屋顶,而且所有屋顶的梁、兽、脊、瓦无一不是璀璨夺目,烧造精良的黄绿琉璃构件,极美且风格迥同。彰显着古时人民拥有的无限智慧和对神灵无限虔诚膜拜。进门,院中生就着擎天的古柏,院落的四周有遵照树木原形而在粗糙中打制而成的原生态坐椅,无需刷漆,无需粉饰,尽吐天然之气,朝前走,正面一堵白灰刷就的大墙面,悬于台子上,这情形让我想起了公审大会。高大而空寂的四合院清房,左右各立一松木柱子,一人双臂才能环抱,柱身雕刻着各色的花纹,娟秀而流畅,这也许是就所谓的“正堂了”森气四溢,墙壁上书写着韩城的各种方言,古朴却又端庄。细读起来,和蒲城方言还是有类同之处的。只不过方言以文字书写于墙面,再细读时不免会发出别人读也不懂的得意之笑来。。华夏文化,我们得以传承,跨于“堂前”自豪、骄傲甚至有点窃喜……
退出四合院,再见:街头巷尾,盘坐着三三两两的农人,目光问询间,一老妪适时地凑了上来:”要讲解不?给你算便宜”瞅着她老满口的豁牙,我笑着摇了摇头。对于历史,我知之甚少,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吧。
纵观整个村庄,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但均悬挂着门牌,简洁却不简单,如“一颗印”, 尽诉着一段丰富的故事;浅显而深刻的家训砖雕,家家家训皆有警示后辈之意,“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告诫后人为人之道处事之责;高大华美的节孝碑,鼓励后人自强自立,传统的道德文化洋溢着满满的儒士之气。
满带恭敬,退出院落,尖锐的皮鞋跟,如浪尖上的帆船一般,尽失平衡,好在鞋帮坚挺,倒没歪着脚脖,扶着墙壁寻觅着古老文化的涓流,街头巷尾扩音喇叭里传出“卖葫芦…………谁要葫芦?”幡然回悟,方知一切都在遐想之中,嗔怪这叫卖声远不如“冰糖葫芦来……老北京的冰糖葫芦哟……”来得更为适合气氛一些。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姓名:姚明君,职业:平面设计师,喜欢写作与运动,散文及诗歌曾在《华语作家》、《金微刊》、《散文夜读》、《微蒲城》上均有发表。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禹艳芬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苹果手机打赏专属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 转账作者
经广大读者的要求,平台特设苹果手机赞赏二维码。因平台不显示苹果手机赞赏人的图像,请赞赏的朋友后台留言,以便我们把您告知作者。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