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焕云|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陈焕云
时至今天,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二十二年有余。可父亲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最最清晰的记忆应该是在我四五岁之间。那时的农村没有幼儿园,所以八岁以前的孩子都会在自家,或者别人家的院子里疯跑上一天。我是例外,不爱和别人追追闹闹,反而特别粘父亲,因此,我也就成了父亲甩不掉的小尾巴。
一天的上午,阳光明媚。父亲抱着一捆高粱秸杆夹篱笆。我尾随父亲在一旁玩耍。不料一只好事的鸡蹦了出来,在土里又刨又找,好像要把世界翻个遍,父亲在吆喝无果的情况下,随水捡起一块土坷垃,冲着那只鸡撩了过去。可巧的是,鸡没有冲到,咕咕的叫着,逃走了。我却不幸中弹。哇的一声哭开了。父亲一见,急忙扔下手中的高粱杆,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我的面前,抱起我,非常自责:“乖,爸爸的宝贝闺女,都怪爸爸不好。
没冲到鸡,却冲到了你,乖不哭,不哭啊。”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当时不怎么疼,我依旧不依不饶地,稀里哗啦的哭开了。这时,一个卖冰棍儿的走过来。我小的时候,冰棍不像现在叫雪糕,也没有现在这些样式,只是冰棍桶子里放些糖精一冻,就成了冰棍,一分钱一根。父亲于是喊住了卖冰棍儿的人,给我买了一根。我便顾不上哭了,在父亲 怀里,踢腾着小腿,乐滋滋地吃开了,直到现在,我还觉得,冰棍是这个世界上最最好吃的东西。因此,我始终对它念念不忘。
小时候的冬天是不冷的,我便整日跟在父亲的身旁,在屋子前面,一个暖暖的午后,我看着父亲刨笤帚,看着收拾好的高粱穗子在铁丝的缠绕下,一点点变得又粗又长,直至成型,这时父亲便用镰刀把笤帚尾巴割掉,一把笤帚终于做成,于是父亲便说道:“闺女,给,又刨了一把。”于是,我便兴冲冲跑到父亲身边,拿起刨好的笤帚,放在他早已刨好的笤帚周围,知道刨了很多。到了年关,父亲把它们换成钞票,去买年糕,买年画,买过年所用的一切。然后该蒸的蒸,该煮的煮,忙的不亦乐乎。
其中,我心中最红火的记忆的就属炸年糕了。一大早起来,面已经和好了,豆馅也出锅了,有我和小弟攥豆馅,这时,我们就会趁大人不注意,急忙往嘴里塞上一口。快到中午的时候,年糕做好了,于是抱来一抱棉花秸开始烧火,看着那红红的火苗温柔的舔着锅底,我们急切的在一旁等待。这期间父亲都是取看锅的 角色。看着一大锅油有老也热不了,我们干脆到外面去玩儿。直到院子里东西噼里啪啦倒了一地,父亲佯怒道:“小兔崽子们,你们等着,等我抽出空儿来,看我不揍你们。”然后父亲又低头看他的锅去了,时到今日,父亲也没有打,我是多么希望父亲再举起他那有力的手,来打我啊,可是,这永远也不可能了。父亲已经去了天堂。一会儿,油烧开了,年糕出炉了。我们几个一哄而上。在父亲“别到外面吃,外面戗风”的忠告声中,大吃特吃,终于在接下来吃饭的时候,拍着圆滚滚的肚皮吃饱了。
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我多么想回到过去,做一只父亲羽翼下护佑小鸟,永远永远,可父亲,你在天堂还好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陈焕云,笔名枯草叶儿,文学爱好者。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张博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