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3.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课后作业
一、填空。
1、 8个十加4个一是( )。
2、 9个十减5个十是( )个十,是( )。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0+20= 90-40= 10+60=
20+5= 87-7= 96-90=
三、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60,另一个加数是30,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90,减数是70,差是多少?
先
思
考
再
看
答
案
一、1.84 2.4 40
二、 50 50 70 25 80 9
三、 1、60+30=90
2、90-70=20
教学设计
3.有关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有关整十数的加减法、信息窗3第32-33页,“自主练习”。
教学提示:创设南瓜园丰收的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数、数的组成等,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算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并且能够熟练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迁移旧知.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计算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迁移已有数的认识的知识探究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卡片
学生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谈话:同学们,信息窗2老师带同学们去果园摘石榴,还给几位摘石榴的同学当了一回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家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板贴:摘南瓜)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导入,结合上节课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谈话: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仔细看图,图上都有什么?
预设:菜园里南瓜丰收了,结了很多大大的南瓜;小阳和他的爸爸、妈妈在菜园里摘南瓜。
追问:再来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妈妈摘了30个南瓜;小阳摘了6个南瓜。
2.谈话:同学们观察的可真细心,你能不能结合其中两条数学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板贴)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会提出加法问题,缩小了提问的范围,减少了与本课无关的的不必要的提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3.谈话: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两条数学信息?
预设:爸爸摘了40个南瓜;妈妈摘了30个南瓜。
追问:怎样列式?
预设:40+30=(板书)
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来做?
预设:把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
谈话: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实际上就是把40和30合起来,也就是求40加30的和是多少。
1.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
谈话:先来看第一个算式,40+3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来算一算,并且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进行交流。你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也可以联系以前的知识,我们看哪个小组能想到更多的好方法。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交流,理解算理
谈话: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和大家分享?
预设1:用数一数的方法。从40向后继续数50、60、70。
谈话:你是十个十个数的。真厉害!(板书:数一数)
预设2:用摆小棒的方法。用4捆小棒表示40,用3捆小棒表示30,4捆和3捆合起来是7捆,也就是70。(板书:摆一摆)
谈话:讲的真清楚,摆的也好。你听懂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预设3:用计数器。先拨40,然后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和刚才的4个十合起来,现在计数器上的数是40。
谈话:大家看明白了吗?用计数器拨一拨也能帮助我们计算出40+30的结果。(板书:拨一拨)
预设4:40表示4个十,30表示3个十,4个十加3个十是7个十,7个十就是70。
谈话:不借助任何学具直接说数的组成就能计算出得数,真了不起。(板书:说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