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2《8加几》微课视频 | 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一年级资源 2021-08-08

微课视频第一课时


微课视频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

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第74~75页的例 1、例2、例题3,第75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第3题和练习十四第1,2,3,4题。

n     教学提示

 “8加几”与“9加几”在编排上大致相同,但“8加几”不像“9加几”那样作不同算法的探索,而是引导学生把9加几的计算方法迁移到8加几上面来。

n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现实情景,理解8加几的算理,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算式。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2.   通过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关于8加几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在主动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n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算式,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关于8加几的数学问题。

难点: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n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20根,小圆片20个。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20个小圆片。

n     教学过程

u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

谈话法主题图导入、复习回忆导入法等。

谈话法: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请学生回答)对!用凑十法计算,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设计意图】这种方法简单有效,符合教育规律,但是并不“出彩”

动画主题图导入法:

教师:孩子们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今天我们先去认识一群套圈的小朋友。

播放套圈游戏的视频或者动画后,定格画面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动画制作方法:取主题图左边部分,放大,复制到5张幻灯片,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画一个圆圈,复制到其他四张,调节后面4张圆圈的位置,播放时鼠标连续点击,就可以看到飞动的圆圈套在木棍上。用键盘左键的话还可以看到倒放的效果)

复习巩固导入法: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同学们会算下面这些题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

9+3=  9+7=  9+6=      4+9=    9+8=  2+9=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抽一道9加几和一道几加9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计算方法。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9加几和几加9的题目巳经计算得非常熟练了。今天我们来研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8加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积极回忆,初步感知新、日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较好的铺垫。

u   探求新知

以下教学接着上面的主题图导入法来开展教学

1.教学例题1.

师:你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

师:如果要解决“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的数学问题,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8+5。(教师板书:8+5)

师:8+5得多少?

估计学生能够回答:8+5=13。

师:你是怎么计算出8+5=13的?想想前面我们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你能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来说一说8+5怎样计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下面预设可能只有1@种会被学生说到。)

预设1:接着数的方法知道8+5=13。

预设2:我把8看成10,10+5=15,15—2=13。

师:为什么后来要减2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把8看成10,多看了2,所以最后要把多看的2减去。

预设3:先把5分成2和3,8+2得10,10再加3得13。

师:为什么要把5分成2和3,不分成1和4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8还差2就是10,5就分2给8凑成10,所以……

(课件配合学生的汇报演示“凑10法”)

预设4:合起来后,再一根一根地数,一共是13根小棒,所以8+5=13。

师:你们这些算法都不错,比较一下,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引导学生比较出“凑10法”最好。教师:这种计算方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以后我们要多多的使用这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完成第74页“试一试”,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试一试”中的两道题:8+3,8+7。

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的同时,进行数学思考:8加几等于10?5为什么要分解为2和3?6为什么要分解为2和4?促进学生对8加几的算理的理解。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计算9加几的经验基础,所以在这里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结合9加几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方法亲自去经历8加几的计算过程,深入理解算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8加几,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课中活动:

唱歌:青蛙跳水歌。

1只青蛙跳下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跳下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跳下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跳下水,8只眼睛16条腿。

【设计意图】消除课中的疲惫现象,增加数学课的趣味性,利于学习后面内容。

3.教学例2

师: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一群划船的小朋友(课件展示例2主题图)说说你都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4+8,和8+4。(以下以4+8的算式开展教学)

师:4+8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预设1:结果一样,也得12。教师:为什么会一样?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先看右边的8位小朋友,再看左边的4位小朋友,列出的算式就是8+4,而人数是没有变的,所以4+8和8+4的结果一样。

预设2:用“凑十法”计算得12。教师:为什么把4分成2和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适当的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8还差2就凑成10,(有些后进生难以理解凑十法,这句话往往是疏通的关键)所以……教师:孩子们真不错,想了这么多办法来计算8+4。从这些计算方法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几加8和8加几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得数也是一样的,只是加数交换了位置。

完成“试一试”。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试一试”中的两道题:8+8,6+8。

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第1排算式为第2排算式填空作铺垫,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然后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4+8”,有利于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知识来推动对新知识的学习,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教学例题3.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群爱劳动的孩子。多媒体课件展示例3情景图。

师:你们从图上都看到些什么?知道对话框里说什么吗?师介绍对话框里的话。

引导学生既要关注到图上的信息,又要关注到对话框里的信息,并能用自己的话将图上的信息和对话框里的信息连起来说一说:水池边的花盆被小明拿走了7盆后还剩8盆。

师:现在要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盆花,该怎么列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8+7或7+8。

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

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的花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被拿走了,另一部分是剩下的,要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盆花,就是把这两部分花合起来,因此就列8+7或7+8。

在这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列式有困难,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圆片代替花盆,看看原来有多少盆花。

师:8+7得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结果吗?让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汇报是怎样计算的,其他学生当小评委。学生回答完后,可以指名小评委来评一评刚才的发言,也可以在学生正确回答时给予掌声鼓励,错的指名“小评委”指出错误所在。

师:你看,我们用8加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呢。生活中像这种用8加几来解决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组织汇报。抽学生汇报时,其他小朋友注意听问题,然后口头列式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学习目标在本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运用8加几的知识来解决花盆有多少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所学知识的价值。

u   巩固新知

完成练习十四第1~5题

1~2,4、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第3题让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得数有什么规律?

练习十四第5题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转盘中间的数要与每个角上的数相加。教师任意指转盘角上的数,学生快速说出算式和结果。同桌相互进行这个游戏。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