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可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今天给大家送出的是

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资料非常齐全!


部分资料展示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四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境。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从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在课堂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在奖励机制上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

学具

实践

活动

1-4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1小小科学家

1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重点:认识科学家的工作,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难点:通过滚小球实验,认识到我们也能做科学。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分组材料:带有凹槽的可调节坡度大小的轨道,钢珠(或玻璃球),绒布。

1滚小球。

2小小工程师

1

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得更好。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3知道工程师是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

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难点:认识工程师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是有区别的,工程师重在设计、发明、制造。

1教师材料:PPT。

2 学生分组材料:(1)自制铅笔加长器: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2)商店出售的铅笔加长器成品。

1做一个铅笔加长器。

3上好科学课

1

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2通过比较水的多少的活动,认识到科学课上要遵守规则。3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

重点: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中遵守规则。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分组材料: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

1比较水的多少。

5-8

第二单元

用感官观察

4认识感官

1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感官)。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3在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尝试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知道利用感官观察,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

1教师材料:PPT。各种声音的录音片段。

2学生分组材料:闻香盒、小刀、食物、地毯等。

1认识感官。

5感官总动员

1

1 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

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

 

1 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1)菊花茶、绿茶、红茶少量,玻璃水杯或塑料水杯三只,热水一大杯。(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1品茶。

2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

6借助工具观察

1

1观察星空,知道星星有大小、明暗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事物。

1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两个。

1用三种方法观察大拇指的指纹。

2用听诊器听心跳。

 

9-12

 

 

 

 

 

 

 

第三单元

用大脑思考

7做个小侦探

1

1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2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3通过阅读资料,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考活动。

重点:依据观察到事实,作出猜想。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1教师材料:PPT

2 学生分组材料:五球碰碰球(碰碰球又名牛顿摆、能量守恒摆球)。

1玩碰碰球。

8暗箱里的秘密

1

1通过猜想兔子在土山中的逃跑路线,认识什么是暗箱。2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3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4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重点:猜暗盒里障碍物的位置。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1教师材料:PPT。

2 学生分组材料:小暗盒。

1解暗箱。

9树叶变黄了

1

1通过调查,能说出家乡的一些落叶树。2通过猜想与验证,知道银杏树叶是从弧形的地方开始慢慢变黄的。3猜想树叶变黄的过程,并选择一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重点:对树叶变黄的渐进过程进行合理猜想。难点:收集落叶进行排序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1教师材料:PPT。

2学生分组材料:绿叶、没有全黄的树叶。

1给银杏叶排序。

13—16

第四单元

用双手创造

10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1

1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一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名称,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物或人造物的特征将它们分类。2通过归类活动,知道自然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自然物组成的,人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造物组成的,认识到人工世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动手用自然物搭建一个小棚子(人造物),知道人造物是由人们加工、改造自然物形成的,感受到搭建小棚子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了解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难点: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人造物上人们加工留下的痕迹。了解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

1教师材料:PPT。

2 教师材料:各种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图片和视频,树枝、树叶、石块、泥土。

1搭个小棚子。

 

 

11衣食住行的变黄

1

1.通过看图或相关视频,列举出古代人与现代人生活的不同。2通过讨论和交流,说出古代人与现代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变化。3通过调查和碾米活动,体验科技产品和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重点:古代人和现代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难点:学生对于远古时代的生活比较陌生,对发展进程难以理解。

1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衣食住行的图片卡一套,石磨、研钵、擀面杖、大米、电动粉碎机。

1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

12轮子的故事

1

1通过推重物的对比活动,体会轮子的省力作用。2阅读轮子发展史,了解轮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变化。3做小车,学会给小车安装轮子和吸管轴套,发现轴套的作用,体会动手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重点: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难点:动手制作小车。

1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1)圆柱形铅笔6支,小车组装材料一套,含车轮4只、纸盒1只、吸管1根、竹签2根(车轴),另加工辅助工具若干,含剪刀、胶带、黏合剂等。(2)手指陀螺、轴承。

1体会“轮子”的作用。

2给“小车”装上轮子。

17

专项学习

像工程师那样

1

1能动手动脑,设计出满足一定需求的气球小车,并向同伴展示。2初步了解工程活动的三个基本环节:明确问题、设计制作和展示分享。3通过设计小车和阅读汽车发展简史,初步激发发明创造的愿望。

重点:制作气球小车。难点:设计并改进气球小车。

1教师材料:PPT。2学生分组材料:纸、笔;上节课装上轮子的小车、气球、吸管、胶带、打气筒等。

1制作空气动力小车。

18

期末复习




怎么获取配套完整资料

按下面方法回复

点击上方公众号↑↑关注

发送消息“教学计划

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别忘了文末 点赞  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