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 | “专项提升行动”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专项提升行动”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我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持续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城市有机更新、社区功能拓展等工作,全面启动“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全力以赴促文明、展形象、提品质、惠民生,精心打造“文明宜居地,魅力新港城”。
11月13日8时许,文昌小学门前迎来交通早高峰,过往的机动车和送孩子上学的电动自行车在庆丰路上川流不息。校门前,一字排开的球形隔离墩如一条“文明警戒线”让交通秩序井然;校门两侧人行道上,两条黄色标线向东西延伸,为孩子们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傍晚时分,家长们自觉站在规定位置,等候着孩子们排队归来。
“这条‘绿色通道’两旁每天都有志愿者值勤,交警也会在路口斑马线两侧疏导交通,贴心地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学生家长窦女士说,孩子上学放学过马路是家长最关注的安全问题,“绿色通道”的开通再加上志愿者和交警的尽职尽责,让她备感放心、安心、暖心。
家长们的放心、安心,得益于交警、城管和教育部门为破解上下学时段“交通堵、秩序乱”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更得益于我市开展的“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提升行动。据了解,自“七大专项提升行动”启动以来,我市交管部门积极倡导文明出行、礼让行人,对于机动车右转不避让行人和直行车辆在行经斑马线时,未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市城管部门在学校门前设置值勤岗,加大对三、四轮等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的整治力度;志愿者在路口劝导过往群众,配合交警携手共创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市教育部门邀请周口铁骑大队交警走进课堂为学生讲文明交通安全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达到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之目的。
各级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创文”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把“入户大走访”活动作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着力点,把大走访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平台。采取“集中座谈+入户走访”模式,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整理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广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和创建成果,有力解决了群众知晓率不高的问题。市城管局进一步强化市容秩序管控,全方位开展“门前三包”宣传,加大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城市管理问题的巡查整治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品质。市环卫部门按照“创文”“创卫”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双十”标准,加大机械化清扫力度,实施精细化保洁,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规范收运。市园林部门坚持高水准绿化管养,全力提高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管养水平。市政部门为确保城区道路路面平整,方便市民、车辆安全出行,组织人员全面摸排道路损坏情况,全力做好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排水管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清掏,保证城市排水通畅;对市区内的路灯进行全面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路灯,对破损人行道路面、道牙石进行维修更换。
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创文办工作要求,组织2个暗访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和黄泛区农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情况进行暗访督导,及时将发现问题以清单形式反馈给各有关单位,并在太康县召开全市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观摩学习太康县农村户厕“1+3+4”为核心的智慧管护平台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全市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全市“厕所革命”、城乡垃圾清运、污水治理等工作出成绩、见实效。
持续创建擦净了城乡的“脸面”,强健了城区“里子”、提升了城市的“精气神”、增进了群众的民生福祉,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今的周口,城市功能品质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均显著提升。
采写: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才
编辑:刘玉娟
审核:李燕
监制:王锦春 刘杰
法律顾问:梁妍(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