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话题|有关所谓的“负能量”,我们产生的情绪垃圾,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各路大神 双相躁郁世界 2021-09-05



诉说者:我不愿意诉说啊(._.)

作为患者方,我自己是不愿意向别人说的,只会自己在lof写,很多时候甚至不打tag,被关注的感觉并不好。一是因为会觉得把负能量带给别人会麻烦别人,觉得难为情;二是怕被他们当成负能量的人,然后远离我;三是很多事情说出来的不及感受的十分之一,别人很难理解自己的切肤之痛,回应也是不痛不痒不会有什么作用。另外大家都忙,如果很久不回复或不回复,我会觉得受到了很大伤害,会删除对话框,甚至卸载社交软件来减少痛苦感。出于第三点我其实不太建议病友们对外倾诉,因为懂的人少,能给予实质性安慰的更少(这种事基本只有心理咨询师能做到一些吧),如果很久不回复甚至完全无回应会带来更大更多更深的负能量。


开始的时候每次不自觉地向亲近的人倾倒负能量之后都会更加愧疚,所以有时候在过程中会强行拗过来,以态度积极的假象结尾,但即使是这样还是觉得自己会让人不快。后来就在空间发带权限的说说,不向特定的一个人直接倾吐,有时候有人觉得我状态不对会来安抚我,但是,愧疚依旧。再后来另申了好几个QQ号,没有刻意锁空间,但是有时有人会点进去,每次发现都会很惶恐,担心会不会让人感到不适,现在,所有空间锁起,就像一个个垃圾袋,一切负能量都往里丢,有时候密码会忘,忘了就忘了,真的不想回忆,就当丢进黑洞。这些小号互加了好友,有时候会戳进已经“死掉”的号,就像看到了被肢解封印的一部分自己。有好些朋友也没再联系过了,我除了负能量让他们担心或者死撑着骗人骗己以外还能做什么呢?曾经可以出口成章,大教室里都敢直接上台救场即兴演讲,现在话都说不清楚了。远离他们,不倾诉,这也许并不是完全的无私,或许我私心里还是想把最好的样子留下,狼狈的样子就只留给我自己吧。


不应该,但身上总有不尽的负能量,尽量不把身上的丧气传递给周围人和家人,所以选择用文字和憋着这两种方式来缓解,觉得自己要憋爆炸了。大概就是因为不愿意听到别人和我进行负能量抱怨所以才有点强制自己不把负能量洒出去,其实每个人过的似乎都不是很好,宁愿自己憋的爆炸,也不想别人看到丧丧的自己。


关键看自利与他利的动态流动。作为病人,如果我从自利角度考虑,几乎任何人都会被我当成倾倒负能量的对象,完全“懒得”考虑接受人的想法。可惜我还是以他利的想法为主,总是怕自己成为别人的困扰(事实上也收到了这样的反馈)于是满肚子苦水不知道往哪泼,又内化成了更深的无处可去的痛苦。

虽然我认为我是一个爱诉苦的人,但实际上我认真的想起来许许多多的不开心的事情或者重大的决定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熬过来的,没跟别人说,也没办法跟别人说,说了人家也不懂,就算说了自己一大堆的糟心事,循循善诱出来的都是自己在心里想过的话。


希望别人理解自己,又觉得自己是无法被理解.希望别人帮到自己,又觉得别人不要来添乱.谁还不是个围城.尽量帮到别人,也尽量别给别人添麻烦吧,宇宙里,行星跟恒星一样多.


有一个朋友说我看上去和每个人关系都很好的样子,但是其实从来没人走进过我的内心。 是啊,我承认,可是对不起啊,那样不堪的我,真的怕被你看到。




倾听方:视情况而定吧ˊ_>ˋ

作为被倾诉者,在我状态好的时候我是愿意被倾诉的,做好事积德呀。我能做的就是仔细倾听,善用同理心抓住一些突出的点给回应。总结2点,一要尽快给回应,也许回应无实质作用但要让对方知道你没有抛弃对方,你在陪着他。二是重视每一次对话,不要灌心灵鸡汤,抓重点,发挥同理心,也就是用心去对待。就患者而言,如果不是崩溃到一个地步,是不会轻易倾诉求救的。


作为患者,其实我很希望能够帮到别人,比如一位年长的朋友突然告诉我他得了抑郁症,我愿意去帮助他,告诉他该如何做,但与此同时我无法很好的去安抚他人的情绪,所以很多时候我不太希望别人跟我说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因为我觉得我能够做的就是静静的听,我给不了什么回应,因为我体会不了对方的感受。或者说不愿意安慰别人是因为想说的许多安慰话都是陈词滥调,像极了别人安慰我时说的话。这个矛盾我觉得有点解不开,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我们所能够做的,大概就是尽量的去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从而不需要安慰吧。


我觉得这个看关系吧,如果是你在意的人,当然希望她什么都跟你讲。但是矛盾的是,从小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我,什么痛苦都不敢说也说不出口,就算是抑郁这条黑狗袭击我,难过的想死的时候还是每天装作很开心的样子。


只要是我的朋友,给我倾诉我就专心聆听,好好接受;不是我的朋友,打死。


我愿意接受有希望的负能量。即 通过倾听对方负能量话语能使对方好转。倘若是对方仅仅把我当作吐槽工具,亦或者我接受一遍又一遍的负能量对方依旧糟糕如初。那么我牺牲自己倾听这些垃圾情绪毫无意义,这种倾倒,我拒绝。




我们是思考系的大神*\(^o^)/*

我自己是超级讨厌所谓正能量负能量的啦,只能说是不同持方互相讲道理。情绪化的内容会倾倒在朋友圈,有人愿回就回,不愿回我自己过会儿也会好。 所谓正能量负能量,都是只管输出不管反馈的嘛,那别人没有义务承担我的能量呀。我也不是很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因为不想获得与我期望不符的反馈。 我也不怎么喜欢别人向我倾倒情绪。一来我还蛮难理解的,不知道说什么的话有点儿尴尬;二来我知道对方对反馈没有明确的期待,那我不管做出什么反应,用处都不是很大,而且我也无法从对方那里得到我期望的反馈,这很容易激怒我的。 即使是正常的情绪,也最好不要来打搅我。我舍友今天跟我商量能不能不要在朋友圈提她ex。我马上删了那条朋友圈,我知道她有点难堪。但其实我自己无法理解这种难堪,我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觉得难堪,这种不理解瞬间激怒了我,也把我拖进了很重的自责——如果我把这种情绪告诉我的舍友,想必她也是了解而不理解。


有时候很想很想跟别人讲,但是怕说出来影响到别人,就自己忍着不去讲。偶尔讲出来,能听到别人的一点点同感‘是啊,最近什么都不想干呢‘’就觉得有点小开心,看,你不是一跟个人哦。或者会去知乎贴吧网站群里找别人很丧的感触来看。但是换位想一想,如果自己站在那个朋友的角度,其实是希望能帮对方分担痛苦的,哪怕代价是自己也变得心情不好。但是换回来,出于对对方的考虑,还是会选择不讲。 也许换一种讲述的形式,少代入一些情绪进去,直接叙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告诉朋友自己想找个能听自己讲话的人,会不会负罪感更小。


这个讨论话题么,觉得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知己知彼,百战少殆,有备少患,要想做对事,管控好情绪和言行,总要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有所了解,才更有利于做出合适的选择。 人类行为大都始于生理心理不平衡,止于平衡,就是类似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那样,热力学第一定律又表示能量是守恒的,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但通常只有条件充分时才发生。所以觉得还是能自己转化疏导最好,如果不能,找对合适的对象在合适的情境下倾诉也无可厚非,总之还是应当尽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初期尽量避免负刺激,等自我调控能力增强了再来面对稍强些的负面刺激 我个人比较愿意倾听这些负能量,只是别在我也很负的时候就行了,毕竟这个是加法不是乘法。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个人认为关键还是要建立新的积极良性的刺激反应过程,用来替代问题的病态的反射过程,人的情绪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态度体验内心感受,那么可以想见如果环境及其中的人事物和身处其中的我们所有这些空间形式状态完全不变,那我们的状态是确定的,接受到的各种刺激是确定的,进而形成的感知觉也是确定的,再进而形成的对这些特定事物的态度反应也是确定的,就是在确定的情境中确定的人对确定的人事物产生确定的反应。想情态反应变化,那么来自体内外的刺激和我们自己的状态至少要有一个因素变化,若基本都不变,那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好在互联网时代内外因素时常处于变化中,这倒可以是个机遇和工具。不管用什么方式,反正根本的还是改变个人和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状态,毕竟人与环境还是相互影响的。




倾听方:我非常乐意啊(☆_☆)

完全没问题。但是要有自知之明,尊重他人。基本素质还是要有的。


我是非患者,我总爱向别人叨叨叨,负能量说出来也许就不再是负能量了,总要有地方释放一下吧。我现在都习惯和我的小姐姐们互相倾诉负能量了,叨叨完了就会变正能量啦~啦啦啦啦啦啦~所以别人也可以尽情跟我吐槽,来吧!!


我愿意倾听,也愿意诉说,通过这种形式我可以排解压力,更可以帮别人排解压力,何乐而不为。接收负能量我觉得需要勇气,因为自己本身就会有负能量,作为我如果我有恰巧对方也有,我会带着他/她一起出去走走,排解一下,负能量几乎都是一时的。


我愿意接受我女朋友的一切,她只是病了,无论她给予多少负面的东西给我,都是因为信任我,所以我不会有任何抱怨或者退缩。


其实我可以做到不怎么收到影响的,如果可以作为一个不讲话的垃圾桶让别人说说话,对我其实也没有实质上的影响,但是既然可以帮到别人,又没有什么损失,所以我个人觉得是没所谓的。对方又不是存有伤害我的心,只是找不到依靠而已,不是吗?



编辑:酒吞童女

喜欢文章可以扫二维码鼓励我们的工作哦

-FIN-

欢迎关注原创公众号:双相躁郁世界

ID: bipolar_world

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世界




双相躁郁世界的工作人员、写手、读者投稿原创作品,以及展出摄影作品、绘画作品,均为原作者及公众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合作、投稿、转载与联系方式请点击公众号菜单

公益双相-->联系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