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进院士:DNA 存储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典范
为什么说DNA存储是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融合的典范,也是人类师法自然、造福社会的典型?在为《DNA存储蓝皮书》(“蓝皮书”)作序中,天津大学元英进院士娓娓道来。蓝皮书将于7月23日发布,线下报名已满,扫码可报名观看线上直播。
信息存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需求。
《周易·系辞》有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从结绳记事,到录于文书,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记录。
小到个人感怀、生活收支,大到国书布告、历史决议,这些信息都是宝贵的财富,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和未来。信息存储就成为了不同时期人类的共同需求。
数据存储方式的变化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
从龟甲石刻、竹简纸张,到如今的磁光电存储,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均拥有了超过1014比特的信息量。
在这个拥抱大数据的时代,数据规模爆炸增长,现有存储介质逼近密度极限,人类不断开发新的数据存储方式,DNA存储就是其中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
DNA存储核心优势是存储密度高、存储时间长且维护成本低。
美国半导体合成生物学路线图中提到,DNA存储的密度潜力是硬盘、磁带等传统介质的1千万倍。
考古学家也已经证明,DNA作为天然的生物遗传信息载体,在特定的自然状态下可以保存几百万到几亿年。这些特质使得DNA存储具备了海量数据长期保存的颠覆性优势。
DNA存储的发展将促进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迭代升级。
诚然,当前DNA存储的读写成本依然高昂,但是随着DNA合成新技术持续进步,测序走向Pb级规模,其读写成本正持续下降。
在数据存储需求的驱动下,DNA合成和测序新技术将快速成熟和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为低成本DNA存储赋能,为生命科学研究助力。
总而言之,DNA存储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典范。
DNA作为从古至今承载生命信息的介质,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DNA存储将是人类师法自然,造福社会的又一典型。
我希望更多不同学科的青年人,响应时代的召唤,进入这个充满潜力的交叉融合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专家简介
蓝皮书介绍
由欧阳颀院士、元英进院士、杨焕明院士、樊春海院士作序的《DNA存储蓝皮书》是国内首部DNA存储行研报告,总计126页,涵盖需求、技术路线、应用及产业发展等内容。
蓝皮书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智造、国家基因库发起,基因慧策划,生工生物、联川生物、擎科生物、腾讯医疗健康等多家BT和IT机构联合发布。
蓝皮书发布会
《DNA存储蓝皮书》发布会(点击链接获取详情)将于2022年7月23日,在常州市金坛区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交流中心举办的“两湖有约”— 2022年数字经济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长荡湖峰会中发布,蓝皮书发布会同期还将举办第二届DNA数据存储前沿论坛。目前线下报名人数已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线上同步直播链接。
(手指要对准二维码长按,才能精准识别哦)
作者 | 张琪 校对 | 钟学丽 审核 | 周子琦
拓展 阅读
蓝皮书发布会第二轮通知
樊春海院士为蓝皮书作序
【声明】为了推动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科技推广、产业发展及政产学研用连接,基因慧秉持专业、赋能、中立的立场收集、分析及发布相关信息。但由于时效性及行业特殊性,所刊登内容仅供研究参考,未经说明不作为决策依据;本文相关信息不代表基因慧的观点;基因慧平台刊登的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为“基因慧”商标拥有者及相关权利人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申请并注明来源。欢迎个人及机构投稿及合作。
关于基因慧 基因慧专注数字生命健康产业知识服务。创始团队深耕行业一线十余年,秉持“使连接产生价值,用数据看见未来”的理念,基于产业智库和专业内容,提供产业规划、行研咨询、科技推广等服务。连续五年发布行业蓝皮书,被国家及省市级产业报告收录,组织多家单位发布行业共识和团标,推动生命科技普惠和产业融合发展。
☆ 连续五年发布基因行业蓝皮书
☆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委员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委
☆ 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 主办数字健康私董会、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论坛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大会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