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卢煜明2022年最新综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发展历程和广阔前景

远方 基因慧 2022-10-30

2022年9月28日,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所长及化学病理学系系主任卢煜明获得“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在母体外周血中发现胎儿游离DNA,从而实现对唐氏综合症等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同天,他在JAMA Health Forum期刊发表综述,回顾了外周血游离DNA的发现历史、临床应用及前景。


壹· 需求


传统的获取胎儿组织进行产前检测的方法(如羊膜穿刺术),具有侵入性,对胎儿的风险很小但确实存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研究者一直不断尝试使用母体外周血的胎儿游离细胞进行无创产前检测;但是由于检测到的胎儿细胞稀少,不容易取得,从而阻碍了该方法早期在临床上的应用和发展。


贰· 启发


1996年9月Nature Medicine杂志有文章提到癌症患者的血浆中能检测到游离的肿瘤细胞DNA。由于肿瘤与子宫内植入和生长的胎盘之间有相似之处,这点启发了卢煜明教授,他将仅存在于男性胎儿中的Y染色体用作母体血浆和血清中胎儿DNA的遗传标记信号。卢煜明研究小组开始在孕妇的血浆和血清中展开试验,并成功发现和检测到了游离胎儿细胞DNA,该成果于1997年8月发表在知名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


叁· 取样定量

卢煜明教授进而对胎儿游离DNA进行定量。他们发现在妊娠11至17周采集的样本中,血浆中的胎儿DNA浓度高于血清中,更适合作为后续NIPT采样类型,母体血浆中胎儿DNA的浓度平均值为3.4%,在妊娠晚期采集的样本中为6.2%。这些浓度比母体血液中胎儿细胞的浓度高几个数量级,(从数量和当时技术的灵敏度上)这足以对胎儿做基因检测。


为了进一步调查分娩后依旧长期存在于母体外周血的胎儿细胞是否与胎儿游离DNA有关,他们对剖腹产后的母体血液开展了一系列分析。发现在分娩后的2小时后,便无法在母体血液中检测到胎儿的游离细胞DNA,其半衰期为16分钟。这意味着,不应担心游离的胎儿细胞DNA从一次妊娠持续到下一次妊娠,从而对随后妊娠中NIPT的准确性产生不利影响。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译者注:对应唐氏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症等染色体异常疾病)是孕妇寻求产前检测的最常见原因。然而,由于颈项透明层和母体血清生化检查等技术的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低,大多数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妇女在进行羊膜穿刺术时都有整倍体胎儿。因此,如果可以使用游离胎儿细胞DNA来开发一种具有更高阳性预测值的检测,对产前检测的发展非常有用(译者注:减少羊膜穿刺术从而降低流产等侵入性风险)。


肆· 检测技术


于是,卢煜明研究小组开始了不同方法的尝试。由于母体血浆含有来源于母体和胎儿的核酸混合物,(译者注:在全基因组测序还不成熟的时候)他们最初试图利用胎儿表观遗传的变化进行方法的开发,如DNA甲基化和胎盘表达的mRNA。然而,这些方法有明显的技术缺陷,例如许多甲基化检测方法的破坏性和mRNA的不稳定性,因此并不实用。(译者注:甲基化虽然当时对于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意义不大,但后来启发并逐步深入用于其他液体活检,例如癌症筛查。)


另一种思路是分析母体血浆中的DNA,但不进行胎儿成分和母体成分的区分。该方法的关键需要开发一个高精度的定量平台,能够检测胎儿不同染色体的基因组序列比率的微小变化。他们发现,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PCR)能够实现精确测量。由于dPCR仅计算PCR引物靶向的血浆DNA分子的一小部分,血浆DNA中携带的大部分有价值信息可能会被忽略。


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NGS)对数百万血浆DNA分子进行随机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母体血浆中存储的信息。随后,卢煜明研究小组基于NGS进行了NIPT第一次大规模临床试验,21-三体的产前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了100%和97.9%。此后,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NIPT检测胎儿21-三体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伍· 临床应用


NIPT技术于2011年下半年推出,随后得到多个专业机构的认可,目前已在数十个国家使用,不仅应用于21-三体的检测,NIPT已扩展到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包括18-三体、13-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甚至亚染色体区域的(sub-chromosomal)畸变。


为了探索NIPT的“极限”,卢煜明研究小组于2010年开发了一种利用母亲血液对胎儿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将NIPT扩展到多种单基因疾病(如β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检测


除胎儿产前筛查和诊断意义外,卢教授的这项工作还报告了胎儿游离DNA和母亲游离DNA大小分布的详细信息。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游离的胎儿细胞DNA的大小分布比循环母体DNA更短。2010年他的团队还报告了核小体结构与游离细胞DNA片段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开发游离细胞DNA片段组学技术奠定了基础。


陆· 未来前景


NIPT目前在全球的临床应用加速了对血浆游离DNA在其他诊断方向上的应用研究,例如现在被熟知的液体活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循环肿瘤基因组中的应用,例如使用分散在基因组中的DNA甲基化标记物筛查和定位癌症。液体活检影响的另外一个领域是器官移植检测。他们在1998年发现,在接受移植的患者血浆中可以检测到供体来源的DNA,因此体液中供体来源DNA的测量可以用于监测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总之,生物体体液中游离DNA是分子诊断的宝库,为人类健康打开了一扇窗户,开启无创基因检测的广阔视野。


(注:最终以英文原文为主,此翻译仅供研究学习交流。)


作者丨卢煜明  翻译丨远方

编辑 | 屈烨  首发丨基因慧

关键词 | NIPT 卢煜明




扩展阅读
基因行业简报(204期)
世和基因10万人“金陵队列”正式起航
《2022基因行业蓝皮书》首发(免费下载)

《2023基因行业蓝皮书》即将启动 

欢迎学会、企业、产业园联络合作

邮箱 info@genonet.cn  微信 jiyinhui_1



【声明】为了推动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科技推广、产业发展及政产学研用连接,基因慧秉持专业、赋能、中立的立场收集、分析及发布相关信息。但由于时效性及行业特殊性,所刊登内容仅供研究参考,未经说明不作为决策依据;本文相关信息不代表基因慧的观点;基因慧平台刊登的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为“基因慧”商标拥有者及相关权利人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申请并注明来源。欢迎个人及机构投稿及合作。


 关于基因慧 

基因慧专注数字生命健康产业知识服务。创始团队深耕行业一线十余年,秉持“使连接产生价值,用数据看见未来”的理念,基于产业智库和专业内容,提供产业规划、行研咨询、科技推广等服务。连续五年发布行业蓝皮书,被国家及省市级产业报告收录,组织多家单位发布行业共识和团标,推动生命科技普惠和产业融合发展。
☆ 国发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白皮书执笔☆ 连续五年发布基因行业蓝皮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单位☆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委☆ 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单位☆ 参与组织机构发布多项行业共识和团体标准☆ 组织基因检测联盟(筹)首届、第二届会议☆ 主办数字健康私董会、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论坛☆ 受邀为华西、因美纳、华大、上海交大等作报告


▼  点击 " 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


 您的点赞与在看
是我们不竭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